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能擺脫過敏體質了!台大參與跨國研究新藥 嚴重異位性皮膚炎免打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嚴重搔癢、紅腫發炎、脫屑,甚至抓到流水、流湯,異位性皮膚炎是最常見的慢性皮膚發炎疾病,全球兒童的盛行率約1到2成,正是一般人口中的「過敏體質」,影響生活品質甚鉅,而台大醫院今(29)日發表其參與最新跨國研究成果,找到劃時代口服新藥,免打針,效果還優於現有的生物製劑,成果登上國際知名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這一項跨國研究,是由全球18個國家共同執行第三期新藥臨床試驗,收案838人,台灣由台大醫院參與、收案16人,台大醫學院皮膚科教授朱家瑜更掛名在作者之列。

朱家瑜表示,研究是使用最新一代口服JAK抑制劑來治療中重度的異位性皮膚炎,結果顯示,在接受連續每天口服藥物治療12周後,有高達7成的病患達到病灶分數改善75%的目標,顯著優於對照組的27%。更重要的是,也優於現有最新注射型生物製劑的58%。

異位性皮膚炎會造成病人全身嚴重搔癢、紅腫發炎、流湯、流水或乾燥脫屑;全球兒童盛行率約1到2成,成年後大約2到3%的人罹患異位性皮膚炎。在台灣,健保資料庫顯示,成人病患約有十幾萬人,其中屬於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者在1到2萬人之間。

異位性皮膚炎不只是會癢的小問題,朱家瑜指出,成人的異位性皮膚炎若持續惡化,可能造成臉部持續性紅疹、紅皮症等大困擾,不少病人感嘆受苦多年。過去大多數的異位性皮膚炎患者都要依賴長期塗抹保濕乳液,並搭配使用局部類固醇藥膏來控制病情;對於嚴重的異位性皮膚炎,過去治療則包括紫外線光療、口服免疫抑制劑等,但治療的療效均有限,且有不少副作用。

朱家瑜說,近年來醫界開始使用生物製劑治療中重度的異位性皮膚炎,病人好不容易有了一線曙光,但仍然受限於療效出現較慢,及病患必須經常打針的不方便,而新的口服新藥,一天吃一次,方便性大,開藥後只須2到3個月回診一次,也比較有效,療效增加逾1成,不過缺點是,副作用比較大,易噁心、長痘痘,也得注意不能與特定藥物併用,以免影響肝代謝。

台大醫院研究團隊強調,學界普遍認為現有生物製劑治療已經是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最有效的治療,但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於2021年3月25日刊登此一突破性成果,該期刊的主編與審查者更讚賞本研究提供了最新的口服免疫藥物治療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的有效證據,並同步比較了最新藥物與現有生物製劑的療效,特別是在嚴重搔癢的抑制效果上,最新的口服藥物在治療2周後即可明顯達到顯著止癢的療效。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桃園人注意!7旬翁「送餐」送到染疫 用餐、跳舞跑遍桃園4處足跡

華航風暴擴大!再多2機師家人染疫 陳時中坦言「家庭群聚」已很久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食道癌真是吃出來的!一名48歲女子,吃飯習慣無辣不歡,三餐的基本配備就是桌上一定準備好一罐辣椒醬,還喜歡來上一碗熱熱的湯,溫度要求要冒煙微燙口,堅持自己喜好的飲食,去年開始,時常冒出想打嗝的感覺,且喉嚨也有些微卡卡、緊鎖的感覺,一檢查上食道已經明顯病變,確診罹患早期食...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寒流一波接著一波發威,今年冬天冷得很有感,不少人外出幾乎都少不了要套上一件發熱衣褲來抵禦低溫,薄薄一件、卻有十足保暖效果的發熱衣、發熱褲近幾年來賣得極好,但皮膚科醫師卻點名,發熱衣讓皮膚溫度上升,可能引發搔癢、汗疹、黴菌感染或毛囊炎等問題,並非人人都適合。 台北市立聯...

閱讀詳情 »

為了防堵武漢肺炎疫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15日起,居家檢疫者須「1人1戶」。不過,因春節將至返台國人增加,各地防疫旅館恐供不應求。對此,交通部觀光局已請各縣市政府積極協調增加量能,並表示,目前各縣市已積極輔導業者加入增設防疫旅館中,近期已可增加近2500房。觀光局長張錫聰今天再邀集相關觀光旅館...

閱讀詳情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不斷延燒,日本今天全國確診人數飆破7700人、重症超過800人,雙雙刷新最高紀錄。日本東京今日新增2392人確診武漢肺炎,雖然沒有突破昨天的2447例,不過已連續2天確診人數都超過2千人,東京都染疫總數攀升到7萬1182例;值得一提的是,日本今天全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