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肺部纖維化張上淳強調可改善 疾管署研究登國際期刊

肺部纖維化張上淳強調可改善 疾管署研究登國際期刊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新冠肺炎引起肺部纖維化,是否永久不可逆呼吸困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強調,肺部纖維化有很大機會隨著時間慢慢改善,並且台灣醫療能量非常好,新冠病患大部都能解除隔離出院。另外,疾管署針對國內新冠病患調查,發現感染者發病日前後傳染性最強,接著病毒散布能力就會減退。


張上淳回顧H7N9首例病況 強調肺部纖維化能改善


張上淳表示,昨(1)日正好台灣首例H7N9病患回診,2013年的同一天,該病患正好裝上葉克膜維持生命,當時X光檢查肺部一片白,顯示肺炎狀況非常嚴重,也曾經使用檢疫洗腎協助改善病症,幸好症狀慢慢減輕葉克膜移除,當年5月7日拔除呼吸器,胸部X光確認肺部狀況大幅改善,但電腦斷層掃描確認纖維化。


張上淳進一步說明,台灣首例H7N9病患在2013年5月20日快出院時,肺部功能僅有正常人38.82%,同年6月11日恢復到46.45%,同年9月13日再恢復到72.41%,大概在半年後就完全恢復到正常,許多病毒性肺炎感染,大部分都有類似狀況,相關肺部纖維化是有機會能夠逐漸改善恢復。


肺部纖維化張上淳強調可改善 疾管署研究登國際期刊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H7N9台灣首例病患治療與出院初期肺功能有受影響,但隨著時間慢慢恢復與常人相同。(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疾管署新冠肺炎研究 發病1週內病毒傳播力最高


另一方面,疾管署防疫醫師鄭皓元,與台大公衛學院林先和教授團隊,共同利用台灣前100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與密切接觸者資料研究發現,新冠感染者在發病前幾天,與發病頭1至2天,散布病毒能力最強,一直能維持大約1周,接著感染他人能力就開始下降,當放疫單位及早介入,就能阻斷疫情擴散。


疾管署與台大公衛系研究數據結果,收錄在《美國醫學會內科醫學期刊》,顯示研究受到相動重視,有助於世界各國制訂防疫政策。鄭皓元強調,藉由研究結果能確認,戴口罩與維持社交距離相當必要,各國公共衛生政策制訂,都可以參考研究發現。張上淳也補充,戴上口罩對防制新冠肺炎有多重要。


張上淳呼籲 只要戴上口罩就能阻止病毒擴散


張上淳說,如果感染者與健康人都沒有戴口罩,當然帶病菌飛沫就很容易直接進入口鼻,如果只有健康人戴口罩,就能把大部分病菌阻隔在口罩外層,降低自己感染風險,假使只有感染者戴口罩,也能把大部放病菌阻隔在口罩內層,減少其他人被自己傳染風險,當然最好雙方都戴上口罩,感染機會可以加成降低。


肺部纖維化張上淳強調可改善 疾管署研究登國際期刊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解釋戴口罩怎麼阻斷病毒散布。(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感染新冠平均26天才能痊癒 初期咳嗽發燒最常見


張上淳分析目前台灣新冠肺炎現況,分析429名確診者,目前已311人出院,118人繼續接受治療,同時間住院人數正在減少,2採陰可解除隔離時(4月1日前),感染者發病至解除隔離平均要26天,住院平均22天才能出院,4月1日(3採陰)後,感染者發病至解除隔離平均要29天,住院平均24天才能出院。


張上淳提醒,在台灣新冠患者能發現,初期症狀51%有咳嗽,45%出現發燒,鼻塞或流鼻水約有25%,嗅覺喪失約17%、味覺喪失約10%,顯示咳嗽與發燒是最常見初始症狀。並且,按照WHO嚴重度分類,台灣新冠患者約69.7%無併發症的輕症,出現肺炎約22.1%,嚴重肺炎或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約8.2%。


肺部纖維化張上淳強調可改善 疾管署研究登國際期刊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分析,台灣新冠患者初期症狀,咳嗽與發燒比率最高。(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截至5月2日台灣共有432例確診,分別為346例境外移入,55例本土病例及31例敦睦艦隊。確診個案中6人死亡,324人解除隔離,其餘持續住院隔離中。目前約有300人正在居家隔離,約有8,300人正在居家檢疫,敦睦艦隊事件,目前掌握接觸者共1,995人,584人為居家隔離對象,當中478人採檢陰性。


更多NOW健康報導
身陷火場如何逃出「生」路? 打火哥教你火災求生術
新冠疫苗牛津大學宣稱9月問世 台灣直追最快明年

就❤NOW健康
你的健康生活良伴,快加入NOW健康FB粉絲團!
NOW健康YouTube頻道,更多影音點此進入!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就要:NOW健康

★編輯嚴選:想知道國內新冠確診個案全紀錄? 國網中心報你知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為了讓孩子提升免疫力,你是否長期讓孩子補充營養品呢?其實光吃一種營養品,是無法補足身體所需的營養,仍得仰賴均衡的飲食;台南醫院小兒科醫師聶榮祖指出,若再配合足夠的睡眠、適當的運動等良好的習慣,自然就能幫助身體提升免疫力。根據醫療研究顯示,長期攝取維他命並無法有效預防感冒,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隨著低頭族越來越普遍,臨床上因肩頸痠痛的患者也逐漸增加,大部分原因是使用手機時,姿勢不良所導致;高醫中醫部傷科主任林正哲指出,長期處於姿勢不良,不但會引起駝背、肩頸緊繃等現象,嚴重恐還會好發緊張性頭痛、手指末梢麻木及頭暈等症狀。要改善肩頸痠痛的問題,其實可透過穴位按摩的方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電影大尾鱸鰻預計本周日(3/3)可望突破新台幣四億元票房,台北中山醫院支持國片,也力挺豬哥亮,特別出動近400名醫護人員及同仁,特別包場觀看大尾鱸鰻,大家對於這部電影有機會在今天突破四億元票房,感到相當雀躍。長期在中山醫院保養身體的豬哥亮也特別抽空和中山醫院醫護人員一同齊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過年期間,美食當前,若不懂得節制,一不小心就暴飲暴食,尤其幼兒的腸胃尚未發育完全,恐會出現脹氣問題;彰化基督教醫院鹿基分院職能治療師葉芳瑜指出,導致胃脹氣的大部分原因多為飲食習慣所造成,雖未嚴重至需就醫治療,但仍會使身體產生不適感。到底該如何紓緩幼兒脹氣問題呢?其實家長可透...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