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肺癌治療如同慢性病? 第一線標靶藥物選擇是關鍵

肺癌治療如同慢性病? 第一線標靶藥物選擇是關鍵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晚期肺癌標靶藥物順序優化後,肺癌治療就如同慢性病!一名64歲女性,平時並無菸酒嗜好,因長期胸悶,甚至已至疼痛的程度而前往就醫,才發現是肺部腫瘤壓迫胸腔所致,進而確診為肺腺癌第三期。雖已錯過手術時機,卻透過基因檢查發現,符合標靶藥物使用條件,經醫師評估後,採用不可逆標靶藥物作為第一線治療,初期腫瘤即明顯縮小,胸痛症狀更獲得大幅度的緩解,追蹤至今已5年,不僅對病情感到樂觀,更經常與三五好友相聚跳舞,面對回診就像慢性病控制般!

收治該名患者的成大醫院胸腔外科顏亦廷醫師表示,臨床觀察,約有6成患者確診時已屆晚期,無法接受手術切除腫瘤。不過,在醫療進步的現今,針對無法接受手術的患者,醫師會安排患者進行基因檢測,並評估患者的身體狀況與日常需求,作為第一線治療選擇的依據,進一步為患者擬定最適切的治療策略。

晚期不等於末期 不可逆標靶藥物為晚期肺癌治療解套   肺癌治療如同慢性病? 第一線標靶藥物選擇是關鍵

顏亦廷醫師說明,標靶藥物仍是晚期表皮生長因子突變的肺腺癌治療第一線首選,臨床上,亞洲約有5至6成的肺腺癌患者,可透過對應的標靶藥物進行治療,相較於第一代標靶藥物,第二代不可逆標靶藥物可以抑制較廣泛的ErbB家族且不易脫靶,對於腫瘤抑制效果更強效,也有助延長整體存活期。

標靶藥物治療順序再躍進 存活期有望突破5

顏亦廷醫師進一步補充,近期也有真實世界證據(Real World Evidence,指利用醫療大數據得到比臨床試驗設計更貼近真實情況的數據)證實,治療順序對療效有正面影響。研究顯示,第一線使用不可逆標靶藥物,有一半以上的亞洲病人接續使用標靶藥物的時間可長達近四年,可顯著提升患者存活期,甚至有機會超過5年,其優異的成效,不僅讓醫界感到振奮,也協助晚期肺癌患者延長標靶藥物治療的時間。

近年,早期肺癌的確診率已逐漸提高,過往僅能透過胸部x光診斷,隨著電腦斷層的普遍,現今也發展出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顏亦廷醫師提醒,本身抽菸、有肺癌家族史的民眾,年齡到達40歲以上就應該安排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雖然晚期肺癌治療已有最佳化選擇,及早診斷仍是肺癌治療的首要課題。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31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年過50歲以上的男性,泌尿科醫師會建議,每年應接受1次肛門指診及PSA檢側,如果兩項皆正常,就表示不會有攝護腺的問題;但是,卻有1位60歲男子,10年來PSA篩檢都正常,沒想到日前因攝護腺肥大和排尿不順就醫,卻在接受攝護腺切除手術後,經由病理切片發現到癌細胞!收治這名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現今生活忙碌,民眾白天上班晚上兼顧家庭,需要扮演多種角色無限循環,往往深深感受到時間不夠用,又加上氣候不穩定,民眾很容易出現焦慮、疲勞、或肩頸痠痛,並衍生出壓力;基隆市衛生局指出,長期的壓力或過度情緒問題,會造成腎臟負擔,導致腎上腺素分泌不足而使自己無法有效對抗壓力,俗...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台中市一名林姓婦人日前因日夜溫差超過十度,一沒注意保暖,就馬上就出現頭重、喉嚨與肩膀緊緊等感冒症狀;臺中慈濟醫院中醫部廖振羽醫師表示,感冒初期的不適,對症下藥使用中藥,能有效縮短病程,平時亦可服用保健茶飲,可達到預防功用。廖振羽中醫師表示,一般患者對於輕度感冒容易忽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一名小二學生,在班上成績總是掉車尾,也經常忘東忘西,甚至衛生習慣也不佳,已嚴重影響人際關係;員榮醫院兒童治療組組長劉彥佳指出,其實這恐怕是孩子的學習出現困難所導致,最好是就醫接受專業評估,以期使孩子能健康成長。這名小二學生,經由職能治療師的評估,和老師的協助下,透過設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