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胸背一陣劇烈撕痛突襲來 當心要命主動脈剝離

▲急性主動脈剝離就如同體內的一顆不定時炸彈。(照/萬芳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胸背部突然劇烈撕痛來襲,可能要命!70歲的林先生平常生活正常,也沒有三高慢性疾病問題,上個月中卻在吃過早餐之後,胸背部一陣劇烈疼痛,坐立難安,被緊急送到急診,經過X光、心電圖及電腦斷層一連串檢查,確認是高度危險的心血管急症主動脈剝離,歷經長達14個小時緊急手術,這才保住一命。

還好幸運能夠在病發最短時間內就醫,萬芳醫院副院長、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施俊哲點出林先生之所以能夠挽回寶貴生命的關鍵。

施俊哲形容,急性主動脈剝離就如同體內的一顆不定時炸彈,如果未能迅速就醫,有一半以上的病人會在病發後48小時內死亡,嚴重時甚至會猝死。急性主動脈剝離目前仍是心血管疾病最大挑戰之一,每年奪走許多性命,包括不少青壯年人。

根據統計,主動脈剝離發生率在台灣遠高於西方國家,以50到70歲男性居多,約為女性的2倍;臨床觀察也發現,近年來由於生活型態、飲食習慣及工作環境壓力,主動脈剝離有逐年年輕化趨勢。

施俊哲指出,主動脈剝離除因血管破裂直接致死之外,極有可能因假腔血流壓迫真腔血流導致各個器官缺血,因此,病人的臨床症狀會隨著剝離的位置、範圍而千變萬化,而造成主動脈剝離的原因,高血壓控制不好是最常見的誘發因素,其他還包括:先天性主動脈狹窄、先天性主動脈畸形、心臟手術後遺症、馬凡氏症候群及胸部外傷等。

治療主動脈剝離,依病情不同有不同治療,若是A型的心臟主動脈根部撕裂引發急性主動脈剝離,必須立即進行手術治療;而B型的主動脈剝離是主動脈破口在弓部遠端,此時可以用藥物治療,但如果發生併發症,動脈主要分支阻塞造成器官缺血,持續嚴重高血壓或疼痛、肢體缺血、內臟器官缺血壞死、範圍擴大,形成動脈瘤或破裂時,則須改採手術。

施俊哲提醒,動脈剝離痊癒的患者,仍一定要控制良好血壓,避免三高,同時戒菸並禁止劇烈運動,維持規律生活,才能避免主動脈剝離的威脅。

照片來源:萬芳醫院提供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近期疫情嚴峻,許多行業受到波及而停業,昨(31)日立法院3讀通過紓困條例,基隆市長林右昌宣布,將射出「協助勞工的3支箭」,其中包括安心即時上工、安心就業計畫以及充電再出發訓練計畫。在「安心即時上工」方面,林右昌表示,市府將釋出短期工作職缺,只要基隆市民本身有勞保或就業保險的紀錄,就能到就業服務中心登...

閱讀詳情 »

國產高端疫苗爭議方興未艾,不僅遭質疑未完成臨床第三期試驗,還被有心人士操作「政務人員炒股」。前台大醫院院長李源德教授在臉書上痛批,「疫苗接種有社會正義、公平及公正,不能強勢把持,特別搖旗吶喊,充當敵人的棋子!我憤怒了!」連日來,高端疫苗遭攻擊未完成臨床第三期試驗。陳時中昨天在疫情記者會上,比較歐美4...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死亡人數持續增加!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日公布國內新增267例新冠肺炎確定病例,分別為262例本土個案及5例境外移入個案;另有校正回歸本土個案65例,總計332例。而確診個案中又新增13例死亡,讓這一波疫情3周以來已累計害命125人了。陳時中說,目前篩檢塞車數...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王聿瀠 李文成 羅偉哲/台北報導 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拼七十二小時之內送件申請買疫苗,出動夫人曾馨瑩代勞,中午已經把八大項文件通通送進食藥署。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日下午在疫情記者會上首度回應,開口就是「謝謝郭台銘先生非常積極的辦理這事情」,陳時中表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