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胸悶、胸痛是什麼原因造成? 胃食道逆流也會造成心臟負荷? 心跳超過「X下」就是心律不整?

潮健康/編輯部


胸悶 胸痛是什麼原因造成? 胃食道逆流也會造成心臟負荷? 心跳超過「X下」就是心律不整?

時常胸悶、胸痛是什麼原因?  年輕人飲食不正常也會心律不整?

近期不少民眾因打完疫苗後,突然有胸悶、心悸等症狀,擔憂與副作用或心臟疾病有關,尋求心臟科看診的比例有所增加。國泰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陳玠宇醫師表示,若胸悶或心悸情節嚴重、且先前尚未發生過任何相關症狀,前往心臟科就診檢查有其必要。

陳玠宇醫師認為,年輕族群無任何三高風險因子、心血管疾病家族史,也沒有抽菸、肥胖等問題,單純胸悶症狀可能是良性心律不整發作,多休息、多喝水即可改善。醫師指出,年輕人心臟不適以「二尖瓣膜脫垂」最為常見,尤其以年輕女性為好發族群。主要症狀為偶發性的情緒問題、睡眠不良造成的心血管病症。此外,胃食道逆流也會引起心臟的不舒服,醫學上稱為「胃心症」,在心臟科門診中並不少見。

陳玠宇醫師強調,生活中或多或少會有心律不整的情況,需觀察發作頻率為何,有些人情緒起伏過大,就會產生心律不整;而有些人是攝取刺激飲食,例如濃度過高的咖啡或茶,茶鹼和咖啡因濃度太高也可能引發症狀。另外,吃得太辣、太鹹、太油也可能導致心律不整發作。

胸悶 胸痛是什麼原因造成? 胃食道逆流也會造成心臟負荷? 心跳超過「X下」就是心律不整?

胸悶、胸痛該前往哪些科別就診? 醫師籲:症狀變嚴重就快就醫

陳玠宇醫師表示,胸悶症狀牽涉層面相當廣泛,若不知道自己要看哪一科較為合適,可先至家醫科做鑑別診斷,若無法解決症狀,則再尋求次專科做協助。比如胃食道逆流所導致的胸悶症狀,即會轉至腸胃科,透過胃鏡檢查是否為胃潰瘍、或幽門桿菌感染。因此,胸悶、胸痛不見得就是心臟相關問題。

該如何判斷心臟是否出現病灶?陳玠宇醫師表示,病患若至心臟科掛號,會先進行血壓量測。若血壓數值正常,心電圖、照X光檢查結果皆無大礙,聽診上也無心雜音或心律不整發生,則很有可能是其他器官出問題的機率較大。

若胸悶症狀漸趨頻繁,一週發生2-3次以上、甚至一天內就發作2-3次,必須立即就醫,否則可能危及性命之虞。陳玠宇醫師呼籲,症狀愈發強烈時千萬不可強忍,如知名演員龍劭華在拍戲時已有症狀,未及時就醫而猝逝。當症狀的強度愈強、頻率愈頻繁,甚至還合併其他症狀,像是頭暈、冒冷汗、喘息,就要盡快就醫。
 

經常喘是心血管疾病徵兆?很多人其實是慢性貧血?

陳玠宇醫師表示,生活上發生喘或呼吸困難,牽涉層面相當廣泛。有可能為肺活量不足,也可能是「慢性貧血」問題。若有相關疑慮,可先至心臟內科尋求醫師協助,針對否有心血管疾病風險做進一步判定。
 
若檢測結果與心血管無關,即可能是抽菸引起的肺氣腫,或是肺纖維化、貧血等問題;其中年輕女性容易因為月經量過大、鐵質攝取不足造成缺鐵性貧血,與喘和缺氧有一定程度關聯性。


胸悶 胸痛是什麼原因造成? 胃食道逆流也會造成心臟負荷? 心跳超過「X下」就是心律不整?

心悸最嚴重恐「心室頻脈」?  如何自我判斷心率心跳是否正常?

陳玠宇醫師說明,民眾雖能感覺到心悸,卻往往無法判別心律不整的型態為何,要進一步靠心電圖的診斷才有辦法確認。基本上,最惡性的心律不整稱為「心室頻脈」,即為心室中產生不穩定的心律不整所導致;第二類則為「心房顫動」,病患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度相對較高。若只是單純的心房早發收縮,大部分與個人飲食狀況有關,例如攝取過量含茶鹼、咖啡因類的飲食。
 
若民眾無法辨別心悸種類,除了透過24小時心電圖做鑑別與判斷,「穿戴式裝置」是較為簡易的鑑別參考。陳玠宇醫師表示,若穿戴式裝置中,心率數字顯示高於「最大運動心律(220-年紀)」,即為心律不整症狀。穿戴式裝置可以即時就心悸的部分作量測,之後帶來門診給醫師做病情判斷,也有所幫助。
 
陳玠宇醫師補充,雖然現在有很多心律手錶或醫療紀錄儀器有類似功能,若本身沒有穿戴裝置做輔助,可透過量測心跳速率初步判斷。正常人的心跳次數,1分鐘為是60至100下,若心跳跳得過慢、過快或不規律,基本上都是心律不整的表現。
 
 

相關推薦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健保一年用量500多萬粒的抗精神病藥理思必妥(Risperdal),在美國因導致馬里蘭州一名男性乳房增大,卻未註明此一副作用,遭費城陪審團裁決需賠償80億美元,不過,在台灣,食藥署今(9)日表示,該藥品在國內的仿單早有特別提醒「男...

閱讀詳情 »

▲疾管署防疫人員前往台南市仁德區本土登革熱個案東區工作地周邊查核病媒孳生源。(照/疾管署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繼成大校園爆發登革病毒第三型的登革熱群聚之後,疾管署今(9)日公布台南市再新增1例本土登革熱病例,該名仁德區仁愛里20多歲男性,確診感染的是登革病毒第二型,警訊是,按照過去...

閱讀詳情 »

諮詢專家/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口腔醫學科主任賴智信牙齒咬合不正與遺傳有關正常情況下,牙齒咬合時,上下排的牙齒應是密合排列。牙齒咬合不正除了與先天的基因遺傳有關外,後天因素如用口呼吸或口腔不良習慣,容易導致上排或下排牙齒凸出;或是有齲齒、牙周病等,也容易造成牙齒間縫隙過大、甚至缺牙等情形,都可能影...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坐月子有些傳統觀念未必符合現代人!30歲的邱太太在生第一胎時,在家坐月子,從中藥房買了生化湯,並吃了快1個月的麻油湯品,卻覺得體質變得比以前燥熱,容易便秘、口乾舌燥,讓即將迎接第二胎的她,現在想到坐月子就心驚。中醫師強調,產後調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