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腋下多汗狐臭好困擾 非侵入式微波熱助解憂

腋下多汗狐臭好困擾 非侵入式微波熱助解憂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翎娟報導】小李是一名舞蹈老師,只要一緊張或運動量較大時,就容易大量出汗,讓他最尷尬又困擾的是腋下狐臭的問題,每當舞動身體或近距離解說動作時,就會覺得丟臉。奇美醫學中心皮膚科主任暨醫學美容中心主治醫師賴豐傑博士說明,患者容易因為緊張,或輕微運動便大量出汗,尤其是在腋下,出汗量更是正常人5倍,且多汗的情況經細菌感染,還會發出難聞的氣味,就是所謂的「狐臭」。

狐臭影響社交生活 家族病史者占多數

賴豐傑醫師解釋,汗腺具散熱、調節體溫及排泄的功能,分佈於全身皮膚,於頭頸部,腋下及雙手部位尤其發達。人是恆溫的動物,需保持一定的體溫,而體溫的調節是由交感神經控制,當汗腺的腺體受交感神經刺激而過度分泌時稱多汗症。多汗的原因可分原發性及繼發性兩種,原發性多汗佔大多數,其原因主要是因為交感神經反射的亢進引起異常排汗,發生最多的部位是在腋窩、手心及腳底這些汗腺分佈較多的地方;多汗症也可繼發於某些精神神經疾病、代謝性疾病、內分泌紊亂、腫瘤及藥物等,上述因後天其它疾病而導致的症狀稱為繼發性多汗症。

狐臭的成因是腋下大汗腺(頂漿腺)活動力旺盛,其分泌物當中的脂肪酸與表皮細菌產生反應而衍生狐臭。狐臭雖然不是會惡化的疾病,但因狐臭氣味特殊且難以遮掩,容易引起旁人側目,間接覺得與衛生習慣有關,進而迴避,直接或間接中也影響了社交人際關係。根據調查指出,每十人就有一人飽受腋下汗水或異味問題困擾。另臨床觀察發現,求診病人近八成為20-54歲,每三人就有二位有家族病史,在夏天及秋天就醫者較多。

非侵入性微波療程 多汗症狐臭患者新選擇

腋下多汗症的病人,腋下皮膚出汗量為一般人5倍。當症狀已超過六個月,並伴隨下列主客觀條件中的兩項,就達到必須治療的標準:稍為活動,腋下兩側就多汗、異味已對日常活動造成影響、家族親人有相同病史、在20歲以前就常發生、打開空調至攝氏26度以下還會出汗、其它體質方面的評估。

賴豐傑醫師表示,過去腋下多汗及狐臭多以手術治療居多,然而因是侵入式治療,民眾治療意願較低,現已有非侵入性的清新微波療程,通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及台灣衛褔部認證,毋須開刀,便可深度破壞汗腺,有效改善腋下多汗及狐臭問題,單次療程僅需花費一個小時,效果持久。

微波熱能除臭、去汗術是利用非侵入性微波技術來治療腋下汗腺,發射微波能量深入真皮層與皮下脂肪之間的接口處產生熱能,加熱汗腺令其萎縮,並能持續地減少腋下排汗量,可說是狐臭及多汗症者的福音,建議醫師與病人雙方建立良好溝通,選擇自己合適的治療方式。

【延伸閱讀】 糖尿病併發症難纏 排糖藥成穩定病況助力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38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國內上週新增4例日本腦炎確定病例,分別為宜蘭縣羅東鎮、桃園市龜山區、雲林縣麥寮鄉、花蓮縣吉安鄉各1例,皆無疫苗接種史紀錄。目前發生個案多為40歲以上民眾,疾管署呼籲,民眾如需在豬舍、鴿舍、水稻田等高風險環境附近活動,或自覺有感染之虞者,建議可前往國內旅遊醫學門診自費接種...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為讓失能的長者能夠行動不受限,且更了解物理治療的專業,中華民國物理治療師公會全國聯合會、臺灣物理治療學會與台北市物理治療師公會共同於「2018臺灣輔具暨長期照護大展」設置物理治療館,由深耕運動與輔具專業的物理治療師團隊現場駐點,提供民眾「五力動健康」運動與諮詢,以及輔具...

閱讀詳情 »

惱人的毛孔粗大問題,讓你每天出門總要塗上厚厚的粉底液、遮瑕膏遮掩?拍照時,美肌功能總是要開到最強才安心?醫學美容專家表示,其實想要擺脫毛孔粗大問題,擁有無瑕水煮蛋肌並不難,首要關鍵在於—改善臉部出油問題! 毛孔粗大都是粉刺害的?臉部出油才是實際真兇 醫學美容專家、同時具備家庭醫學科專業的徐昊醫師表示...

閱讀詳情 »

天氣濕熱排不掉,特別容易引起蚊蟲繁殖,居家常見蚊子、果蠅都蠢蠢欲動,如果沒有做好防護,馬上就變成人體捕蚊燈,成為被攻擊的目標,叮的滿臉滿手滿腳都是包,紅腫又奇癢無比,一不小心抓破皮,還會造成感染。還有惹人厭的果蠅四處飛,緊貼在食物水果上,比人早一步先享用美味。林口長庚臨床毒物科護理師同時也是生活達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