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腎上腺皮質腫瘤引發高血壓 降血壓藥也難控制

  1名40歲的卡車司機在20多歲時就有血壓偏高的情形,10多年來持續服用降血壓藥物,但始終控制不好,日前因嚴重頭痛、全身無力,無法開車,至急診就醫,確診為「原發性高醛固酮症」所引起的高血壓。台北慈濟醫院新陳代謝暨內分泌科主治醫師張嘉暉指出,這類患者通常年紀較輕,往往在罹患高血壓6至7年後,用藥效果不佳時才被確診。

  張嘉暉解釋,腎上腺是重要的內分泌器官,分泌多種神經傳導物質與激素,一旦出現皮質腫瘤時,將導致醛固酮或皮質類固醇分泌過多,就容易發生頑固性高血壓或高血糖,使用多種藥物仍難以控制。此外,患者還會出現低血鉀相關症狀,包括心悸、手腳麻痺、肌肉無力、口吐白沫,甚至癱軟昏倒。如該名卡車司機病史超過10年,在安排電腦斷層及核子醫學掃描後,才發現左邊腎上腺有1顆1.2公分的腫瘤。經手術切除後,血壓維持穩定且不需再服藥。

  張嘉暉指出,「原發性高血壓」通常是鹽分攝取太多、壓力、酒精、肥胖、遺傳、環境因素、年紀及血管硬化等因子所引起,僅有1成的人為「續發性高血壓」,原因為內分泌腫瘤、腎動脈狹窄、先天性動脈血管疾病等等,如果能夠對症下藥,就能及早遠離病症。

  張嘉暉提醒,40歲以下高血壓患者,如果服藥控制不佳,且合併全身無力及低血鉀症狀,應盡早進行篩檢找出真正的病因。否則容易引發腦中風、心臟疾病、腎衰竭等致命危機。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在接連出現有空服員不甩居檢規定趴趴走打卡,甚至長榮航空紐籍機師造成0本土破功之後,外界不滿航空業者把政府給予縮短檢疫日數的「方便」當「隨便」,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今(28)日也正式宣布收緊管制,1月1日起,長程航班或入境他國的機組員,返國後必須完成7天居家檢疫且安排採...

閱讀詳情 »

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疫情嚴峻,台灣因一名紐西蘭籍機師案765傳染給台灣友人案771,時隔253天再現本土案例。指揮中心和民航局、航空公司開會檢討,初步決議未來機組員入境後居家檢疫天數延長至7天,且採檢陰性才可進入社區。台北市長柯文哲今直言,紐籍機師是「境外阻絕失敗案例」,並隔空嗆問中央當...

閱讀詳情 »

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疫情全球延燒,英國出現傳染力增加70%的新變種病毒株,華航昨晚乘載127人自倫敦返國,旅客中有1名男性旅客高燒39度送醫,台灣防疫再度如臨大敵。醫師田知學昨在臉書發文建議指揮中心「決戰境外」,入境應考慮「全部篩檢+檢疫隔離+自主管理」,獲網友一致推爆。對此,衛福部長陳...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癌症病人、無法進食的特定疾病患者,往往需要額外補充營養成分,多數得依賴市售罐裝的「特定疾病配方食品」產品,其中魚油就是重要成分之一,但現行規定每日食用量(EPA及DHA總量)為2公克以下,對這些病人的實際營養需求遠遠不足,食藥署今(28)日正式公告放寬限量,提高到有效...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