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冬天吃鍋、泡溫泉對心臟負荷超大? 早起運動更容易罹患心悸? 醫師:有家族史要小心「3大地雷」

潮健康/編輯部

冬天吃鍋 泡溫泉對心臟負荷超大? 早起運動更容易罹患心悸? 醫師:有家族史要小心「3大地雷」

年末吃鍋將提升心血管疾病風險?  醫師:1星期吃超過4次太危險!

年末聚會,民眾喜歡相約吃火鍋、泡溫泉或小酌一番,要當心升高心血管問題甚至急性發作風險。國泰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陳玠宇醫師表示,火鍋大餐隱含的高熱量,會使膽固醇上升,若有家族病史,則可能進而讓血壓飆高、甚至造成心肌梗塞發生的風險增加。

陳玠宇醫師認為,如麻油雞、薑母鴨等食補料理,湯底用大骨熬煮,並添加大量的鹽和油脂,產生高含量的「普林」,是造成膽固醇、三酸甘油脂過高,甚至罹患痛風的因素之一。過量攝取可能觸發急性心血管疾病發作,如高血壓、心肌梗塞等。

民眾吃火鍋時不可或缺的醬料,同樣也是招致心血管疾病的「地雷飲食」。陳玠宇醫師表示,沙茶醬、醬油等佐料的鈉含量過高,過量攝取本就對腎臟不利,還可能使心血管受到影響。

此外,食用高糖分的飲料、冰淇淋;或過於辛辣的食物、湯底,容易使身體快速脫水。陳玠宇醫師表示,甜飲與甜食會讓身體產生「高滲透壓」,既無法發揮止渴作用,還會拉高心血管負荷。提醒若有心血管相關家族史,或本身膽固醇過高,每星期還是狂吃3-4次鍋物,在冬季發生相關併發症的機率恐大幅增加。


冬天吃鍋 泡溫泉對心臟負荷超大? 早起運動更容易罹患心悸? 醫師:有家族史要小心「3大地雷」

冬天泡湯血管收縮加大?  泡錯姿勢會增加心率不整風險?

除了飲食習慣不佳可能導致心血管事件發生,陳玠宇醫師表示,在環境溫差極大的情況下,心血管疾病患者更要有所警覺。例如民眾喜歡在寒流來襲時「泡湯」,沸熱的溫泉與環境氣溫溫差極大,一旦驟然起身,恐使血管在短時間內過度擴張和收縮,導致暈厥、姿勢性低血壓發生。

陳玠宇醫師建議,若有相關心血管問題,泡溫泉時心臟應「高於水面」,避免心臟周邊血管產生劇烈變化,造成突發性的心悸或心律不整。此外,若需定時服用血壓藥,宜在服藥後的1-2小時再進行泡湯動作,以免產生低血壓的狀況。


冬天吃鍋 泡溫泉對心臟負荷超大? 早起運動更容易罹患心悸? 醫師:有家族史要小心「3大地雷」

冬天「清晨慢跑」先不要?  「溫差過大」是心臟衰竭元凶!?

陳玠宇醫師指出,冬季清晨氣溫為一天中的最低點,也是溫度變化最劇烈的時候。有些長者喜歡特地早起外出跑步、鍛鍊,身體將承受極大的溫差變化,也會加重運動當下的負荷;因此並不建議有嚴重心律不整、心臟衰竭、心血管阻塞的病患在一大清早出門運動。陳玠宇醫師表示,可在中午前、清晨後做運動,氣溫相對穩定;且路上行人變多,發生緊急狀況也較有求助機會。

最後,陳玠宇醫師提醒,在冬季氣溫較低或寒流來襲時,保暖動作相當重要。12月至2月期間正值聖誕節、跨年和農曆新年等節慶,出門旅遊或逛街時,白天氣溫較高,會容易忽略攜帶外套;到傍晚時氣溫驟降,心臟的負荷就會加重。所以常外出的族群要記得隨身攜帶保暖的物件。年長者應避免在上午就添加過多衣物引起脫水,注意天熱時脫、天冷時穿即可。

 

你可能有興趣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產疫苗最新進度又有好消息!食藥署今(29)日宣布有條件核准聯亞生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COVID-19候選疫苗的第二期臨床試驗計畫,只要聯亞補齊尚缺的疫苗檢驗報告書等技術性資料,就可以開打在人體之上,成為國內3家投入國產疫苗廠商中第2家進入二期者。食藥署也透露,率先進入...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預防腸癌上身,只盯緊飲食還不夠!國健署今(29)日提醒,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約有多達4分之1(21到25%)的大腸癌可歸因於身體活動不足,過去這一整年來,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降低民眾外出活動的意願,可能增加罹患大腸癌的風險。 不良的飲食習慣,眾所皆知是大...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依據內政部統計,台灣去年新生兒人數僅16.5萬人,創歷年新低,死亡人數為17.3萬人,死亡人數超過出生人數,人口首度負成長。至於出生率最高的縣市,由彰化縣奪冠,彰化縣從2019年的第三名,到以9.53%躍升2020年冠軍,彰化基督教醫院位於出生數最多的縣市,對於新生命...

閱讀詳情 »

記者李訢愷/台北報導 近年來,社會上的自我傷害事件頻傳,看到許多不同年齡層的自我傷害案件,尤其是青少年自我傷害的消息,經媒體報導之後,總會引起社會大眾、學校以及政府單位的震驚與關切。青少年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是國家未來的希望,為何在生命剛起步的時候就選擇以自我傷害做為結束生命呢?是值得我們關心與重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