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能擺脫過敏體質了!台大參與跨國研究新藥 嚴重異位性皮膚炎免打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嚴重搔癢、紅腫發炎、脫屑,甚至抓到流水、流湯,異位性皮膚炎是最常見的慢性皮膚發炎疾病,全球兒童的盛行率約1到2成,正是一般人口中的「過敏體質」,影響生活品質甚鉅,而台大醫院今(29)日發表其參與最新跨國研究成果,找到劃時代口服新藥,免打針,效果還優於現有的生物製劑,成果登上國際知名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這一項跨國研究,是由全球18個國家共同執行第三期新藥臨床試驗,收案838人,台灣由台大醫院參與、收案16人,台大醫學院皮膚科教授朱家瑜更掛名在作者之列。

朱家瑜表示,研究是使用最新一代口服JAK抑制劑來治療中重度的異位性皮膚炎,結果顯示,在接受連續每天口服藥物治療12周後,有高達7成的病患達到病灶分數改善75%的目標,顯著優於對照組的27%。更重要的是,也優於現有最新注射型生物製劑的58%。

異位性皮膚炎會造成病人全身嚴重搔癢、紅腫發炎、流湯、流水或乾燥脫屑;全球兒童盛行率約1到2成,成年後大約2到3%的人罹患異位性皮膚炎。在台灣,健保資料庫顯示,成人病患約有十幾萬人,其中屬於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者在1到2萬人之間。

異位性皮膚炎不只是會癢的小問題,朱家瑜指出,成人的異位性皮膚炎若持續惡化,可能造成臉部持續性紅疹、紅皮症等大困擾,不少病人感嘆受苦多年。過去大多數的異位性皮膚炎患者都要依賴長期塗抹保濕乳液,並搭配使用局部類固醇藥膏來控制病情;對於嚴重的異位性皮膚炎,過去治療則包括紫外線光療、口服免疫抑制劑等,但治療的療效均有限,且有不少副作用。

朱家瑜說,近年來醫界開始使用生物製劑治療中重度的異位性皮膚炎,病人好不容易有了一線曙光,但仍然受限於療效出現較慢,及病患必須經常打針的不方便,而新的口服新藥,一天吃一次,方便性大,開藥後只須2到3個月回診一次,也比較有效,療效增加逾1成,不過缺點是,副作用比較大,易噁心、長痘痘,也得注意不能與特定藥物併用,以免影響肝代謝。

台大醫院研究團隊強調,學界普遍認為現有生物製劑治療已經是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最有效的治療,但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於2021年3月25日刊登此一突破性成果,該期刊的主編與審查者更讚賞本研究提供了最新的口服免疫藥物治療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的有效證據,並同步比較了最新藥物與現有生物製劑的療效,特別是在嚴重搔癢的抑制效果上,最新的口服藥物在治療2周後即可明顯達到顯著止癢的療效。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桃園人注意!7旬翁「送餐」送到染疫 用餐、跳舞跑遍桃園4處足跡

華航風暴擴大!再多2機師家人染疫 陳時中坦言「家庭群聚」已很久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全台防疫三級警戒延長,民眾居家上班或線上學習,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在家全天候開冷氣,導致用電量激增。消基會呼籲,政府想鼓勵民眾在家防疫,就要有最實質的配套措施,應提出水電費及上網通訊優惠方案,並減免各種規費和手續費。  國內疫情空前嚴峻,消基會指出,金管會日前邀...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疫情大爆發,特別重症病人的比率攀升,為讓病人可以早點出院,健保署今(10)日宣布全面放寬「經鼻高流量溼化氧氣治療」(HFNC)及「俯臥式擺位」(Awake prone)兩種具效益的治療方式的申報跟限制,尤其是俗稱「超人姿勢」,能減少病人呼吸器、氧氣使用時間的俯臥式...

閱讀詳情 »

▲國產疫苗能不能闖關成功,食藥署決定用中和抗體效價必須證明不劣於AZ疫苗為標準。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產疫苗研發進入最後階段,高端疫苗宣布今(10)日傍晚將針對二期臨床實驗解盲,但後續能不能開打,關鍵的緊急使用授權審查標準,食藥署也在上午揭露,其中療效評估標準,將以免疫橋接(immun...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萱 / 台北報導 隨著民眾對口腔健康意識的抬頭,重視起牙齒門面美觀,戴牙套進行齒顎矯正治療者,到處可見。但許多想要矯正的民眾,可能對於整個矯正流程不太清楚,又害怕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付錢開始矯正。當代牙科醫療體系當代明新矯正中心主任林盧佑整理矯正的完整流程,讓民眾更了解齒顎矯正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