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首曝光!國人接種AZ疫苗兩大症狀最多 7.8%第一天不適到無法工作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首批供醫事人員開打的AZ疫苗,最新接種人數為1萬2605人次,似乎接種意願不若預期,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31)日就宣布自4月6日起擴大開放接種對象,強調此舉「是要物盡其用」、「不要浪費掉」。另外,指揮中心也首度揭露目前接種AZ疫苗者最常見的不良反應就是「注射部位疼痛」與「疲倦」。

陳時中是在下午例行疫情記者會上親自宣布自4月6日起,進一步開放執業登記醫事人員、醫療院所非醫事人員、集中檢疫所人員等接種計畫所列第一類實施對象也能接種AZ疫苗。

不過,面對媒體追問如何評估第一階段開打情形?是否認為接種意願不高?陳時中則低調以對,僅強調針對疫苗,有需要打的人跟想要打的人兩種,目前就是希望把疫苗物盡其用、不要浪費掉,因此會視狀況逐步開放。

另一方面,指揮中心也透過疾管家V-Watch系統針對接種者進行健康狀況的追蹤,目前已經有6528人自願參與健康回報與追蹤,約占目前累計接種人次的59.9%。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也揭露目前國內接種者最常見的症狀前二名就是「注射部位疼痛」與「疲倦」,且可能持續多日;另外,發冷、頭痛、自覺體溫偏高等症狀則常出現於第一天與第二天;注射部位腫脹、硬塊與發紅等則容易紀錄在第四天至第七天的健康回報中。

莊人祥指出,發燒到38度以上者,發生比率則約4分之1,但大多發生在接種後二至三天內;而回報接種後不適到無法工作者,多發生在第一天與第二天的健康回報,以第一天與第二天的影響較嚴重,發生比率約6到8%,第一天回報不適到無法工作者約7.8%,但到第三天就只剩下3%多。

首曝光!國人接種AZ疫苗兩大症狀最多 7.8 第一天不適到無法工作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美國返台7旬翁「在台活動已2個半月」 出境前一刻才被發現確診

必看!清明連假掃墓出遊「防疫規定」是這樣 亂摘口罩最重罰1.5萬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3月22日開打新冠疫苗以來,從疫苗不足到現在可能打不完,要鼓勵大家催種,究竟哪一個年齡層最聽話?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4)日公布最新統計,國內疫苗接種人口涵蓋率第2劑已經逼近5成(49.81%),其中打第一劑最躍踴的是年輕人,18到29歲接種率高...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判讀血液疾病「骨髓抹片」扮演重要角色,但傳統倚賴人工閱片,費時費工,有時候甚至全依賴醫師憑感覺、靠經驗,台大醫院今(24)日宣布,自行研發「骨髓抹片AI分類計數」技術,獨步全球,已獲衛生福利部與歐盟CE核准,取得智慧醫材許可證,是該領域全球首例同時獲兩地認證的AI醫材...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大腸也能裝支裝!62歲的郭先生近期出現一連串異狀,不但排便習慣改變,還腹脹、腹絞痛及解血便,到診所就醫,服用藥物後症狀未見改善,這才到大醫院進一步檢查,沒想到經腹部X光、電腦斷層及大腸鏡一系列檢查下來,竟是大腸腫瘤合併腸阻塞,在腸道嚴重腫脹、無法立即手術之下,醫療團隊...

閱讀詳情 »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編輯部進行健康檢查時,聽到身體可能出現異常陰影或是不明腫塊時,心臟都會一緊,擔心是什麼不好的東西,其實腫瘤是一個統稱,是一群不受控制和過度生長的異常細胞,這些細胞形成了塊狀或實體團塊,而腫瘤又可分為良性或癌性(惡性),一般而言大多數的癌症都會形成腫瘤。良性腫瘤-不會擴...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