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肺腺癌治療 先發「治」人

肺腺癌治療 先發「治」人

  • 記者黃翠娟/高雄報導  2016-10-03

        肺腺癌治療 先發「治」人

      剛過40歲生日卻面臨肺癌末期的噩耗,抱頭痛哭不願面對診斷結果的柯太太,最終因呼吸困難與骨頭疼痛難耐接受住院觀察,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肺癌團隊召集人王金洲醫師說明,許多患者面對突如其來的癌症,多數會經歷5種階段:從驚訝否定、憤怒、討價還價、憂鬱到最後接受治療,柯太太就是其中一個案例。

     住院期間,柯先生每天都會帶玫瑰花束到病房探視,每每換得妻子冰冷的面容與無言的淚水,於心不忍的柯先生與醫療團隊歷經多次溝通、討論,總算讓柯太太願意進一步接受治療,經基因檢測EGFR呈陽性反應,因此投以不可逆標靶藥物進行治療,兩周後腫瘤明顯縮小近六成,且不再需要止痛劑來舒緩骨頭疼痛的症狀,柯太太重拾了笑容,就像綻放的玫瑰般甜美。

     王金洲醫師指出,肺癌總是無聲無息地靠近,每年奪走近9000條人命,對患者身心靈與生活皆帶來巨大的轉變,因此,治療第一線若選擇具指標性的投藥策略,好比棒球場上的先發投手,利用不同球路來抑制打者,每一種球路都有不同的成效。

     日前於歐洲腫瘤醫學會,發表全球第一個針對非小細胞肺癌進行兩種標靶藥物治療比較(LUX-Lung 7)的研究結果顯示,第一線使用不可逆標靶藥物治療肺腺癌,可再進一步降低27%腫瘤惡化風險,療效大幅超越第一代標靶藥,且不可逆標靶藥物抗癌藥效倍增,2年疾病無惡化存活率為第一代標靶藥的2倍以上,把握第一線用藥選擇,將肺癌治療提升最大化。

     王金洲醫師提醒,維持良好的身心狀態也是治療中不可或缺的,透過飲食與適當運動達到平衡,過度營養或不均衡的飲食攝取皆非正規指引,有疑慮應與醫療團隊諮詢。而運動前需先進行體能評估,挑選能負荷的項目,運動過程中亦能刺激腦下垂分泌「腦內啡」,讓患者遠離憂鬱,同時舒緩內在壓力。

     現今肺癌治療已全面透明化,王金洲醫師呼籲,患者無須特意至知名醫院進行治療,應挑選鄰近且信任的醫療團隊為選擇,秉持持之以恆的治療並與醫療團隊保持雙向良性溝通,才能達到完善的治療成果。

    資料來源:http://www.cdns.com.tw/news.php?n_id=4&nc_id=120797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林姿錦/台北報導 根據調查指出,國人25歲到39歲的缺牙率有45%!採用人工植牙修復缺牙,是不少人會選擇的方案,但醫師提醒,如果做完植牙沒有注意「牙周照護」,可能會得到「植牙的牙周病」。 「植牙的牙周病」又稱為「植體周圍炎」,常見症狀為牙肉紅腫、流血、化膿甚至植體動搖脫落。若原本就有...

閱讀詳情 »

▲頭頸癌患者一旦復發,存活率往往不佳,但高醫附醫最新研究則找出治療新準則,大幅降低轉端轉移機率。(CNEWS資料照)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程子奕/高雄報導 歌手陳昇自曝罹患口腔腫瘤,不得不取消金字招牌的跨年演唱會,再度引發國人對頭頸癌的關注,事實上,台灣每13名新確診癌症病患中,就有1人是頭頸癌...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頭皮發癢、冒紅疹,抓到最後竟抓出大問題。門診就有一名68歲外籍男子,頭頂上出現數十個微微發癢的紅色皮疹,以為只是一般溼疹,但自行買了藥膏怎麼擦也不見好轉,近年來皮疹還逐漸擴大為粗糙鱗屑不規則的灰色斑塊,進一步就醫切片檢查才證實原來是日光性角化症,是一種早期的皮膚癌。 ...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有一年市長選舉,兩方陣營都對台中市的空氣污染重視了起來,以「市長換人、空氣換新」為主軸的挑戰者贏得勝選。最近好多家長帶著小朋友來看診,幾乎都是抱怨空氣污染,造成小孩鼻子過敏發作。有爸爸說,「去年入冬開始的空氣污染加上最近開始換季了,兒子鼻子過敏得很嚴重,一早起來就不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