醫療常識★肥胖真的是種病!醫警告:十大死因中有8項與它相關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筱庭/採訪報導)

肥胖真的是種病!醫警告:十大死因中有8項與它相關

肥胖是萬病根源,不只可能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罹患風險,也可能是造成憂鬱症主因之一!醫師表示,2020年國人十大死因中有8項與肥胖相關,研究亦顯示肥胖會增加罹患新冠肺炎時的住院和重症風險。

肥胖是一種慢性病,每5位成人就有1位肥胖
「肥胖是一種慢性病,不只會造成體能衰退,還可能會導致各種代謝、婦科方面的疾病。」台灣肥胖醫學會理事長林文元表示,國人十大死因有8項與肥胖相關,包括癌症、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等,導致醫療費用與社會成本的提升。

林文元說,肥胖不僅增加死亡風險,還可能增加罹患新冠肺炎時的重症風險,肥胖是身體處於慢性發炎狀態,不僅使免疫功能受損,還會降低肺活量,萬一罹患新冠肺炎,住院率更是正常體重者的3倍,「台灣肥胖盛行率已突破20%,換句話說,等於有超過上百萬肥胖症患者,18歲以上平均每5人就有1位有肥胖問題,男性更是每2名就有1名肥胖。」

林文元也提到,許多人總是會以話語來激勵肥胖者,但實際上反而造成肥胖者焦慮,「肥胖者憂鬱症、焦慮症的比例比一般人高,大部分都是因為身旁人過度關心造成。」肥胖者不是不能吃,而是要吃得對,社會大眾應以支持代替歧視,有大家支持的減重之路才能長久。

用3行動「ACT」落實體重管理
台灣肥胖醫學會因此提出體重管理「ACT」3個行動方案:

  1. Accompany(陪伴與支持):應以支持代替歧視,給予減重者陪伴和幫助。

  2. Calories(輕卡管理):搭配熱量計算及適當的營養調配,加上適度的運動來消耗卡路里,達到健康體重的範圍。

  3. Training(體重管理與全民學習):透過國健署健康99網站等資源,幫助民眾打造良好的生活習慣一起追求健康體態;醫護端由台灣肥胖醫學會對專業人員進行體重管理相關醫學講座,從基層到醫學中心,讓醫護人員可以透過各種管道幫助與支持民眾進行體重管理。

台灣兒科醫學會理事長李宏昌提到,大部分人多以「斷食」來作為減重手段,短期間內雖然會造成體重下降,實際上流失的都是肌肉,體內脂肪並沒有減少,因此往往容易復胖,臨床上也常看到許多個案,因為沒有正確的減重觀念,反而陷入愈減愈肥的循環,正確的肥胖治療是飲食、運動缺一不可。

台灣肥胖醫學會理事張皓翔指出,大部分的減重只要減掉5、6公斤,對健康就有很大影響,並非一定要減掉龐大數額才夠,「只要適當減重,10至20%就很夠了,減少6至10公斤就可以將糖化血色素維持在正常範圍。」

張皓翔建議,減重不需要貪快、貪多,肥胖治療除了飲食、運動之外,還有藥物跟手術等其他醫療選項,但無論是哪種方式都需要專業的醫療團隊的協助及指導,才能達到健康減重、維持體態的目標。

相關推薦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進入高齡社會,不少銀髮族都因為老化造成身體、生理及罹患一種以上的慢性疾病,使得服藥種類增多,藥師就提醒,其實只要開立5種以上的處方藥就是「多重用藥」,得特別留心潛在藥物交互作用的風險,引發暈眩而導致跌倒、低血糖、低血壓、排尿困...

閱讀詳情 »

不少人家中都會存放一些中藥材以備不時之需,然而,藥材放冰箱可以放多久?如何判斷藥材是否變質了呢?中西醫師陳至奐醫師表示,中藥材冷藏存放可延長保鮮,但仍建議依照原有的保存期限內使用完畢;或發現藥材出現發霉、蟲蛀、出現異味等狀況時,就代表藥材已變質,不建議繼續使用。  許多人都習慣把中藥材放入冰箱中保存...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陳鈞凱/資深醫藥記者 啥咪?!太常自慰會害人禿頭、長痘痘?太常自慰還會陽痿、變鬆?交不到男女朋友已經夠慘了,怎麼「自己來」真的會有這麼多後遺症嗎,別再相信沒有根據的說法了,國內醫師就整理出台灣人最常見的自慰幾大迷思,一一破解,相反的,適度的自慰並擁有正確的觀念,...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