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胃病是吃出來的嗎? 快注意這些危險因子

記者黃信峯/嘉義報導

在物價瘋漲就是薪水不漲的年代,繁忙快步調的社會也產生不少文明病!多數國民因工作業績壓力大,加班、兼差以及飲食缺乏注意,因而導致胃病發生的頻率越來越高,年齡層也有逐年下滑的趨勢。北市一名36歲林姓男子,從事業務工作需長時間開會、跑客戶,導致作息不正常,常錯過了用餐時間,長期餓過頭或是整天忙下來宵夜一次解決,久之累積讓胃潰瘍找上門!所幸發現的早,經過治療後已好轉。

胃病是吃出來的嗎 快注意這些危險因子

據世界衛生組織癌症報告顯示,全球每年有超過100萬人罹患胃癌,男性比例約為女性2倍,而台灣胃癌發生率也排到第七名。而胃癌往往也是從胃潰瘍慢慢演變而來,現代人忙碌高壓的飲食習慣,在醫師眼裡即視為警訊,如:飲食高油鹽、熬夜吃宵夜、暴飲暴食,菸酒不離手,以及長期使用消炎止痛藥或制酸劑者,這些都是值得注意的危險因子。

胃病是吃出來的嗎 快注意這些危險因子

在過去至今的多項實驗中,證實有90%的胃病都與「幽門螺蜁桿菌」有關,造成的原因也和國人長期習慣吃止痛藥、抗生素的狀況息息相關。目前市面上這些藥物只能短暫緩解疼痛,但家醫科郭威廷醫師指出,長期食用易造成胃部受傷,進一步引發胃發炎或潰瘍,其實都是治標不治本,長久下來反而容易產生抗藥性,劑量越是加重,恐讓身體造成二次傷害。

為解決國人胃病逐年攀高困擾,台灣生技業者耗時多年研發,由漢方100%植萃-魚針草,經獨家萃取出具有「高活性」的「HP813-魚針草內酯」應用在保健食品之中;經人體實驗證實可有效抑制「幽門螺旋桿菌」生長,並發表於國際期刊。對於長期有胃病困擾的國人可說是一大福音,每天使用調理,可降低胃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能力與發炎反應,比起抗生素消炎藥,來源更天然單純,在食用上安全無虞,適合日常維持胃部健康保養。

在一般消滅「幽門螺旋桿菌」的方式多為口服藥物,常伴隨疲倦嗜睡、腸道不適等狀況,經台灣生技大廠開發,首創將「HP813魚針草」有效應用在胃部保健食品上,這款「HP813魚針草護衛粉」歷經十年研發,透過實驗證實其活性可降低胃部發炎狀況,除了發表於國際期刊之外,還獲得「台灣專利發明」和「清真認證」。保衛得從源頭調理做起,斷開藥物依賴,在繁忙的生活中護衛你的健康人生。免付費諮詢專線:0800-62-62-62

相關推薦

▲怕不良反應通報壓垮民眾對流感疫苗的信心,陳時中在27日晚間緊急出面喊話。(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全台一口氣多4例老人疑似打流感疫苗後死亡的不良反應通報,儘管最終死因判定與疫苗無關,但全民對疫苗的信心正面臨崩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7)日...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台北報導 COVID-19疫情肆虐全球,對醫療界也產生了重大的影響,許多醫護人員失去生命,醫院的關閉與隔離政策,也替未來的醫療能量帶來隱憂。為了降低醫師暴露在病毒中的風險,許多國家都縮短了醫學院學生前往醫院實習的時間,有的甚至取消了實習。伴隨而來的是醫學院學生或住院醫師的訓練...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瞎咪!台灣失智人口已超過29萬人,但居然還有超過半數的人誤認「失智症是正常老化」。台灣失智症協會今(27)日公布最新調查結果,透露出這一項大警訊,儘管近年來在政府及民間大力推廣失智友善社會概念之下,全民對失智症的認識已略有進步,但調查發現仍有52%的人有「失智症是正常...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盛雯/台北報導 明明按時刷牙,但為什麼每一次蛀牙剛補完沒多久,又蛀了?國內牙科門診中不時就會聽到這樣的疑問,牙醫師解惑,想要避免蛀牙,第一關得正確的刷牙並規律使用牙線、牙間刷;至於過去已發生的蛀牙,也可以採用更強壯的材質來做齒雕修復。 台灣人多以澱粉為主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