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胰島素控血糖猶未晚 該打不打才慘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糖尿病已是現代人的文明病,目前第二型糖尿病的治療方式有口服藥及注射胰島素兩種,但不少患者都拒絕注射胰島素,其中最大原因是誤以為「打胰島素後,接下來就要開始洗腎,或腳就會截肢…」;其實,血糖控制不良,才會引發糖尿病腎病變、傷口癒合不良而要截肢等併發症的發生。

糖尿病衛教師許蕙纓指出,糖尿病的發生是因為人體的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身體對胰島素利用不佳,而使血糖增高;當血糖控制不佳時,就會產生許多糖尿病的合併症;所以,糖尿病沒有控制好,就會產生許多影響到生命及生活品質的併發症。

為了控制好血糖,最先會使用口服藥,但口服藥控制不佳時,醫師就會開始建議施打胰島素,若配合醫師的囑咐按時且正確地用藥,血糖是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

既然糖尿病是因為胰島素分泌不足引起的,那麼直接注射胰島素把不足的量補足是最佳的治療方式,但並非人人可接受。許蕙纓指出,注射胰島素的適應症包括:第一型糖尿病,胰臟分泌胰島素功能已完全或部分喪失、第二型糖尿病,口服降血糖藥物治療失效者、妊娠糖尿病無法單獨使用飲食控制血糖時、高血糖急症、肝腎功能不全、手術或發炎以及願意接受胰島素治療的患者。

許蕙纓表示,病患仍有選擇治療方式的自主權,所以就算病情到了需要打胰島素的時候,仍會有病患拒絕,若導致長期血糖控制不佳,就會出現併發症,等到病患察覺到身體變化,不得不施打胰島素時,常為時已晚,腎臟病變、心臟血管疾病、足部病變等都發生,只好洗腎或截肢等;所以,胰島素並非導致洗腎、截肢的主因,而是胰島素用得太晚,血糖控制不佳所產生的併發症引起的。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0707

相關推薦

【NOW健康 楊芷晴/新北報導】婦女於45至55歲逐漸進入更年期後,卵巢功能衰退、女性荷爾蒙分泌減少,面對更年期的來臨,排卵周期性也逐漸進入尾聲,根據醫學統計,約8成女性會產生一些更年期不適的症狀,稱為更年期症候群。然而,日本醫學專家指出,許多找不出原因的頭暈、肩頸僵硬等問題,或是停經前後發病機率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國產學名藥符合全球最嚴謹規範 降低健保支出有分量新冠肺炎初期,衛福部超前部署,在國產製藥協力下,穩定防疫酒精及第二原料藥物供應。而台灣學名藥製藥水平早已和國際接軌,比日、韓等國更早於2013年獲得PIC/S 認證,符合全球最嚴謹的製藥規範,不僅藥物品質優良,更在降低健保...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停經後的婦女除了更年期的症狀,最大的危機就是骨質疏鬆。82歲的李奶奶,早上起床後穿褲子,啪的一聲,大腿就骨折了,只能開刀治療,慢慢復原。分享該案例的長庚醫院名譽院長黃國恩醫師,同時為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與台灣更年期醫學會創會理事長,為此領域專家,他表示,停經後婦女骨質...

閱讀詳情 »

雞精是長久以來抗疲勞、提升免疫的保健飲品,滴雞精的醇韻口感更深受消費者喜歡! 不過,從市場攤販自己滴煉到大品牌,市面上已經超過10家滴雞精品牌,這些滴雞精都有功效嗎?玲瑯滿目的滴雞精又該認明哪些成分呢?這次營養師就要來解密滴雞精的成分與功效,教你怎麼挑才對! 專欄目錄 滴雞精的支鏈胺基酸能對抗疲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