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胰島素濃度增加 大腸癌風險上升

胰島素濃度增加 大腸癌風險上升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一般人以為肥胖、體重過重的人才會得大腸癌,事實上,身材纖瘦的人如果胰島素濃度增加,同樣面臨大腸癌威脅。歐洲一項研究發現,無論一個人身材肥胖或纖瘦,只要胰島素濃度異常增加,大腸癌風險就會上升。

胰島素濃度上升 增加大腸癌風險
研究學者認為,胰島素濃度上升,之所以會造成大腸癌風險增加,可能與飲食習慣、靜態生活型態有關。此研究成果已發表於〈公共科學圖書館-醫學〉期刊(PLOS Medicine)。研究學者指出,監測血液中的胰島素濃度變化,或許可以幫助了解哪些人較容易罹患大腸癌,這樣才能早期發現、盡早展開治療。

胰島素增生因子 扮演重要角色
台灣腸癌病友協會榮譽理事長暨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外科部副部長王輝明表示,過去研究顯示,胰島素增生因子1、胰島素增生因子2,的確與大腸癌風險很有關聯性,因此糖尿病、新陳代謝症候群等疾病也都與大腸癌有關。

王輝明醫師指出,無論是糖尿病、新陳代謝症候群,還是大腸癌,身體都會產生慢性發炎反應。以糖尿病患者來說,糖尿病患者的細胞較不健康,免疫力也比較差,因為這多種因素,罹患大腸癌機率也比較高。

瘦的人 胰島素也會偏高
法國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研究員馬克‧剛特指出,這是首次研究發現,瘦的人若胰島素濃度上升,大腸癌風險會增加,肥胖的人也一樣。眾所皆知,肥胖是重要的大腸癌風險因子。的確,肥胖者較容易出現胰島素偏高現象,而瘦的人較少出現這種問題;目前並不知道瘦的人為何也會胰島素濃度偏高,可能與飲食、少運動、靜態生活習慣有關。

五大族群 多注意大腸癌威脅
王輝明醫師表示,有五大族群較容易發生大腸癌,分別是:高動物性飲食、肥胖、抽菸、喝酒,以及生活方式一成不變。想預防大腸癌,定期接受大腸癌篩檢很重要。透過大腸癌篩檢,才能盡早發現病灶,早期發現,也才能早期治療、提高存活機率。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921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毛髮多寡常會影響一個人的自信心,男性最在乎落腮鬍,女生則關心腋下、上臂毛、下腿毛,以及私密處比基尼線的體毛,擔心「雜草叢生」不好看,希望除之而後快。雖然,身體任何部位的毛髮都可以去除,但是要完全去除體毛不再長,還真是不容易啊!非侵入除毛五方式 除毛膏效期短皮膚科診所院長...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以下簡稱新冠病毒)爆發全球大流行,台灣雖然疫情趨緩,也於6月7日起大解封,但今後如何防止第2波疫情流行再起,依舊是難解的未知數。然而,在全球各國陸續推行解禁措施後,現行最可靠的防護,除了勤洗手與保持社交距離,就是努力讓自己提升免疫...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近來的社會事件再次讓思覺失調症受到矚目,醫師擔憂疫情成為病友不願就醫的藉口,而大眾對於病友的不理解更可能加重病友焦慮與拒絕承認的情況。病友協會這陣子也觀察到許多病友因為疫情關係放無薪假,少了規律的上下班作息,白天活動量降低,思考能力、體力也會跟著下降,造成許多病友晚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64歲張先生,有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冠狀動脈阻塞進行過心導管支架置放,還有慢性腎臟病、感染等多重疾病,去年8月因下肢痠痛不適,敷用不明草藥治療,不慎引起下肢感染之問題,另至他處治療一個月,下肢仍持續發黑未獲改善,後續進行了右腳中趾截肢後,傷口一直癒合不佳。偶然看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