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肺癌治療如同慢性病? 第一線標靶藥物選擇是關鍵

肺癌治療如同慢性病? 第一線標靶藥物選擇是關鍵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晚期肺癌標靶藥物順序優化後,肺癌治療就如同慢性病!一名64歲女性,平時並無菸酒嗜好,因長期胸悶,甚至已至疼痛的程度而前往就醫,才發現是肺部腫瘤壓迫胸腔所致,進而確診為肺腺癌第三期。雖已錯過手術時機,卻透過基因檢查發現,符合標靶藥物使用條件,經醫師評估後,採用不可逆標靶藥物作為第一線治療,初期腫瘤即明顯縮小,胸痛症狀更獲得大幅度的緩解,追蹤至今已5年,不僅對病情感到樂觀,更經常與三五好友相聚跳舞,面對回診就像慢性病控制般!

收治該名患者的成大醫院胸腔外科顏亦廷醫師表示,臨床觀察,約有6成患者確診時已屆晚期,無法接受手術切除腫瘤。不過,在醫療進步的現今,針對無法接受手術的患者,醫師會安排患者進行基因檢測,並評估患者的身體狀況與日常需求,作為第一線治療選擇的依據,進一步為患者擬定最適切的治療策略。

晚期不等於末期 不可逆標靶藥物為晚期肺癌治療解套   肺癌治療如同慢性病? 第一線標靶藥物選擇是關鍵

顏亦廷醫師說明,標靶藥物仍是晚期表皮生長因子突變的肺腺癌治療第一線首選,臨床上,亞洲約有5至6成的肺腺癌患者,可透過對應的標靶藥物進行治療,相較於第一代標靶藥物,第二代不可逆標靶藥物可以抑制較廣泛的ErbB家族且不易脫靶,對於腫瘤抑制效果更強效,也有助延長整體存活期。

標靶藥物治療順序再躍進 存活期有望突破5

顏亦廷醫師進一步補充,近期也有真實世界證據(Real World Evidence,指利用醫療大數據得到比臨床試驗設計更貼近真實情況的數據)證實,治療順序對療效有正面影響。研究顯示,第一線使用不可逆標靶藥物,有一半以上的亞洲病人接續使用標靶藥物的時間可長達近四年,可顯著提升患者存活期,甚至有機會超過5年,其優異的成效,不僅讓醫界感到振奮,也協助晚期肺癌患者延長標靶藥物治療的時間。

近年,早期肺癌的確診率已逐漸提高,過往僅能透過胸部x光診斷,隨著電腦斷層的普遍,現今也發展出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顏亦廷醫師提醒,本身抽菸、有肺癌家族史的民眾,年齡到達40歲以上就應該安排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雖然晚期肺癌治療已有最佳化選擇,及早診斷仍是肺癌治療的首要課題。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31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近年來,隨機傷人案件頻傳,民眾對精神病患者的恐懼也逐漸上升!一名患思覺失調症的男性病患,因拒絕吃藥,導致忌妒妄想更加明顯,且開始出現攻擊太太的情況,經反覆住院十餘次,病況依然沒有改善。在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醫療團隊和該名病患家屬討論後,決定採用居家治療並施打長效針劑。目前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腎臟病人要限水,尤其洗腎前更是嚴格!據統計,全台高達8萬多名洗腎人口,竟有5至30%腎臟病患,因洗腎前飲水過量,造成洗腎過程發生休克、死亡。為此,台北醫院研發一款「腎友小天地」APP,可幫助腎友計算一日飲水量,避免併發症發生。醫院自行研發APP台北醫院透析中心主任吳明燦...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國內老年人口首度超越小孩,隨著人口老化腳步加速,越來越多老年人沒人可照顧,連基本的食衣住行育樂需求,都出現問題。專家指出,以台北市為例,房價貴、租金高,老人安養機構一家家關門,國家需要更多資源提供長者照顧。2020年 台北市進入超高齡社會根據台北市民政局統計,截至今年7...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邱倢芯報導)「生小孩生得過就是雞酒香,生不過就是四塊板!」,古時生產是一件生死攸關的大事。隨著現今醫療進步,越來越多新的檢查、技術、藥物、手術方式接連問世,提升孕產婦及新生兒的照護水準;然即便如此,生產仍然是一件充滿不可預期性及有風險的事,其中最常令人聞之色變的便是產後大出血。產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