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胃食道逆流不只引來火燒心 也可能伴隨耳鳴發生

胃食道逆流不只引來火燒心 也可能伴隨耳鳴發生

【NOW健康 陳木森/台北報導】現代人飲食習慣不佳,經常三餐不定時或睡前吃宵夜,容易造成胃食道逆流,常見有火燒心的症狀,但也有少數病例出現中耳炎、耳鳴或暈眩,這是當胃食道逆流發生時,胃酸和胃消化酶往上經過咽喉,再刺激耳咽管、導致中耳炎或中耳積水,如果大餐後感覺胃脹且胸悶,也可能引發耳鳴及頭昏症狀。


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指出,一般耳鳴問題大多起因於內耳的機能退化或老化,由於內耳血管循環不良,無法獲得充分的氧氣及養分,而導致神經退化萎縮;也可能因為短期壓力太大,內耳微血管過度收縮導致循環不良,造成內耳組織缺血萎縮產生耳鳴現象。若因胃食道逆流引起的耳鳴,需藉由醫師的專業判斷,除針對耳鳴施予對症治療,也須同時改善腸胃問題,才能有效改善。


李宏信表示,多數老年人都有耳鳴的困擾,不論是何種原因造成的耳鳴,一定要先觀察發作的情況,倘若已經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或是併發其他身體疾病如眩暈、重聽等,必須儘早就醫,以免延誤病情。治療上,發生於3個月內的症狀可透過清淡飲食、正常作息不熬夜,多數能自行痊癒無須用藥,但若症狀已持續近半年之久,必須注重打通內耳神經血液循環的治療方能收效。


至於在用藥方面,通常會先給予清血藥物疏通內耳血路;再以神經活化營養劑,幫助活化已損傷的內耳神經,使其恢復正常功能;而抑制血管過度收縮的藥物,則是避免內耳微血管過度收縮,導致內耳缺血、營養失調,嚴重恐造成神經壞死萎縮的傷害。李宏信強調,若耳鳴症狀超過半年的患者,必須遵照醫囑耐心用藥半年至1年,病情才能獲得控制,治療期間切勿擅自停藥,以免影響療效。


家醫科李政道醫師提醒,耳鳴的成因很多,可能與壓力、焦慮和緊張等精神狀態有關,或者因為消化不良、胃食道逆流及腎虛等消化系統問題所引起,抑或是血管老化導致。治療期間除遵照醫囑用藥,平時也應搭配戶外活動適時舒壓,維持規律正常作息,少吃油膩、高鹽等飲食,避免暴飲暴食恐引發腸胃毛病,此外,若有潛在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也需積極治療,才能防範這些誘因影響耳鳴病情。


更多NOW健康報導
▸幹細胞醫療應用大未來 超出你的想像多更多
▸失智症及早介入穩住病況延緩惡化 預防從40歲就要開始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新冠肺炎COVID-19 全民疫起加油!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過年的零食百百種,一般身體健康的民眾沒有選擇上的限制,通常以好吃為考量,但對於慢性疾病患者而言,則必須要有所取捨,否則平時飲食控制得宜,到了過年卻不小心破戒就危險了!營養師指出,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以及腎臟病患者,尤其要注意零食的挑選,以免身體出狀況。新光醫院營養師夏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過年連續假期,民眾最喜歡熬夜玩樂,不論是通宵打牌、夜唱,還是上網連線對戰,不到三更半夜不罷休,甚至看到太陽才肯回家,而沒有吃早餐就休息;醫師指出,熬夜且過餐不進食,胃黏膜易受損,尤其早上胃酸分泌較多,長期下來胃會發炎,甚至變成胃潰瘍。中山醫院腸胃科醫師吳德強表示,熬夜容...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過年放假心情放鬆,民眾容易暴飲暴食,餐餐大魚大肉,還會配上酒類、汽水;正餐之外,又會嘴饞吃零食,整個過年吃不停!醫師提醒,飲食過量會導致腸胃無法休息,容易造成消化不良、胃脹氣,嚴重者甚至出現胃酸逆流、胃痛、嘔吐不止等症狀,不但腸胃出問題,連帶食道也出狀況。中山醫院腸胃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過年飲食大魚大肉,再加上高熱量、含糖量高的糖果、零食,容易燥熱、上火,許多民眾的皮膚開始冒出小顆粒的膿疱、紅疹,而脂漏性皮膚炎患者更容易復發;醫師建議,飲食不要太油膩,零食也要少吃,如花生、巧克力等,吃完後記得多喝溫水,並維持正常的生活作息,才能降低皮膚發炎反應。新光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