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黃斑部病變不再是老人病! 「高度用眼、光線慢性刺激」你中了嗎

▲糖尿病黃斑部病變年輕化,早期發現才能減緩視力惡化。(照/新光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在台灣,黃斑部病變不再是老年人專屬的疾病了。新光醫院眼科醫師蔡孟儒提醒,近年來因為民眾高度用眼比例大幅上升,眼睛長期接受光線慢性刺激,視網膜血管受損,已經導致黃斑部病變患病年齡逐漸下降,提早衍生失明危機。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資料,黃斑部病變、白內障與青光眼已經成為成年人的3大失明原因。還好隨著診斷與治療方法的進步,黃斑部病變治療已有不同的治療成效。

舞台表演者李小姐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5年前開始,滑手機時發現漸漸看不清楚,一到醫院檢查,已經是黃斑部病變,所幸經醫師診斷及治療之後,視力這才漸漸回到正常,也開始透過血糖控制,讓疾病穩定下來。

蔡孟儒表示,糖尿病患者罹患黃斑部病變風險高於一般人,失明機率也高出常人25倍,近年來,受到國人飲食精緻化、生活型態改變的影響,有越來越多的青壯年族群罹患糖尿病,只要血糖未能夠妥善接受治療及控制,極有可能引起糖尿病黃斑部病變,出現視力模糊、視野扭曲變形、視野出現黑影等症狀。

蔡孟儒說,糖尿病黃斑部病變治療要「精準、治本」,除了應該定期進行眼底篩檢,以利早期發現、積極治療,避免失明風險之外,積極治療也很重要,可透過眼內藥物注射將抗血管生長因子直接注射到眼球玻璃體內,使水腫消退、網膜新生血管萎縮來達到治療目的,統計有超過65%病患能顯著改善視力。

新光醫院今(24)日也以世界經典名畫作為發想,將糖尿病黃斑部病變症狀結合呈現,舉辦「經典創視界,睛彩愛無限」巡迴展活動,讓民眾更加了解糖尿病黃斑部病變的症狀,進而加強對治療的認識。

照片來源:新光醫院提供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你可能聽過「顯微重建」手術,它可以把比頭髮還細的血管與神經接合,通常是用在嚴重外傷與整型,但你可能不知道,顯微重建手術獨步全球的人在台灣。他就是中央研究院院士、長庚大學教授魏福全,他的三項原創技術 30 年來已經治療超過兩萬個案例,成功率達到 97.5%,美國名校醫師都得專程來台學習。魏福全讓無數...

閱讀詳情 »

如果都活到 100 歲,你還會擔心自己被癌症或心臟病奪去生命嗎?最新研究指出,百歲人瑞最有可能因肺炎或虛弱死亡,而不是因慢性病如癌症或心臟疾病死亡。 預計到2050年,全球百歲人瑞人數將到達 320 萬人,根據衛福部 2013 年的資料,台灣百歲以上人瑞有 2,176 人,其中男性人瑞有 834 ...

閱讀詳情 »

端午過後,台灣正式進入夏季,一些季節性的皮膚疾病也將捲土重來。人們由於整個腳通常都被鞋襪包起來一整天,不僅是多汗症患者,一般人運動量大,腳部也可能因長期潮濕而腳臭、香港腳或感染「蠹蝕症」。蠹蝕症外觀看起來很像是被小蟲咬出很多小洞,可能會產生一些恐懼的聯想,還好它只侵犯最外側角質層,就醫塗藥通常一週...

閱讀詳情 »

夏季天氣炎熱,除了氣溫造成人容易流汗,有多汗症的人就更苦惱了,手腳或腋下都容易冒出一堆汗,工作與社交都有影響,還間接造成香港腳、蠹蝕症等其他皮膚病。醫師表示除了外用藥抑止出汗,也可以施打肉毒桿菌素治療,一次效期半年,正好可以撐到冬季;或是用微波療法破壞患部的汗腺組織,就可以減少出汗的機會。 多汗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