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背負「日本唯一零確診縣」!為了維護亮眼成績,當地居民「壓力爆表」:絕對不要回來...

1317世紀之間,歐洲流行黑死病,疫情在16641666年間達到巔峰,僅倫敦一地就有約十萬人喪命,佔當時倫敦市總人口的1/4。位於曼徹斯特東南側的伊姆村,當時是一個慘遭黑死病蹂躪的村莊,你能看見的是空蕩蕩的街道和塗抹著白色十字架的大門,在那緊閉門後會有奄奄一息的人在哀泣。

當地村民擔心黑死病會往北蔓延,繼而摧毀其他社區和城鎮,竟毅然決然地在教區牧師威廉·蒙佩森的指引下,選擇將自己隔離起來,用石頭疊起一圈圍牆,並發誓絕不會越過圍牆。 

這些村民還包括了那些沒有表現出任何染病跡象的人。封村期間,村民們只得依靠存糧及附近城鎮人的救濟度日。他們選擇跟死神住在一起,不知道誰會成為下一個被這未知疾病所吞噬的人。到16668,黑死病疫情已給伊姆帶來了毀滅性的災難:344個村民中就有267個人死亡。這悲壯的歷史,使伊姆村名垂千古! 

黑死病在中世紀的歐洲,所引起的恐慌,絕對不遜於全世界現正面臨的新冠肺炎!一般人避疫唯恐不及,像伊姆村村民,願意犧牲小我的人畢竟不多。多數人聞疫色變,築起自掃門前雪的心態因應,連以潔癖聞名的日本,也無法避免。 

2020727日,疫情延燒的日本,共增598例確診,東京、大阪兩大都市病例陡增,讓日本政府傷透腦筋,但日本媒體報導壓力最大的是背負「日本唯一零確診縣」,唯一「淨土」,被外媒稱呼為「岩手縣的奇蹟」的當地居民。為了維護亮眼成績,當地居民「壓力爆表」!

背負「日本唯一零確診縣」!為了維護亮眼成績,當地居民「壓力爆表」:絕對不要回來...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圖說:一名在岩手縣長大、住在東京的26 歲男子,傳訊息向老家父親表示想回家看看,但他的父親馬上說:「絕對不要回來!」 

 

一名在岩手縣長大、住在東京的26 歲男子,傳訊息向老家父親表示想回家看看,但他的父親馬上說:「絕對不要回來!」,又說「成為『岩手1號』可不是只有上個新聞就能了事的!」。其他網友也留言表示「我妹住在岩手縣,她說如果成為第一例,就活不下去了」,甚至有網友分享故鄉有人因為帶病毒回老家,導致老家家人被鄰居丟石頭、辱罵。 

2020729日,岩手縣終於失守,首例患者是一名住在盛岡市的四十多歲男性,他在22日到關東地區和朋友一起露營,26日回到岩手縣覺得身體不適,29日確診。而患者發病之後還到公司上班兩天。首例確診者當然被網友瘋狂肉搜,他任職公司的電話、官網被憤怒民眾打爆,伺服器一度當機。對此,岩手縣知事達增拓也嚴正呼籲民眾理性,「我可能也不得不化身為鬼,嚴正對付妨害病患名譽的行為」。

事實上日本各地紛紛出現類似的現象,有民眾將愛媛縣今治市首例確診者的個資、肖像印成傳單,發送到各家信箱,甚至還張貼在路邊,讓不少人傻眼,直呼這根本就是「通緝」。 

古有云「世態炎涼冷如霜,人情淡薄紙一張」,此語正好恰如其分地反映這種因恐疫進而過度防衛的心態!為了抑制疫情,各國都祭出不同程度的防疫手段,包括封閉邊界、禁止旅行與大型聚會,關閉學校和娛樂場所,限制人民出入行動,以及鼓勵在家工作等。網路上就有冷笑話指出,2020年年底我們將目睹「冠狀病毒嬰兒潮」,而到2033年時他們會成為所謂的「隔離世代」。

疫情壓縮公共生活,很多人會出現較高的壓力、憂鬱與焦慮情緒。緊接著2003SARS後的2004年,香港的離婚率比2002 年提高了21%。是否疫情讓人看清婚姻現實?還是有其他原因?疫情減少人際接觸,小家庭們於是回到了一個較為「原始」的狀態,有人評論這場疫情讓西方社會的家庭回到了1950年代的樣貌。似乎不見得全是壞事。 

 


背負「日本唯一零確診縣」!為了維護亮眼成績,當地居民「壓力爆表」:絕對不要回來...

本文節錄:【戰疫浮生錄:新冠病毒威震八方的省思】一書/時報出版

 

作者簡介
 
壺里
 
醫師兼作家,目睹新冠病毒掀起一場世界大戰,人類因它封城、鎖國。有人病死,有人餓死,卻沒有人光榮地戰死。筆者雖幸運地躲過浩劫,沒有親臨現場,只能仿效柏楊當年用鄧克保的筆名寫下《異域》這本書一樣,在戰事未了,封城堪比日月長時,以「壺里」為筆名自命,並廣搜資料、彙集成書,盼所摘取的內容仍足以令人反省和病毒共存之道,照映人性光輝的一面。

相關推薦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輯部 報導/黃慧玫 圖片設計/Kato 諮詢專家/萬芳醫院眼科主治醫師 江明璇 睫毛倒插不是年輕人或小朋友的專利,因為睫毛倒插問題而至眼科求診的老人家真是不少。依萬芳醫院眼科主治醫師江明璇觀察,門診約有1至2成的長者會出現睫毛倒插的問題。 而這些長者年輕時並沒有...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首批供醫事人員開打的AZ疫苗,最新接種人數為1萬2605人次,似乎接種意願不若預期,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31)日就宣布自4月6日起擴大開放接種對象,強調此舉「是要物盡其用」、「不要浪費掉」。另外,指揮中心也首度揭露目前接種AZ疫苗者最常見的不良反應...

閱讀詳情 »

掉頭髮或是禿頭會讓人非常焦慮,坊間充斥著各式生髮產品與養髮療程,往往髮友們會燃起一線生機,想說試試看能不能把萎縮的毛囊再救回來,但是你知道哪些是真正有效的嗎?本篇文章謝宗廷醫師將會詳細替你解答!   生髮形式大不同,葫蘆裡賣的同是一種藥! 對於雄性禿患者來說,除了植髮手術之外,目前的主流治...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 癌症連續38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首位,根據國健署癌症登記資料顯示,2017年癌症發生人數已高達11萬1684人,相較2016年發生人數新增5852人,平均每4分42秒就有一人罹癌。台灣癌症基金會不只提供癌友在治療和照護上的關懷與服務,更長期提供癌友「醫療級假髮」免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