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胸腹全內視鏡手術 治癒食道癌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近年來,食道癌有日益增加和年輕化的趨勢,有別於以往食道癌多半發生在中老年人身上,現在未滿50歲的壯年人口也是食道癌的好發族群。一名年近50歲的男性,因吃飯時總覺得吞嚥不順、喉嚨有異物感,加上體重減輕2公斤而就醫。經耳鼻喉科醫師檢查,喉嚨並無異狀;一直到轉診至腸胃內科,才從胃鏡檢查及病理切片檢查,確診罹患食道癌。

新竹馬偕醫院放射腫瘤科醫師陳文科表示,早期食道癌以手術切除為主,而中、晚期食道癌,必須同時接受手術、放射及化學合併治療;也就是先以放射治療合併化學治療,縮小腫瘤以後,再以手術切除。

新竹馬偕醫院胸腔外科主任陳百璽進一步說明,傳統上食道癌的手術必須在胸腔及腹部分別劃開約20公分的傷口,以利手術進行食道切除及食道重建。但也因傷口較大,不僅術後病患必須忍受胸腔及腹部傷口同時帶來的痛苦,也較容易產生併發症。

如今,隨著內視鏡器械和醫療技術的進步,已可將傳統手術的操作方式,改為使用內視鏡來完成。此外,由於內視鏡手術的傷口小,病患在術後也比較不會感到劇烈疼痛。一般患者以「胸、腹全內視鏡手術」進行食道腫瘤切除及食道重建手術,術後第10天就可以順利出院,不但住院時間明顯縮短,還能更有效減少併發症的產生,大幅提升病人的生活品質和腫瘤治癒的機會。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1427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目前正值全台血荒,全台的血液安全存量不到五天,台北捐血中心呼籲民眾,踴躍挽袖奉獻熱血。然而,有許多人對於捐血都有許多迷思與疑問,台北捐血中心謝輝和醫師一一為你來解惑。有人說捐血就是失血,捐血後一定要進補嗎?謝輝和醫師表示,捐血雖然是將血液抽出至體外,但一次抽出血量有一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現代人愈來愈晚婚,等到想懷孕時,只能藉由人工生殖治療,如人工授精或試管嬰兒;但根據醫師診間觀察發現,不少患者因為注射劑量過高的排卵針,而出現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反而容易造成懷孕失敗。一名35歲婦女求子心切,去年接受人工授精,短時間內注射高劑量排卵針,結果卻出現卵巢過度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義輝報導)臨床上,心臟需植入性電子儀器輔助的患者有逐漸增加的趨勢,其實儀器具有基本防護屏障,但仍有些電子裝置因容易產生電磁場,就恐會影響植入性儀器運作;彰化員榮醫院心導管中心技術長張宏嘉指出,這種現象又稱為電磁干擾,嚴重時恐會昏厥死亡。電磁場太靠近植入式儀器,就有可能會使儀器誤判...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70歲老太太,一個月以來陸續出現血尿現象,但因不會疼痛,因此不以為意,直到某次去附近診所驗尿,醫師發現有感染,且合併尿液有潛血反應;但這位老太太在服用兩周藥物後,卻遲遲未改善,因此去大醫院求診,進一步檢查,才發現老太太的膀胱前壁有一個直徑約2公分腫瘤。醫師先透過驗尿...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