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肩痛不舉以為五十肩⋯拖3個月才知原來「這部位」裂了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

肩痛不舉以為五十肩⋯拖3個月才知原來「這部位」裂了

60歲李姓男性病患日前出現右肩膀疼痛、手臂無法上抬等症狀,雖有自行貼藥膏、做復健等方式尋求緩解,但持續3個多月依舊沒有改善,直到至醫院骨科看診才發現,病患是因旋轉肌袖退化而造成肌腱破裂,才會讓手臂舉不起來。

童綜合醫院骨科醫師梁哲翰表示,病患自述右肩膀活動時出現疼痛且有無力的狀況,到了晚上症狀更明顯,常常因疼痛而輾轉難眠,以為是局部拉傷疼痛自行使用藥膏貼布,後續又到鄰近復健診所進行復健,但復健超過3個月,右手無力的情形仍無明顯改善。

旋轉肌袖症候群:肌腱受傷使肩膀活動度受限
旋轉肌袖是圍繞肩關節的一組肌肉和肌腱,包含4條肌肉,也稱肩旋轉肌或肩袖。其功能可讓上臂骨頭保持在肩部的淺窩內,並讓肩膀做出各種動作。當這群肌肉受傷,就稱為「旋轉肌袖症候群」或稱「肩袖損傷」。

造成旋轉肌袖破裂損傷的常見原因有:

  1. 老年退化
  2. 過度使用
  3. 運動傷害
  4. 受到撞擊創傷
  5. 長期肩夾擠症候群

「旋轉肌袖症候群」包含旋轉肌袖肌腱炎、旋轉肌袖撕裂傷及旋轉肌袖斷裂,病患會出現肩膀疼痛或肩部無力等症狀。程度較輕微的病人,可透過多休息、冰敷、物理治療及運動療法可改善;此次個案屬於較嚴重的撕裂傷,則需要以外科手術來修復。

旋轉肌袖症候群,常見2類症狀
旋轉肌袖症候群的症狀,主要可以分為2大類:

  1. 肩膀出現不適:尤其在上臂舉起時,疼痛感會更加明顯,這也會連帶影響到睡覺的姿勢,只要壓迫到受傷的肩膀,就會感覺明顯疼痛,肩膀可能會出現腫脹感。
  2. 肩膀無力:一些動作牽涉到肩膀就會感覺無法施力完成,常見有動作受限,如難以梳髮、難以舉起炒菜鍋等。
    在治療方面,梁哲翰建議病患進行肌腱修補手術,以內視鏡微創手術修補破裂的肌腱,並去除周邊的骨刺,避免破裂越來越大而增加日後手術治療的困難度。病患術後返家休養3個月,回門診追蹤時右手已恢復至昔日情況,疼痛已緩解,而手臂無力的狀況也完全消失。

梁哲翰提醒,有時旋轉肌袖破裂的症狀,可能與五十肩的症狀類似,常被誤判而未進行進一步的檢查與治療,導致旋轉肌袖破裂程度加劇,使後續的治療更加困難。呼籲民眾若出現肩膀不適的症狀,應先由專業的骨科醫師進行評估,避免因症狀誤判而延誤治療最佳時機。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採訪報導)   心血管疾病是無聲殺手,早期沒有徵兆,直到血管狹窄嚴重、血流量減低時,患者才會因缺氧胸悶、喘不過氣,甚至心肌梗塞等問題就醫,此時血管狹窄已非常嚴重,而血管鈣化則是會讓手術變得更複雜。  FFR判斷是否施行氣球擴張術或裝支架彰化基督教醫院心臟內...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進行削骨、拉皮、隆乳等高風險醫美手術,診所的品質跟安全,對病人最為關鍵,衛福部今(1)日公布國內首次的「診所美容醫學品質認證」名單,首波共有56家診所通過,取得效期3年的認證資格。不過,全台相關醫美診所總數約800家,認證上路第一年...

閱讀詳情 »

▲(照/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你是情報局派來監視我的!一名78歲張姓老翁,一年前被診斷出輕度失智,自此總認為同住一個屋簷下的兒子有問題,不僅處處提防著親生兒子,還不時辱罵,讓為了照顧老父親而提早退休的張先生身心壓力難以負荷,經醫院協助好不容易父子倆衝突減緩,沒想到因為防...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家衛生研究院與國防醫學院預防醫學研究所合作開發完成「15分鐘揪出新冠病毒」的新型冠狀病毒快篩試劑,離上市又近了一步,國衛院今(1)日宣布,歷經審核後,目前已與國內5家生技廠正式完成技轉授權簽約,保守估計年前之前可望上市,產量以國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