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脖長2公分鵝卵石? 竟因毛母質瘤作祟

脖長2公分鵝卵石? 竟因毛母質瘤作祟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位36歲的莊先生,左頸後側長出石頭般硬塊,已持續5年之久,近期發現腫瘤有變大跡象,就診後發現,2公分的硬塊為鈣化皮下腫瘤「毛母質瘤」,屬於良性腫瘤,莊先生切除腫瘤後,復原狀況良好。安南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邱怡喬表示,毛母質瘤為罕見良性腫瘤,好發於小孩和年輕人,一般治療方式以手術切除為主,復發機率很低。

患者莊先生被脖子上的硬塊困擾已有5年,近3個月感覺硬塊有變大跡象,就診後透過檢查發現,患者左後上側頸部有一個堅硬但會移動的鈣化腫塊,長寬分別為約1.7 和1.5公分。邱怡喬醫師指出,再經口腔及內視鏡檢查後,進一步排除原發口腔癌、鼻咽癌及喉癌,斷層掃描也顯示鈣化皮下腫瘤為良性的毛母質瘤,和患者討論後,隔日即透過局部麻醉將腫瘤取出,術後傷口癒合良好、無感染。

主治醫師邱怡喬透露,毛母質瘤為罕見的良性腫瘤,是一種源自毛細胞的腫瘤,目前發病原因不明,好發族群是小孩及年輕人,男女罹患的比例為2比3。常見的好發部位是頭皮和頸部,軀幹、肢體及其他部位也可能發生,一般多為良性腫瘤,鮮少會出現癌化,占所有皮膚腫瘤的比例約為0.1%。

邱怡喬指出,目前毛母質瘤的治療方式,臨床上仍以手術治療為首選方法,切除後通常復發機率很低,僅有少數情況下,才會惡變為「毛母質癌」,病人術後期間要多休息並避免劇烈運動及擠捏磨損患處,也要注意避免沾水,以免引發感染現象。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5865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方盈絜報導)一位68歲的糖尿病住院患者,血糖值為215~320mg/Dl,醫師和營養師討論後建議患者訂購醫院提供的「治療飲食」,以有效控制病情,但患者擔心自己吃不慣醫院伙食,決定自己準備飲食,但也因此造成血糖忽高忽低難以控制。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營養室主任歐陽鍾美表示,良好的營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63歲的吳姓婦人,3年前摸到乳房有硬塊,但不以為意,直到乳頭出現分泌物、流血,才就醫檢查,結果竟然已經是乳癌第4期,而且已轉移到骨頭及淋巴,醫師告知只能活6個月;原本她不打算治療,認為活夠了,但想到兒子剛出社會,希望自己能夠活著看他成家立業,才願意接受治療,至今已多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走路就覺得腳痠、腳痛嗎?小心是周邊血管病變的警訊!根據醫師診間觀察發現,隨著現代人工作壓力、生活型態及飲食習慣改變,出現周邊血管疾病的人愈來愈多,且年齡有下降的趨勢。醫師提醒,患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腎臟病及吸菸者,都是高危險群;如果平日走路100公尺就腳痠、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登革熱疫情發燒,根據疾管署疫情統計,全台的感染人數激增至6800人,人人都害怕感染登革熱,到底該如何有效避免蚊蟲叮咬?皮膚科醫師指出,使用含有DEET、Picaridin成分的防蚊液,才能有效防止蚊蟲叮咬。 坊間防蚊液百百種,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國際醫療美容中心主任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