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肺癌轉移難治癒 研究團隊找到抑制肺癌轉移基因

肺癌轉移難治癒 研究團隊找到抑制肺癌轉移基因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肺癌已連續多年位居10大癌症之首,一旦遠端轉移至腦部、肝臟,治療會變得更加棘手。國家衛生研究院免疫醫學研究中心成功破解癌細胞遠端轉移的關鍵機制是由於GLK-IQGAP1蛋白質複合體的過量表現,GLK誘發IQGAP1的磷酸化程度越高就容易轉移,且存活率變差。令人驚喜的是,該項動物小鼠研究意外找到了長壽秘訣,只要剔除GLK基因,壽命竟然比正常小鼠延長了約1.5倍。

 

該項研究歷經6年,國衛院免疫醫學研究中心主任譚澤華表示,以往研究發現,GLK蛋白激酶在肺癌及肝癌病患的腫瘤組織中的過度表現,可能促使癌細胞產生遠端轉移,用來預測患者日後癌症復發轉移之可能風險,但其中作用機制仍不清楚。

 

為此,研究團隊創建GLK基因轉殖小鼠模型,於GLK轉殖小鼠體內模擬人體癌細胞中GLK蛋白激酶大量表現的狀態,再將GLK轉殖小鼠與肺癌小鼠進行配種。實驗結果發現,原本只出現在肺癌小鼠肺臟中的癌細胞,在GLK轉殖後的小鼠子代之中,肺癌細胞竟轉移至淋巴結、肝臟、骨骼及腦部,顯示GLK蛋白激酶過量確實會誘發肺癌細胞產生遠端轉移的連鎖反應。

 

研究團隊進一步發現,GLK蛋白激酶與IQGAP1細胞骨架調控蛋白形成「GLK-IQGAP1蛋白質複合體」,GLK蛋白激酶磷酸化並活化IQGAP1,此時,就會造成肺癌細胞移行,誘發肺癌細胞產生遠端轉移。

 

研究發現,腫瘤組織中的「GLK-IQGAP1蛋白質複合體」越高,則病患存活率越低,而GLK誘發IQGAP1磷酸化越高,則病患存活率下降更是明顯。因此,GLK-IQGAP1蛋白質複合體及GLK誘發之IQGAP1磷酸化程度,將能作為癌症復發轉移的預測指標,甚至成為治療標靶,提供新藥物的研發。

 

近幾年,國衛院研究團隊陸續發現,GLK蛋白激酶如果過量表現,除了誘發多種自體免疫疾病,還可能增加肺癌、肝癌、胰臟癌、腦癌、乳癌、食道癌等風險。

 

譚澤華認為,這項研究成果具有極高的臨床應用價值,時下熱門的癌症免疫療法,部分患者在療程中可能出現自體免疫發炎反應,但如果透過抑制GLK蛋白激酶,不僅可控制癌症復發轉移,同時可避免產生自體免疫疾病。

 

特別的是,經小鼠實驗發現,將GLK基因剔除(等同抑制GLK之效果)後,小鼠壽命較正常小鼠延長了約1.5倍。令人興奮的是,研究團隊已經從現有臨床用藥中鑑定出GLK蛋白激酶之小分子抑制劑,並於2019年10月發表於國際期刊《美國生物實驗學學會聯合會會刊》(FASEB Journal),透過老藥新用治療自體免疫疾病及癌症復發轉移。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33歲的阿健為HIV感染者,感染超過五年,病毒量介於2萬到5萬之間,但因免疫細胞維持在300至400之間,且沒感到任何不舒服,便沒有服藥。某次因免疫力下降引發帶狀皰疹,在醫師的建議下才開始用藥,後續控制良好。高雄榮總感染科主任蔡宏津表示,可以理解部分感染者不想服藥,有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為維護心腦血管健康,美國心臟協會提出「生活簡單七件事」,台灣也提出本土化的「遠離腦中風七件事:運重煙食醇壓糖」。台灣腦中風學會秘書長、三軍總醫院神經科部主任周中興醫師總括七件事為一句口訣「遠離三高,別抽菸,理想體重,靠吃動」,鼓勵民眾達標降低心腦血管事件風險,並提醒許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期待的秋冬即將到來,對於台灣秋冬,有些謎因要好好說清楚。首先,台灣的氣候已經東南亞化了,也就是日韓劇中秋天的楓紅、冬天的暖爐手套,在台灣已不復見。近年更因受到極端氣候影響,秋冬季除了少數天數氣溫下降,基本上平均二十度上下,對於癌友養病護身,倒也是益處好事,因為身體處於溫暖的...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賴以玲/綜合報導】自體免疫疾病病友莫名呼吸困難,小心併發致命率高的「肺動脈高壓」!一位自體免疫疾病的病友,因曾經發生血栓,長期服用抗凝血藥物,在一次回國的飛機上突然感到莫名的喘,緊急就醫,起初以為是久坐引起的血塊堵塞,但經電腦斷層檢查未見血栓,反而是肺動脈、右心室及右心房出現腫大現象,...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