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背包太重可能會椎間盤突出 背對方式才能幫助背部減壓

背包太重可能會椎間盤突出 背對方式才能幫助背部減壓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後背包是許多人外出的好幫手,白天揹著筆電上班、晚上帶著運動服上健身房、假日帶孩子出門……等,後背包不但容量大,還能空出雙手做其他事,非常實用;加上雙肩負重設計,避免可能的身體歪斜問題。


骨科醫師廖志祥表示,使用雙肩後背包相較於單肩側背包,對於骨骼、肌肉的傷害較小,但如果背久了,卻感覺到腰痠背痛等不適,也許是背包款式挑錯囉!想要挑到適合的後背包,廖志祥建議,可以參考以下幾點:


建議1:背包重量低於體重的15%


很多人出門,習慣將所有東西全部塞進包包,不管用不用得到,讓包包變得異常沉重。因此,常會聽到有人說:「你的包重的像顆石頭」,真的所言不假。


廖志祥建議,背包的重量應低於體重的15%。因此,教育部的書包減重活動,就推廣學童書包重量不應該超過體重的12.5%,即體重的1/8。


他說明,走路時若身體會前傾,就是背包太重了!沉重的背包會壓得人往後仰,為了保持平衡,身體呈現前傾弓背姿態,增加脊椎的負擔,容易造成腰酸背痛,時間久了可能導致退化性關節炎和椎間盤突出。


而背包受力不平均會產生肌肉痠痛,廖志祥建議,將最重的物品置放背包中央或固定起來,使物品不容易在包包內的移動、晃動,造成兩側受力不均衡,身體姿勢也需跟著的改變。


建議2:背包位置在哪對肩頸比較好呢?


研究顯示,若背包位置太高,會造成腋下壓力大,位置太低則會增加肩膀壓力。廖志祥建議,背包的重心應落在胸椎第12節的位置,這個高度能讓背包較貼合身體,讓背部一起分擔肩膀的壓力。


有些後背包會附胸扣、腰扣,能穩定身體並將部分背包重量分散,背部就不容易出現痠痛,選購時不妨多注意!


建議3:背包肩帶寬比細好


廖志祥指出,當背包肩帶太細又背重物時,因受力不均勻,很容易產生肩膀疼痛,建議可挑選較寬大的肩背帶,若有襯墊並且可調整的更好,襯墊可吸震,避免久背重物導致疼痛不舒服。


2017年的研究曾比較肩帶寬度5公分、6公分、7公分、8公分的差別,數據指出,隨著肩帶寬度的增加,肩膀承受的壓力均顯著降低。


建議4:貼合背部曲線的材質


廖志祥表示,符合人體工學的後背包能平均分布重量,背久了比較不容易腰痠背痛。建議可以選擇能貼合背部曲線的硬挺材質,長時間背負重物也不致變形,如果材質過軟,則無法提供足夠的支撐,重心無法集中,就有傷害腰背的風險。


編輯:陳盈臻


更多NOW健康報導
▸眩暈時不時發作 老年人、停經婦女2大高風險群要注意
▸肝癌5大高風險族群莫輕忽 提高篩檢頻率助肝癌早發現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台灣醫級邦——華人醫療保健自媒體平台

相關推薦

文:白佩玉 我的好友之中,許多是媽媽身分,我們聚會時,常彼此交流小孩喜歡吃什麼、怎樣做出營養美味的便當,以及如何幫家人養生。然而上次聚會,有人反映被孩子弄得很頭痛——她家寶貝上小學之後,每天去學校對面的便利商店買口香糖,整天嚼嚼嚼,沉迷於吹泡泡,甚至還有上課偷吃被告狀的記錄。...

閱讀詳情 »

文:白佩玉 日前同事拿了一篇報導給我看,詢問該不該改吃「低鈉高鉀」飲食。原來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日的飲食中,鈉攝取量應低於2000毫克,鉀應提高到3510毫克,這樣可預防高血壓等心血管慢性疾病。報導上說,國人蔬果吃太少,所以鉀攝取量只達到一半左右,偏偏吃太鹹,因此鈉攝取量超出將近一倍。 示意圖:資料圖...

閱讀詳情 »

無分南北,走在台灣街頭,飲料店比比皆是,新的連鎖冷飲店一波接一波出現,雖然我從來不買,卻忍不住觀察它們的消費族群,每每看到許多年輕人站在騎樓等叫號領飲料,放學時間則有很多中學生加入排隊的行列。我曾猜想,是不是因為氣候太炎熱,所以大家拚命喝冷飲?可是這些含糖飲料一點也不解渴,即使點的是微糖,也等於含有...

閱讀詳情 »

文:白佩玉 從我還是個小女孩開始,和同學逛書局時,我對明星照片、可愛貼紙、卡片文具等,始終沒有太多興趣,反而喜歡站在健康類和食譜類的書架前翻閱。憶及此事,青少年時期的麻吉說:「妳當年是最大媽的美少女,如今則是最美少女的大媽!」嗯,這個說法我喜歡! 不過一轉眼,我們這群麻吉即將邁入更年期。去年聚會時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