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肺癌新一代口服化療獲健保給付 治療方便副作用小

【記者周蘭君報導】民眾對於癌症化療存有刻板印象,最近一份抽樣千人的網路市調,國人對於化療的既定印象前三名為掉髮、噁心或嘔吐、疲倦無力,顯示在醫療技術的今天,大眾對於化療仍然存有刻板印象。一位五十歲男性上班族,確診時肺癌已轉移至肝臟,因為沒有突變基因無法使用標靶藥物,只能接受傳統化學治療,需要多次往返醫院接受長時間靜脈注射,因工作不容許頻繁的請假,加上耗費許多精神及體力,不得不先辭去工作,使得家中頓失經濟依靠。在傳統化療出現抗藥性後,萬念俱灰下甚至起了放棄治療的念頭,但捨不得家中的妻小才咬牙撐了下去。所幸主治醫師告知有新的口服化療藥物臨床試驗,鼓勵他繼續治療,換藥後患者副作用明顯變少,也不用像過去需要往返醫院奔波,生活總算穩定下來。

 肺癌新一代口服化療獲健保給付 治療方便副作用小

▲病模黃先生模擬使用傳統化療後產生副作用(台灣肺癌學會提供)

台灣肺癌學會陳育民理事長提及,目前肺癌的治療方式除了化學治療、標靶治療及免疫治療,針對疾病進展及患者本身條件治療方式會有所不同。根據105年癌登資料統計,約九成肺癌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會接受到化學治療,且多半在療程復發後也仍以化學治療作為主要治療方式。但普遍民眾對於化學治療存有副作用的既定印象,尤其是戲劇中也常有落髮、嘔吐的劇情,導致患者害怕甚至抗拒接受治療,這也是肺癌持續治療中需要克服的難題。

 事實上,目前肺癌治療已相當進步,也有許多不同治療方式,因此患者不用過於灰心。目前肺癌「新一代口服化療藥物」從2020年2月1日已健保給付,適用於曾接受含鉑之化學藥物治療失敗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副作用較傳統化療小,加上免於挨針,鼓勵患者遵從醫囑,持續接受治療,才能維持良好生活品質。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副主任夏德椿醫師指出,肺癌為少數有種族治療差異的癌別,「新一代口服化療藥物」臨床試驗研究在亞洲執行,涵蓋了台灣五大醫學中心,臨床應用更符合台灣病患預期,並證實口服化療療效與傳統針劑相當且副作用更少;患者藉由免除注射所造成的不便及不適,大幅減少留院時間,患者整體心情及自我感受評估也多有正向回饋,顯示口服化療能為患者帶來較好的生活品質。

  

肺癌新一代口服化療獲健保給付 治療方便副作用小▲病模黃先生模擬使用肺癌「新一代口服化療藥物」。(資料由台灣肺癌學會提供)

相關推薦

了解產後憂鬱.用4方法陪伴媽媽 文/劉敏涵 採訪諮詢/衛福部雙和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林佳霈 有些媽媽會在產後進入一段低潮期,而另一半、或者家人朋友,扮演了關鍵的輔助角色。留意媽媽的心理狀態,並做好正確的陪伴方式,能協助媽媽遠離產後憂鬱。   定期評估.早期發現治療 衛福部雙和醫院精神科主治醫...

閱讀詳情 »

好黑好害羞!了解孕期乳房的各項變化 文/高凡淳 採訪諮詢/禾馨民權婦幼診所乳醫中心主任洪碩徽 從懷孕初期開始,乳房會明顯變大,目的是為了讓寶寶有足夠的母奶可以喝,但變大的同時,可能伴隨著脹痛感,及乳暈變黑等問題,專家表示,乳房各種變化因人而異,唯有清楚了解自己的乳房變化狀況,在孕期中就能與它和平共處...

閱讀詳情 »

中西醫聯手.一同提升好「孕」氣 文/高凡淳.劉敏涵 得知懷孕後,如何養好肚中的胎兒,成為多數孕婦最為關心的事。抓準懷孕時機、調理體內氣血等,透過兩種醫學的相輔相成,讓胎兒及孕媽咪同享這份「好孕氣」。 一般夫妻正常生活在一起,一年的懷孕率為6到7成,雖然遇過一些人很快就『中獎』,但多數人還是要努力一段...

閱讀詳情 »

很多人肩頸痠痛時會去抓龍按摩一下,但是如果不小心按到脖子的「死穴」,竟可能造成頸動脈剝離!另外,「落枕」引起的肩頸痠痛,除了因為睡不好,也有可能是身體的求救訊號,如果拖著不管,嚴重會肌肉萎縮、癱瘓,甚至還有可能是癌症! TVBS《健康2.0》節目主持人鄭凱云邀請專家名人,分享如何透過保健運動,找回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