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肺腺癌治療副作用難忍受 中醫來幫忙修復 

肺腺癌治療副作用難忍受 中醫來幫忙修復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55歲王先生去年被診斷出第四期肺癌,透過肺癌基因突變檢測陽性,可服用標靶藥物治療;治療期間藥物副作用使得王先生一天腹瀉多次、皮膚長出丘疹、頭皮有少量膿疱,尤其天氣熱、或運動後皮膚症狀加劇。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中西整合醫療科 主治醫師許睿杰表示,經合併中藥治療後,王先生的大便次數減少為一日2次、且多為成形,此外頭皮膿疱已無,皮膚丘疹也減少許多,王先生得以外出進行輕度的運動,並能維持較好生活品質。

肺癌療法多樣化 難免產生副作用

許睿杰指出,肺癌治療除了傳統手術、化療、放療外,另有標靶藥物、免疫療法等,延長了存活機會。然而,患者在治療過程難免有副作用,如癌疲憊、化療當中產生噁心、嘔吐等腸胃道症狀、或是骨髓抑制增加感染風險;標靶藥物治療期間,容易產生腹瀉與皮膚症狀等,皆影響生活品質。

西醫治療抗邪 中醫可輔加強

許睿杰說,最好治療方式是以西醫治療抗邪為主,中醫扶助正氣、並減少副作用為輔,修復西醫治療過程中所造成的身體損傷,不但不與西藥起衝突,反而相輔相成治療效果。

中醫傳統理論:肺為嬌臟、不耐寒熱

許睿杰解釋,中醫傳統理論提到肺為嬌臟,主氣司呼吸,由於其嬌嫩特性,不耐寒熱,容易被外在氣候所影響,若是體內正氣不足與情緒波動大,造成免疫力下降,加之外在汙染環境與肺部反覆感受風寒等,久之引起痰濁瘀血積聚, 容易形成惡性腫瘤。

許睿杰補充,中醫辨證以五大類型為主:陰虛內熱、氣陰兩虛、脾虛痰濕、陰陽兩虛、氣滯血瘀;經中醫師望、聞、問、切,為每一位癌友進行個別化體質辨證,再開立相應方藥治療,建議癌友切勿相信坊間來路不明偏方或草藥,不但沒有療效,反而可能加重症狀、延誤最佳治療時機。

肺癌中醫門診加強照護 善加利用

健保署為了讓患者順利接受西醫治療並提升生活品質,目前已規劃「肺癌中醫門診加強照護計畫」,讓有意願進行中西醫整合治療的癌友, 以中醫輔助癌症治療方式減少副作用產生。

【延伸閱讀】

乾眼症患者不分長幼 醫:更年期婦女好發率最多增4倍!

3徵兆恐是乾癬性關節炎作亂 醫:提防關節變形謹記336

停經前乳癌治療新契機 研究:CDK4/6抑制劑升存活率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30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台灣大約有350萬人深陷膝關節疼痛之苦,而民眾對於退化性關節炎有不少迷思,如自行使用消炎止痛藥來緩解關節炎、甚至以為換人工關節就能一勞永逸,這些都是錯誤觀念。國際關節炎學者分享《美國醫學會期刊》最新研究及歐洲最新治療指引,證實藥品級硫酸鹽葡萄糖胺為目...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南報導】70歲從事務農的王阿嬤,平日身體健朗,儘管年事已高,仍經常跟著兒孫下田巡視。2年前某天檢查作物時,突然感到腹部一陣悶痛不適,險暈倒於田中。原以為是急性腸胃炎,被家人送醫檢查後,才赫然發現肝臟內已有6顆腫瘤,最大顆直徑達6公分大小。經醫師評估,因腫瘤已侵犯至大血管,屬晚...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木森/台北報導】立法院日前三讀通過《醫療器材管理法》,將醫療器材管理由過去「藥事法」中抽離,並增訂產品來源及流向資料之建立、部分低風險醫療器材採行電子化登錄、彈性核定許可證效期、與業者主動通報義務等制度。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強調,新法不僅加速產品上市的期程嘉惠病患,更能推動產業發...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詹舒婷/台北報導】日前大陸冷氣團南下,有人手腳冰冷,冷到睡不著;有人則是小腿發癢難以入眠。國泰綜合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俞佑表示,最近冬季癢患者明顯增加,症狀好發於前臂跟小腿前側,患者除了注意皮膚保溼,在使用暖氣、除溼機時,也必須注意溼度控制,以免皮膚脫水乾燥。   俞佑提到,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