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肺部纖維化張上淳強調可改善 疾管署研究登國際期刊

肺部纖維化張上淳強調可改善 疾管署研究登國際期刊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新冠肺炎引起肺部纖維化,是否永久不可逆呼吸困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強調,肺部纖維化有很大機會隨著時間慢慢改善,並且台灣醫療能量非常好,新冠病患大部都能解除隔離出院。另外,疾管署針對國內新冠病患調查,發現感染者發病日前後傳染性最強,接著病毒散布能力就會減退。


張上淳回顧H7N9首例病況 強調肺部纖維化能改善


張上淳表示,昨(1)日正好台灣首例H7N9病患回診,2013年的同一天,該病患正好裝上葉克膜維持生命,當時X光檢查肺部一片白,顯示肺炎狀況非常嚴重,也曾經使用檢疫洗腎協助改善病症,幸好症狀慢慢減輕葉克膜移除,當年5月7日拔除呼吸器,胸部X光確認肺部狀況大幅改善,但電腦斷層掃描確認纖維化。


張上淳進一步說明,台灣首例H7N9病患在2013年5月20日快出院時,肺部功能僅有正常人38.82%,同年6月11日恢復到46.45%,同年9月13日再恢復到72.41%,大概在半年後就完全恢復到正常,許多病毒性肺炎感染,大部分都有類似狀況,相關肺部纖維化是有機會能夠逐漸改善恢復。


肺部纖維化張上淳強調可改善 疾管署研究登國際期刊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H7N9台灣首例病患治療與出院初期肺功能有受影響,但隨著時間慢慢恢復與常人相同。(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疾管署新冠肺炎研究 發病1週內病毒傳播力最高


另一方面,疾管署防疫醫師鄭皓元,與台大公衛學院林先和教授團隊,共同利用台灣前100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與密切接觸者資料研究發現,新冠感染者在發病前幾天,與發病頭1至2天,散布病毒能力最強,一直能維持大約1周,接著感染他人能力就開始下降,當放疫單位及早介入,就能阻斷疫情擴散。


疾管署與台大公衛系研究數據結果,收錄在《美國醫學會內科醫學期刊》,顯示研究受到相動重視,有助於世界各國制訂防疫政策。鄭皓元強調,藉由研究結果能確認,戴口罩與維持社交距離相當必要,各國公共衛生政策制訂,都可以參考研究發現。張上淳也補充,戴上口罩對防制新冠肺炎有多重要。


張上淳呼籲 只要戴上口罩就能阻止病毒擴散


張上淳說,如果感染者與健康人都沒有戴口罩,當然帶病菌飛沫就很容易直接進入口鼻,如果只有健康人戴口罩,就能把大部分病菌阻隔在口罩外層,降低自己感染風險,假使只有感染者戴口罩,也能把大部放病菌阻隔在口罩內層,減少其他人被自己傳染風險,當然最好雙方都戴上口罩,感染機會可以加成降低。


肺部纖維化張上淳強調可改善 疾管署研究登國際期刊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解釋戴口罩怎麼阻斷病毒散布。(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感染新冠平均26天才能痊癒 初期咳嗽發燒最常見


張上淳分析目前台灣新冠肺炎現況,分析429名確診者,目前已311人出院,118人繼續接受治療,同時間住院人數正在減少,2採陰可解除隔離時(4月1日前),感染者發病至解除隔離平均要26天,住院平均22天才能出院,4月1日(3採陰)後,感染者發病至解除隔離平均要29天,住院平均24天才能出院。


張上淳提醒,在台灣新冠患者能發現,初期症狀51%有咳嗽,45%出現發燒,鼻塞或流鼻水約有25%,嗅覺喪失約17%、味覺喪失約10%,顯示咳嗽與發燒是最常見初始症狀。並且,按照WHO嚴重度分類,台灣新冠患者約69.7%無併發症的輕症,出現肺炎約22.1%,嚴重肺炎或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約8.2%。


肺部纖維化張上淳強調可改善 疾管署研究登國際期刊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分析,台灣新冠患者初期症狀,咳嗽與發燒比率最高。(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截至5月2日台灣共有432例確診,分別為346例境外移入,55例本土病例及31例敦睦艦隊。確診個案中6人死亡,324人解除隔離,其餘持續住院隔離中。目前約有300人正在居家隔離,約有8,300人正在居家檢疫,敦睦艦隊事件,目前掌握接觸者共1,995人,584人為居家隔離對象,當中478人採檢陰性。


更多NOW健康報導
身陷火場如何逃出「生」路? 打火哥教你火災求生術
新冠疫苗牛津大學宣稱9月問世 台灣直追最快明年

就❤NOW健康
你的健康生活良伴,快加入NOW健康FB粉絲團!
NOW健康YouTube頻道,更多影音點此進入!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就要:NOW健康

★編輯嚴選:想知道國內新冠確診個案全紀錄? 國網中心報你知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五月報稅季壓力大!上班族需勒緊腰帶度過報稅季,個個上緊發條「挫哩等」!更有感的是這群發炎性腸道疾病患者,包含潰瘍性結腸炎或克隆氏症患者。有研究顯示,壓力會加重腸道發炎,使腹痛、腹瀉、血便症狀加劇,可能一天就會跑廁所多達數十次,不僅影響工作,生活及親密關係也「腸」受阻!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68歲王老先生,某日剛要從沙發起身時,突然感到天旋地轉,手也抓不到可以扶的東西,因此不慎跌倒,第一天雙膝黑青、腿有些無力,第二天卻再也站不起來,在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骨科醫師陳建龍門診檢查下發現,其膝蓋髕骨粉碎性骨折位移,隨後立即安排開刀,經鋼釘內固定手術,術後穿著膝...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根據統計,5%到10%學齡童有尿床問題,很多小孩不敢到朋友家過夜,因為怕尿床被發現。卻有些家長觀念錯誤,以為尿床不用治療,長大就會好,導致孩童尿床時,怕被責備或同儕取笑而不敢說,心理創傷與自卑可想而知。亞太兒童泌尿醫學會楊緒棣理事長說,收治過許多案例中,常看到這些孩子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翎娟報導】七十歲的李太太,曾因心血管疾病放過支架,也因糖尿病長期吃藥控制,無抽菸及染髮習慣,但長期服用中草藥,去年突然發生無痛性血尿,經膀胱鏡切片診斷為侵犯性膀胱癌,轉診至臺中榮總。由於李太太不希望接受膀胱全切除,以及術後的腹部腸造廔尿液引流,泌尿外科裘坤元主任決定採取化療及免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