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肺癌轉移難治癒 研究團隊找到抑制肺癌轉移基因

肺癌轉移難治癒 研究團隊找到抑制肺癌轉移基因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肺癌已連續多年位居10大癌症之首,一旦遠端轉移至腦部、肝臟,治療會變得更加棘手。國家衛生研究院免疫醫學研究中心成功破解癌細胞遠端轉移的關鍵機制是由於GLK-IQGAP1蛋白質複合體的過量表現,GLK誘發IQGAP1的磷酸化程度越高就容易轉移,且存活率變差。令人驚喜的是,該項動物小鼠研究意外找到了長壽秘訣,只要剔除GLK基因,壽命竟然比正常小鼠延長了約1.5倍。

 

該項研究歷經6年,國衛院免疫醫學研究中心主任譚澤華表示,以往研究發現,GLK蛋白激酶在肺癌及肝癌病患的腫瘤組織中的過度表現,可能促使癌細胞產生遠端轉移,用來預測患者日後癌症復發轉移之可能風險,但其中作用機制仍不清楚。

 

為此,研究團隊創建GLK基因轉殖小鼠模型,於GLK轉殖小鼠體內模擬人體癌細胞中GLK蛋白激酶大量表現的狀態,再將GLK轉殖小鼠與肺癌小鼠進行配種。實驗結果發現,原本只出現在肺癌小鼠肺臟中的癌細胞,在GLK轉殖後的小鼠子代之中,肺癌細胞竟轉移至淋巴結、肝臟、骨骼及腦部,顯示GLK蛋白激酶過量確實會誘發肺癌細胞產生遠端轉移的連鎖反應。

 

研究團隊進一步發現,GLK蛋白激酶與IQGAP1細胞骨架調控蛋白形成「GLK-IQGAP1蛋白質複合體」,GLK蛋白激酶磷酸化並活化IQGAP1,此時,就會造成肺癌細胞移行,誘發肺癌細胞產生遠端轉移。

 

研究發現,腫瘤組織中的「GLK-IQGAP1蛋白質複合體」越高,則病患存活率越低,而GLK誘發IQGAP1磷酸化越高,則病患存活率下降更是明顯。因此,GLK-IQGAP1蛋白質複合體及GLK誘發之IQGAP1磷酸化程度,將能作為癌症復發轉移的預測指標,甚至成為治療標靶,提供新藥物的研發。

 

近幾年,國衛院研究團隊陸續發現,GLK蛋白激酶如果過量表現,除了誘發多種自體免疫疾病,還可能增加肺癌、肝癌、胰臟癌、腦癌、乳癌、食道癌等風險。

 

譚澤華認為,這項研究成果具有極高的臨床應用價值,時下熱門的癌症免疫療法,部分患者在療程中可能出現自體免疫發炎反應,但如果透過抑制GLK蛋白激酶,不僅可控制癌症復發轉移,同時可避免產生自體免疫疾病。

 

特別的是,經小鼠實驗發現,將GLK基因剔除(等同抑制GLK之效果)後,小鼠壽命較正常小鼠延長了約1.5倍。令人興奮的是,研究團隊已經從現有臨床用藥中鑑定出GLK蛋白激酶之小分子抑制劑,並於2019年10月發表於國際期刊《美國生物實驗學學會聯合會會刊》(FASEB Journal),透過老藥新用治療自體免疫疾病及癌症復發轉移。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舌是口腔內主要器官之一。擔負著攪拌食物和協助發音說話的兩大功能。從醫學角度講,它的多種變化還能反映人體內的疾病,是體內唯一可以外露的臟器,這是否可以算它的第3大功能呢?       舌的上面西醫稱為舌背,而中醫則叫舌面...

閱讀詳情 »

上班族使用電腦是常態,雖說成年後視力變化不大,但是因為使用電腦的時候,目不轉睛和高度的精神集中,會導致眨眼次數減少,這就使眼表面的淚液蒸發過多,而來不及得到及時的補充,久之則引起眼球表面的炎症。嚴重的甚至會引起深度近視、老花眼和青光眼等眼部疾病,為了改變這樣的狀態,最好是每次連續使用電腦1-2小時之...

閱讀詳情 »

吃完晚飯帶女兒出去玩的時候她還好好的,一起玩的小朋友有兩個在發燒,其中一個在掛水,另一個在吃藥堅持。我還和他們的媽媽討論小孩發燒的問題,如果溫度不是特別高、舌苔沒有干黃胎也沒什麼煩躁哭鬧等嚴重現象可以試試黃豆水或者冰糖白糖水,她們倒是很積極的和我討論,但是女兒不願意我和人聊天,喊著要回家睡覺。回家的...

閱讀詳情 »

進入冬日,涮火鍋的人越來越多,各種丸子必不可少。日前,記者走訪多家超市和農貿市場後發現,一顆丸含有十餘種添加劑,危害高血壓、心臟病、腎臟病等患者。小心貪鮮丟了健康。   凍丸藏貓膩 "仿肉"丸子成本低 「要真用上牛肉、蟹肉,那廠家會虧死去。」從事餐飲工作的李君曾經算過一筆小賬:新鮮牛肉要...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