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不想要老年這裡痛、那裡痛,就從「這幾點」做起!

撰文/林玫妮、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不想要老年這裡痛 那裡痛,就從「這幾點」做起!

日常生活中,各種拉傷、扭傷、撞傷、挫傷等等在所難免,到了一定的年紀後,身體反應不如從前,也使得意外更容易發生,這時除了充分休息與復健之外,還有哪些應該要注意的事情呢?


避免讓自己受傷的動作

不想要老年這裡痛 那裡痛,就從「這幾點」做起!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復健科主治醫師徐瑋璟形容,要避免從事「勉強」的動作。這句話看起來很抽象,舉個例子來說,媽媽煮飯時,常一手抓炒鍋,一手提湯鍋;或是爺爺奶奶帶孫子出門,一手抱起寶貝,一手抓起沈重的包包。諸如此類讓自己感到「勉強」的動作,都應分段完成,兼顧安全與健康。
只要有點不舒服,就不要勉強自己做到那些動作,適時的休息與調養,是讓傷勢好轉的不二法門。


注意各種習慣性動作

不想要老年這裡痛 那裡痛,就從「這幾點」做起!

事實上,在日常的生活裡面,導致受傷、痠痛的原因,往往就藏在那些我們看不到的細節裡。

徐瑋璟醫師指出,例如上班族朋友常見的「板機指」,正是因為手指使用過度,造成肌腱腱鞘發炎,使手指無法伸直而彎曲如扣板機;或是每個母親難以避免的「媽媽手」,由於幫嬰兒洗澡時大拇指過度用力張開,導致肌腱受傷。患者一時不易想起,需要過一陣子或藉由他人提醒,才會發現這些藏在習慣中的傷害。

但有些動作,仍然每天都會做到,那該怎麼辦呢?

除了絕對避免任何會造成二度傷害的動作之外,徐瑋璟醫師也提醒,可以另外想一些替代的動作。例如廚師常有翻鍋的動作,長時間下來導致手腕拉傷,這時即可併用手臂的力量,防止手腕再次受到傷害。或是媽媽幫嬰兒洗澡時,提醒自己拇指併攏,用手臂的力量撐住嬰兒頭部。當然,這種傷勢因人而異,建議與復健科醫師確切商討,討論出最適合的治療方式。

【延伸閱讀】

學會這4招,擺脫惱人腰痠背痛!

五十肩救星:不費力的「開花」運動!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退休好幸福》&《退休好幸福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國內新冠疫情降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強調,雖然降級可能性很大,但不會稱「解封」,而是循序漸進滾動式檢討,地方政府可按照當地狀況,在核可範圍內調整管制強弱;另外,機場防疫遭民眾質疑,入境人流動線混亂,採檢隔間清消不及,副指揮官陳宗彥回應,詆毀機場人員努力。...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新北報導】就讀高中的鄭同學,平常熱愛游泳,每天都會下水練習,參加校隊的他,也是比賽的常勝軍。某天發現只要腰背挺直,下背出現有微微的疼痛,原先不以為意,想說休息幾天應該就會好,但反覆持續好一陣子,後來,甚至連輕輕地打個噴嚏,腰部也會有酸酸的感覺,最後嚴重到無法跟上校隊的訓練,趕快...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中報導】防疫期間也要注意保健!節令已經「入伏」,又到使用中醫傳統三伏貼的時候,臺中慈濟醫院中醫師指出,三伏貼不僅可以緩解鼻過敏、哮喘等呼吸道症狀,對婦女經期不順、痛經,及虛寒型腹脹、腹瀉症狀也有緩解效果。疫情「微」解封,防疫也別忘記調節身體的免疫功能。 「三伏天」是自然界陽氣...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嘉義報導】COVID-19疫情提升到三級警戒已經1個多月,陸續有出現焦慮與憂鬱的民眾到醫院求診。大林慈濟醫院中醫部建議民眾收斂心智、正向思考,藉由個人興趣、運動來紓解心中鬱悶。 民眾為了防疫都盡量待在家中不敢趴趴走,但悶得太久難免鬱悶,中醫部葉家舟主任表示,可藉由保持正常生活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