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肩部關節發炎慢性化 男子手舉不起來

肩部關節發炎慢性化 男子手舉不起來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40歲的吳先生,平時熱愛運動,健身、網球、羽毛球和游泳都有涉略,因左肩膀疼痛約兩個月。本來以為是平常舉重造成的肌肉酸痛,休息幾天就會好,沒想到卻間歇地痛了兩個月,手也舉不起來。經過肩部超音波檢視,發現肩峰及三角肌下滑液囊皆有增厚,有發炎現象。收治病例的復健科黃仁華醫師,以類固醇局部注射後,再安排局部電療與深層熱療,才有明顯改善。

台中醫院復健科黃仁華醫師表示,因滑液囊發炎而導致身體疼痛,滑液囊是在關節周邊的囊狀物,多數和關節相通,主要功能為潤滑,減少關節活動時的摩擦,但不是每個關節都有,主要分布在大關節周圍,像是肩部、肘部、髖部、膝部、踝部等,平時擔任潤滑的工作,在過度使用的情況下,就容易會有發炎的情況產生,此時就會有疼痛的發生;而在發炎的狀態下,潤滑的功能就會降低,更容易使疼痛加成。

黃仁華醫師進一步說明,肩部有多個滑液囊,其中較重要的有肩峰下滑液囊及三角肌下滑液囊。這兩個滑液囊的重要性在於,它們都位於旋轉肌群肌腱的上方,而旋轉肌群又是負責肩部活動相當重要的構造,所以當一個人常常使用到上肢的時候,例如舉手或擺動上臂;相反地,如果這兩個滑液囊發炎,對於上肢的使用及肩部活動影響就會很大。在臨床治療時,若遇急性發炎時,主要以皮質類固醇合併局部麻醉劑,直接注射於滑液囊的位置,再配合口服消炎止痛藥;若是時間拖長變成慢性發炎,治療方式仍同,只是相對治療時間就會拉長,須搭配物理治療如電療或熱療等一起配合。

黃仁華醫師提醒民眾,若感覺肩膀或其他地方疼痛,可先讓患部休息,若過了一個禮拜還是不舒服,便要小心是否為滑液囊發炎、旋轉肌群病變或撕裂等症狀,先到門診經由醫師檢查成因,再做進一步的治療,可以減少進一部變成慢性發炎的機會。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0656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今天(16日)共新增1351例COVID-19確定病例,本土1199例、境外移入152例(143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 ▲4月15日入境航班篩檢結果。(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4月16日上午入境航班篩檢結果。(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新增1199例...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家用快篩缺貨,也引發民怨,指揮官陳時中說,快篩試劑需求提高,徵用部分將以實名制展開配發,但仍需一些時間。 目前市面上販售試劑,藥局供應量較不足,但超商供應還算良好,只是叫貨比較困難,「會跟供應商聯絡,請他們充足供應。」陳時中說。 ▲家用快篩適用時機。(圖/中央流行疫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外觀五彩繽紛、儲熱效果佳的琺瑯鑄鐵鍋,是許多人心中的夢幻鍋具!不過,琺瑯鑄鐵鍋在使用時,有一些須特別留意的細節,如不小心,可能會損壞鍋具、影響使用安全! 內外雙材質 打造琺瑯鑄鐵鍋的特色 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陳建利助理教授表示,鑄鐵鍋是生鐵(含碳量約2~7%的碳鐵合金)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兩歲男童在開始學走路時,時常因跌倒而碰撞瘀青,媽媽一開始也不以為意,直到男童走路越來越穩,不會跌倒了,小腿上大大小小的瘀青卻持續出現,媽媽驚覺不對,趕緊至醫師門診就診,仔細檢查後,確定是重度血友病。 血友病為罕見遺傳疾病 男性為多數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血液腫瘤科翁...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