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育齡婦女太胖竟然會生出「巨嬰」、「胎兒畸型」 影響究竟有多大呢?

肥胖問題多‧育齡婦女要保持適當體重

文╱李藹芬  採訪諮詢╱台北美兆診所院長暨中山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朱大維

大家都知道肥胖對健康有不良影響,但影響究竟有多大呢?育齡婦女可得花點時間了解,好讓自己為擁有健康人生而努力,並順利孕育健康的下一代!

對於肥胖這件事,很多人都了解不是一件好事,然而真要不讓肥胖上身,卻也沒多少人能夠堅持到底,於是只能任體重計的數字逐漸增加,可是為了擁有健康,真的必須重視肥胖所引發的問題。

 

肥胖影響健康層面大

台北美兆診所院長暨中山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朱大維指出,依據我國「2013〜2014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成人過重及肥胖盛行率43%,其中男性比率為48.9%、女性比率為38.3%。眾所週知,肥胖是一種常被忽略的慢性疾病,1996年,世界衛生組織(WHO)與美國食品藥物管制局(FDA)已將肥胖列為慢性疾病。

育齡婦女太胖竟然會生出「巨嬰」 「胎兒畸型」 影響究竟有多大呢?

他進一步表示,依據衛生福利部死因統計,「國人10大死因」就有6項與肥胖有關,肥胖對健康的影響不只是造成體能衰退,還因肥胖者較易患高血壓、第二型糖尿病、冠狀動脈疾病、膽囊疾病、惡性疾病(包括子宮內膜癌、乳房癌、大腸癌等)、高血脂症、中風、關節炎和睡眠呼吸中止等疾病,懷孕後,必然會增加罹病率和死亡率,估計孕婦死亡案例中,18%與肥胖有關。朱大維醫師強調,「面對日漸增多的肥胖孕婦,應對肥胖影響健康有更多的認知」。

他說,「從預防醫學的健康管理角度建議,體重控制的標準採以世界衛生組織(WHO)亞太地區之肥胖定義標準為依據,以身體質量指數≧23以上做為參考,以提醒亞洲人體重過重之健康危害」。

 

肥胖攸關女性好孕與否

由於女性肩負孕育下一代的責任,萬一有肥胖問題,在生育之路上將充滿阻礙,從孕前到產後可能被各式問題所困擾,朱大維醫師指出:

育齡婦女太胖竟然會生出「巨嬰」 「胎兒畸型」 影響究竟有多大呢?

‧肥胖對受孕的影響→不易受孕

‧肥胖對懷孕的影響→易有併發症

包括睡眠困擾、妊娠糖尿病、子癇前症、過期懷孕、血管栓塞等。‧肥胖對生產的影響→風險增高

包括死產、早產,以及增加剖腹產率、麻醉風險、傷口發炎與產後出血等

‧肥胖對於寶寶的影響→健康問題多

包括:胎兒畸型、胎兒生長和發育、巨嬰與慢性病。

 

有心減重要注意

減重,相信是很多人的生活目標,一直努力想達成卻又可望而不可及,朱大維醫師建議,有心減重者應有以下認知:

慎選減重方式

坊間不少減重方式,但綜觀成效與兼顧健康,仍以飲食均衡與持續運動雙管齊下,才是保持體重的關鍵,也不用擔心為了快速減重,而有其他疾病或營養不足的風險。

他提醒,有心減重的育齡婦女,更要慎選減重方式,避免影響日後的懷孕與胎兒健康。

 

體重不是唯一指標

體重計上的數字不是肥胖的唯一指標,朱大維醫師指出,「血糖、血脂肪和體脂肪也是評估肥胖的參考指標,有人雖然體重數字降低,但三酸甘油脂仍然降不下,表示飲食仍有改善空間。建議每一季抽血驗1次指標,掌握相關指標做為協助減重的方式」。

育齡婦女太胖竟然會生出「巨嬰」 「胎兒畸型」 影響究竟有多大呢?

日常生活中除了秤體重外,還有以腰臀比(當女性腰臀比超出、大於等於0.85,易罹患心血管疾病、高血壓、動脈粥狀硬化、糖尿病、高血脂症等慢性病)、體脂率(成年女子超過30%,就達到醫學上所謂的「肥胖」)檢視肥胖與否。

 

育齡婦女太胖竟然會生出「巨嬰」 「胎兒畸型」 影響究竟有多大呢?

※原文刊載於2018年3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73期。

※延伸閱讀

孕期體重增加太多嗎?體重超重克制3方法

肥胖不是福‧過度肥胖者down體重需要減重術

懷孕初期胖太快.靠飲食運動控制體重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相關推薦

武漢肺炎疫情至今,台南市政府衛生局針對違規趴趴走的居家隔離、檢疫者開罰25件,僅3件繳清,其中裁罰金額最高者為一名潘姓男子,因居家檢疫期間7度外出,被開罰70萬,但他早已離境前往中國,被發布境管。中央社報導,行政執行署台南分署主任行政執行官張哲榮表示,台南市衛生局至今移送強制執行25件,僅3件繳清,...

閱讀詳情 »

衛生福利部立桃園醫院群聚感染擴大,前衛生署長楊志良、前北市衛生局長邱淑媞及立委吳斯懷等人相繼發表「看法」,國民黨甚至高喊「風雨同行,挺防疫英雄」。民進黨發言人今天簡舒培表示,樂見國民黨願意共同防疫,但也呼籲,國民黨應該勸楊志良等人把口罩戴好,不要再噴口水,說出傷害醫護的話、扯防疫後腿言論,挺醫護不要...

閱讀詳情 »

部立桃園醫院發生群聚感染事件,至今累計15人確診,包括2醫3護於工作時染疫。桃園市長鄭文燦今天宣布,與衛生局和桃園市醫師公會溝通後,桃園市凡是醫事人員因醫療照顧而武漢肺炎確診,將發放10萬元慰問補償金;居家隔離醫事人員則每人發放3萬元,代表市府對他們的支持。 鄭文燦下午受訪時也表示,若醫事團體協助...

閱讀詳情 »

部立桃園醫院群聚感染事件延燒,已累計15人確診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昨日與今日雖無新增本土個案,但各縣市防疫不鬆懈。高雄市教育局衡量防疫與家長照顧的需求,針對轄內學校(園)辦理營(校)隊、補考與重補修等,提出3點措施,包括停辦室外500人以上、室內100人以上之集會活動。高雄市教育局表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