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腎病發展成腎衰竭該怎辦?別慌,堅持做好這4點,可預防

對於腎病的治療,一般都是比較複雜的,有的患者可能病情原本不嚴重,但是由於一些並發症狀持續發作,就會增加腎病的治療難度。而這些腎病如果持續發展到了晚期,就很有可能會導致腎衰竭,危及患者生命。

腎病發展成腎衰竭該怎辦?別慌,堅持做好這4點,可預防腎病發展成腎衰竭該怎辦?別慌,堅持做好這4點,可預防

 

腎病是如何發展成腎衰竭的?

一般腎臟疾病如果在早期治療,都可以有效控制症狀,但是如果治療方法不合理,或是單純的依賴藥物,就無法有效的控制腎臟疾病。有很多患者往往是因為生活中沒有做好保養工作,就是慢性腎病持續發作,在晚期就會有腎功能不全的表現。此時腎臟的組織受到損傷,就會逐漸由慢性腎病轉化為腎臟衰竭。

生活中應該如何預防腎病導致腎衰竭?

1、糾正飲食

一旦出現腎病,那麼飲食上就不能再像往常一樣了,低鹽低脂清淡飲食才是腎病患者所需要的,如果依然保持重口味的飲食,大量鹽分攝入會加大腎臟的負擔。除此之外攝入蛋白質也需要進行控制,因為大量攝入蛋白質之後,並不是所有的蛋白質都會轉化為身體的能量,提供營養所需,有一部分多餘的蛋白質,反而會加重代謝的負擔,在補充蛋白時最好也選擇優質蛋白為主,這樣可以促進身體吸收。

2、定期復查

對於腎病患者來說,早治療早發現是很重要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保持定期體檢的習慣,已經發現腎病的患者,則要定期進行複查,因為腎病在治療的時候很可能緩解了症狀,患者就沒有太大的感覺,但這並不代表腎病已經徹底治愈,有的時候腎臟依然受到持續的損傷,只不過沒有明顯的表現出來。定期對腎臟進行監測,才能夠有效的保障自身安全。

3、合理用藥

腎病是需要長期控制的,因此在發現疾病的早期階段,一般都需要使用一段時間的藥物治療,尤其是症狀明顯的時候需要藥物來緩解症狀。此時患者一定不能急於求成,治療是講究循序漸進的,如果盲目的增加用量,很有可能會加大腎臟的負擔,而且,有的藥物對於腎臟是有毒副作用的,盲目加大用量並不能使治療效果加倍,反而會讓副作用越來越嚴重。

腎病發展成腎衰竭該怎辦?別慌,堅持做好這4點,可預防腎病發展成腎衰竭該怎辦?別慌,堅持做好這4點,可預防

 

4、積極的進行運動

腎臟疾病的患者由於體質比較虛弱,免疫力明顯下降,通常就很難預防一些疾病,進行運動可以有效的改善這些問題。適當合理的運動,能夠有效的幫助患者,促進循環功能,減輕腎臟的負擔,每天進行一定量的有氧運動,還能夠逐漸增強體質,因此運動對於腎病患者來說是非常有利的,可以有效預防腎病不斷加重。

腎臟疾病在治療的同時,患者進行生活中的保養更加重要,因為預防腎病加重,是需要長期進行的,而不是一時的藥物治療能夠達到的效果。患者改善生活中的不良習慣,做好對身體的保養,一般都能夠有效避免腎病持續加重。

相關推薦

▲糖尿病黃斑部病變年輕化,早期發現才能減緩視力惡化。(照/新光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在台灣,黃斑部病變不再是老年人專屬的疾病了。新光醫院眼科醫師蔡孟儒提醒,近年來因為民眾高度用眼比例大幅上升,眼睛長期接受光線慢性刺激,視網膜血管受損,已經導致黃斑部病變患病年齡逐漸下降,提早衍生...

閱讀詳情 »

▲衛福部喊修法,未來至國外大學就讀牙醫學系回國後均須接受教育部學歷甄試。(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每年有約420名的牙醫院系畢業生投入牙科醫療市場,但衛福部發現,牙醫師第二階段國考通過人數卻明顯多過國內畢業生,差距來自於持國外牙醫學歷的回國人數,擔心牙醫人...

閱讀詳情 »

《健康2.0》這些鹹食竟是隱藏高糖的地雷食物 吃太多小心增加罹癌風險 在夏日炎炎的日子裡,走到哪都想來杯飲料,消除盛夏的暑氣,但大口喝飲料的同時,卻也有可能攝取過多的糖份!糖分攝取過多,除了容易導致蛀牙、加速皮膚老化、長不高,癌王「胰臟癌」更是與高糖飲食有密切相關。除了飲料、糖果,有些鹹食其實也是...

閱讀詳情 »

▲背部出現異常疼痛,並伴隨腳無力等神經症狀,要小心恐是脊髓長腫瘤。(照/大林慈濟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雙腳莫名無力、走起路來姿勢詭異,一名35歲的美語女教師,就因為左腳出現垂足症狀,無法抬腿,走路時更變得像「馬蹄」一樣,動作引人側目,還經常跌倒、摔破膝蓋,一開始以為是閃到腰或扭...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