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胸背突發劇痛 恐是主動脈剝離

胸背突發劇痛 恐是主動脈剝離

萬芳醫院副院長施俊哲醫師。(圖/萬芳醫院提供)

 

優傳媒採訪中心/綜合報導

70歲林先生平日生活正常,無三高疾病,上個月中在家吃過早餐後,突然感到胸背部劇烈疼痛,坐立難安,家人緊急送至急診就醫,經過胸部X光、心電圖及電腦斷層一連串檢查,確認病人是高度危險的心血管急症主動脈剝離,立即安排緊急手術,經過長達14小時開刀,切開胸部,切除胸主動脈剝離病灶,置換人工血管並在加護病房觀察一周,目前已逐漸康復。

 

萬芳醫院副院長、心臟血管外科醫師施俊哲指出,該患者「很幸運」能夠在病發最短時間內就醫,挽回寶貴生命。因為急性主動脈剝離就如同體內有一顆不定時炸彈,一旦發生若未能迅速就醫,一半以上的病人會在病發後48小時內死亡,嚴重時甚至會猝死。因此,這個急症目前仍是心血管最大挑戰的疾病之一,每年奪走許多人性命,其中包括很多青壯年人。

 

施俊哲表示,在台灣主動脈剝離發生率遠高於西方國家,以50-70歲男性居多,約為女性的兩倍。近年來,因為生活型態、飲食習慣及工作環境壓力,主動脈剝離的年輕化也逐年增加。

 

施俊哲強調,主動脈剝離除因血管破裂直接致死外,極有可能因假腔血流壓迫真腔血流導致各個器官缺血;因此,病人的臨床症狀會隨著剝離的位置、範圍而千變萬化。

 

高血壓控制不好是造成主動脈剝離最常誘發的因素,另外,還包括先天性主動脈狹窄、先天性主動脈畸形、心臟手術後遺症、馬凡氏症候群及胸部外傷等。

 

施俊哲說,針對主動脈剝離的治療,依病情不同而有不同的方式。如果是A型的心臟主動脈根部撕裂引發急性主動脈剝離,必須立即進行手術治療;另外,B型的主動脈剝離是主動脈破口在弓部遠端,此時可以用藥物治療,但是如果有併發症發生,動脈主要分支阻塞而造成器官缺血,持續嚴重高血壓或疼痛、肢體缺血、內臟器官缺血壞死、剝離範圍擴大,形成動脈瘤或破裂時,則須改採手術。

 

對於動脈剝離痊癒的患者,施俊哲醫師建議,一定要控制良好血壓,避免三高,同時戒菸並禁止劇烈運動,維持規律生活,才能減少主動脈再次剝離的威脅。

相關推薦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日公布國內新增372例本土COVID-19確定病例,另有校正回歸本土個案177例,總計549例,其中基隆市今日再新增18例。有鑑於近期各縣市照護機構、洗腎診所發生群聚個案頻傳,基隆市長林右昌擬定「洗腎診所加強版管理準則」,藉此降低相關機構的群聚感染風險。林右昌表示,在「洗...

閱讀詳情 »

北市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今凌晨發生確診者落跑的事件,71歲確診陳男在家隔離時因失眠到聯醫仁愛院區就醫,院方安排在組合屋觀察突然情緒激動,拿拐杖破壞組合屋玻璃,在經過警方制止,醫師給予藥物後,今上午9時,陳男未經同意擅自離院,調查後發現陳男是通緝犯,警方派員搜查,陳男已於今下午追捕到案。副指揮官陳宗彥表示...

閱讀詳情 »

國內疫情升溫,全台仍維持第三級警戒,如何做好人流管制成為防疫的一大重點。疫情指揮中心今下午召開記者會,經濟部常務次長林全能說明,夜市、傳統市場安心採買守則,包括落實「市場減少出入口,落實實聯制分流管制」、「全程佩戴口罩,維持社交距離」,以及「飲食外帶、禁止試吃、熟食攤有遮罩」,希望透過強化分流方式,...

閱讀詳情 »

北市信義區上週才爆出長照養護機構群聚感染事件,台北市長柯文哲昨宣布要調整疫苗施打順序,將長照機構照護人員列入優先施打的名單。今天又爆新北市土城某養護中心發生群聚感染,已知1人染疫後,另25人快篩陽性,緊急清空安置。陳時中表示,疫情對於老年人健康威脅較大,現已在擬定將老年人接種順序提前的計畫。北市上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