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肺炎就是這樣來的!太可怕了!三個月不曬棉被,六百萬蟎蟲陪你睡!(快分享出去)

三個月不曬被,六百萬蟎蟲陪你睡!

肺炎就是這樣來的!太可怕了!三個月不曬棉被,六百萬蟎蟲陪你睡!(快分享出去)

你有勤換被子勤曬被的習慣嗎? ?你可知道有這樣一句話:
“三個月不曬被,六百萬蟎蟲陪你睡”?

肺炎就是這樣來的!太可怕了!三個月不曬棉被,六百萬蟎蟲陪你睡!(快分享出去)

曾有媒體與醫院合作,選取普通人家三個月沒有曬過的被子為樣本進行檢測試驗,長期沒有曬過的被子上,蟎蟲真的有百萬之多。顯微鏡下,揪出蟎蟲蟎蟲是一種長著八隻腳的小蟲,一般約0.03-0.5毫米大小。

蟎蟲以吸食人體體液(血液、淋巴液)、皮脂、皮膚碎屑、或其他粉末狀為生。蟎蟲無處不在,研究發現一件內衣上的塵蟎和蠕形蟎的數量竟超過萬隻。大約30克灰塵中就有45萬隻塵蟎,一個用了8年的枕頭其10%的重量竟是蟎蟲和蟎蟲的屍體。

蟎蟲有多種類型,室內對人體傷害最大的是塵蟎和蠕形蟎。塵蟎是過敏性疾病的元兇

塵蟎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強烈的過敏源之一,所以,過敏性哮喘、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結膜炎等各類過敏性疾病患者,一定要做好室內除螨工作。

塵蟎雖小,但卻比病毒和細菌要大得多,所以每隻塵蟎身體攜帶大量的病毒和細菌,塵蟎可以隨灰塵和人的衣物及寵物進行流動傳播。而塵蟎喜愛吸食人體的體液(血液、淋巴液),塵蟎在叮咬人體後不但會造成皮膚炎症,往往還會傳播疾病,由於塵蟎數量眾多,一些傳染性疾病如手足口病、弓形蟲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肺炎、流行性腦炎、出血熱等都可能傳播。塵蟎的傳播能力遠遠大於蚊子等害蟲。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jk343456
青春痘、​​痤瘡、酒糟鼻都是蟎蟲惹禍。成人蠕形蟎的感染率達97.68%。蠕形蟎寄生在人體毛囊和皮脂腺中,吸食毛囊營養,破環毛囊組織,進出毛孔,帶入細菌、引發毛囊炎。同時蠕形蟎還能分泌一種脂醇素,刺激皮脂腺大量分泌油脂堵塞毛孔,就形成青春痘、痤瘡。很多人前胸後背反復出現小紅疙瘩也都是由蠕形蟎寄生引起。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jk343456

六招控制塵蟎防過敏

塵蟎是塵土中最重要的室內過敏原來源。由於塵蟎與過敏性哮喘、過敏性鼻炎和特應性皮炎關係密切,去蟎非常必要。有關專家指出,去蟎時,床、地毯、家裝和空調是重點。以下6種方法可控制塵蟎:

一、是降低室內相對濕度。
將相對濕度控制在50%以下是控制蟎及其過敏原水平最常用的方法。研究顯示,室內使用高性能吸濕機和空調機降低相對濕度和蟎的總量既實用又有效。

二、是使用包裝套。
用特殊的防螨材料包裝床墊和枕頭是減少暴露於塵蟎及其過敏原的有效方法。建議過敏患者使用這一方法,理想的材料應該是舒適、透氣的織物,這樣的織物可滲透蒸汽並能阻止蟎和蟎過敏原通過。

三、是床上用品的清洗、烘乾和乾洗。
床單、枕套、毛毯、床墊套每周用等於或高於55攝氏度的熱水洗一次可殺死蟎和去掉絕大多數蟎過敏原。如果溫度大於55攝氏度時間維持10分鐘,滾動干燥機可殺死所有蟎。每天洗頭也是控制塵蟎過敏原的好方法。

四、是地毯、窗簾和家庭裝飾的更換。
地毯、窗簾和家庭裝飾織物積聚了碎屑殘片,為蟎繁殖提供了理想棲息地。在潮濕地區,應將地毯換為硬面。窗(布)簾或遮光簾應換為百葉窗,家庭裝飾織物應換為乙烯樹脂或皮革墊,家具可用木製家具。

五、是地毯真空吸塵。
地毯應該每週真空吸塵一次,並經常更換吸塵器的袋。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jk343456

六、是冷凍軟玩具和小件物品。
在零下17攝氏度至零下20攝氏度冷凍軟玩具和小件物品至少24小時後,可清洗這些物品以去除死蟎和過敏原。

肺炎就是這樣來的!太可怕了!三個月不曬棉被,六百萬蟎蟲陪你睡!(快分享出去)

歡迎分享~

相關閱讀:

為什麽中醫師說:

肚子軟如棉,百病都不纏,看了就知道了!(請分享)

>>>點我看更多

http://www.life.com.tw/?app=view&no=136656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今天就是元宵節,國人習俗吃湯圓慶祝闔家團聚,不論是包餡湯圓、紅白小湯圓,每個人都各有喜好。營養師強調,湯圓吃多了小心消化不良,容易感到腹脹、腹痛,建議淺嚐即止,包餡湯圓不超過2顆、小湯圓少於10顆。4顆包餡湯圓 熱量等於一碗飯新北市立聯合醫院營養師鄧雅群指出,市面上的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63歲女性因排便困難就醫,檢查後診斷為第四期乙狀結腸癌,合併淋巴結轉移及肝臟三處轉移,經大腸直腸外科醫師切除乙狀結腸後,進行半年多的化學治療,腹腔內雖未發現其他轉移,但是肝臟的腫瘤總量已經大到佔據了肝臟的一半,經肝膽腸胃外科醫師評估後進行手術切除所有轉移的肝臟腫瘤,...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83歲的姜爺爺原本是勇健的老年人,各種農務皆難事項皆難不倒他,但去年車禍造成脾臟破裂進行大手術,術後身體功能急遽衰退,日常生活無法自理,因家屬無法陪在身旁照顧,出院後暫居在安養中心。一直臥床的姜爺爺需放置導尿管,因食慾差及腸胃不適多次往返醫院,需留置鼻胃管補充營養。老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73歲的吳老先生近一個月全身疲倦、食慾不振、體重減輕,解深茶色尿,掛急診發現黃疸指數偏高。經電腦斷層及核磁共振檢查,發現胰臟頭部有一個2至3公分惡性腫瘤壓迫膽管,導致膽管、膽囊擴張,經醫師評估後,以微創腹腔鏡進行胰頭十二指腸切除手術。手術順利,病人術後2天開始進食,口服化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