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到大,我們會經常聽到很多“常識”——吃素比吃肉健康、多吃蔬菜能改善便秘、流鼻血要抬頭……
但你可知,在這信息爆炸的時代,很多被我們奉為金科玉律、堅信不疑的“常識”,其實好多都是謠言!
一起來看看哪些“偽常識”是你傻傻相信了很久的……
飲食篇
1,吃素比吃肉健康?
很多人擔心吃肉會導致三高、心血管疾病等風險增加,素食主義者可謂越來越多。但長期吃素,很可能引起蛋白質攝入不足,從而易導致代謝紊亂、免疫力降低、加速衰老。
葷素搭配、均衡飲食才是正確的做法。
建議:素食主義者,應適當多吃豆類、小麥、堅果等富含植物蛋白的食物。
2,多吃蔬菜能改善便秘?
多吃蔬菜,能幫助改善因膳食纖維缺乏引起的便秘。
但便秘的誘因有很多種,像大多數的老年人便秘,往往與腸道菌群數量下降、感覺功能降低、肛門及盆底等疾病,以及一些藥物副作用等有關,因而靠吃蔬菜並不能解決所有便秘問題。
提示:盲目大量攝入高膳食纖維食物,反而增加消化負擔,特別是消化功能較差的群體。
3,A和B不能一起吃?
最常聽說的有“螃蟹和柿子,同吃會長結石”“菠菜和豆腐,同吃會消化不良“……
但營養學專家表示,食物相剋並沒有科學依據。一些人在吃了所謂“相剋”食物後身體出現不適,大多是因為食物不潔、食物過敏抑或是食用方式不正確引起的。
4,脾胃不好不能吃辣?
適不適合吃辣,其實也得看體質。
“辣”具有辛散的作用,本身又是溫燥的,能幫助排出體內濕氣。而對於胃口不好的人,適當吃點辣還可以幫助“醒脾”。
因而像蘇葉、蔥、姜、蒜、大料等辛辣食物可以適當吃些,對於寒濕內阻引起的胃部不適有好處。
但對於有胃潰瘍、胃火過旺的人要少吃。
5,交替用油就是用不同名稱的油?
營養學專家強調用油的多樣化,因而很多人這個月吃大豆油、下個月吃花生油抑或是菜籽油……
但多樣化用油指的是按照脂肪酸結構換品種,而不是按名稱換。
*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結構類似;
*花生油、稻米油類似;
*杏仁油、橄欖油、茶籽油類似;
*亞麻籽油、紫蘇籽油類似。
6,小火炒菜,營養損失較少?
我們知道很多維生素都怕熱,因而會認為,小火炒菜營養損失更少。但實驗表明,大火快炒的菜,維生素C損失僅17%,若炒後再燜燒,菜裡的維生素C將損失59%。
日本藤素 日本藤素效果 日本藤素副作用 日本藤素官網 日本藤素沒用 日本藤素正品 日本藤素哪裡買 日本藤素哪有賣 日本藤素台灣哪裡買 日本藤素價錢 日本藤素功效 日本藤素官網總代理 屈臣氏日本藤素 日本藤素香港屈臣氏 日本藤素台灣官網入口 日本藤素正品藥片顏色 日本藤素無效 日本藤素作用 日本藤素心得 日本藤素真假 日本藤素真偽 日本藤素ptt 日本藤素成分 日本藤素藥局有賣嗎 日本藤素有效嗎 日本藤素退貨 日本藤素功效ptt 日本藤素屈臣氏 日本藤素案例 日本藤素評價 藤素 日本藤素香港代理
所以炒菜要旺火快炒,若再加點醋更有利於維生素的保存。
生活篇
1,流鼻血要仰頭?
很多人流鼻血的應急措施就是仰頭,生怕血流光。但你可知,流鼻血仰頭可能會使血液倒流,嚴重時可能嗆入氣管,引發窒息。
正確做法:用手捏著鼻翼,稍微低頭,用壓力把破裂的血管壓住止血。一般來說壓5分鐘左右就能止住,若還是繼續出血,建議儘早就醫。
2,魚刺卡喉嚨要喝醋、吞飯?
喝醋不會軟化魚刺,喝多了卻會灼傷食管、胃粘膜;吞飯會把魚刺越帶越深,刺傷食管。
正確做法:小的魚刺方便取,用鑷子夾取;大的魚刺或是有困難的,及時就醫。
另外,還有人用醋洗臉想美白,用醋泡腳治腳臭、喝醋減肥……小編想說,還是把醋當成簡單的調味品吧。
3,戴眼鏡,會加重近視?
近視加深與眼鏡無關,而是不良用眼習慣所致的結果。
若明明近視還經常不戴眼鏡,反而真的可能加深近視程度。因為不戴眼鏡,近視眼看東西時就習慣瞇起眼睛,使眼內肌肉收縮緊張,這會造成肌肉過度疲勞,加速近視的發展。
4,蜂蜜結晶是壞了?
買回來的蜂蜜是液體,但天氣冷了或一段時間後會出現結晶,這其實是正常現象。
蜂蜜中的有些葡萄糖分子會隨著溫度的降低,由小的結晶核逐漸變大形成結晶。蜂蜜在13-14℃時最容易結晶。結晶跟蜂蜜摻假、變質並沒有關係,可以繼續吃。
但如果蜂蜜味道變酸,表面浮有一層密集的氣泡,那就說明蜂蜜變質了,不宜再繼續食用。
還要提醒大家的是買回來的蜂蜜不用著急放冰箱,一般常溫避光存儲即可。
5,仙人掌不能防輻射
仙人掌能吸收太陽中產生的輻射能,如紅外線、紫外線等,但並不代表能阻擋電子產品等產生的輻射線,這是兩種不同的概念。
6,竹炭、綠植不能去除甲醛
植物學博士史軍指出:竹炭對甲醛只是吸附不是吸收,吸附得不牢固甲醛還可能被釋放出來;吊蘭等植物有吸收甲醛的能力,但吸收量很有限。
開窗通風才是清除甲醛的最便捷有效的手段。
運動篇
1,出汗多、運動強度大,減脂更有效?
流汗主要是體內水分的流失,並不是你所想的脂肪析出。有些人身體基數大,稍微運動就出汗,但這不代表消耗的脂肪多。
因此,像蒸桑拿、包保鮮膜減肥的說法也都不可取。
高效的運動減脂方法不妨先進行無氧運動,把預儲備的能量和糖原消耗掉,再堅持做能消耗脂肪的有氧運動。
2,哪裡胖就集中鍛煉哪裡?
局部增肌是可以的,局部減肥則是謊言!
脂肪在人體是一個整體系統,要減就是從頭到腳一起減。鍛煉首先消耗的是內臟脂肪,然後才是皮下脂肪,而皮下脂肪又是血流量多的地方先消耗,如四肢、臉頰部等。
3,運動後猛補水?
人體在長時間、高強度的運動後會流失很多水分和電解質,但如果一次性飲用大量的水,會使血液中的鈉快速代謝排出,容易出現頭暈眼花、虛弱無力、心跳加快等症狀。
嚴重時還可能導致痙攣、休克、器官衰竭,即低鈉血症,也叫做水中毒。正確做法是小口慢嚥,分次進補。
4,膝關節不好的人要少運動?
權威研究發現,膝骨關節炎患者,運用個體化適度的鍛煉,不僅不會加重關節疼痛,反而能緩解關節疼痛不適症狀,甚至明顯改善膝關節的功能。
但如果久坐不動或是長期躺著,反而會導致肌肉流失等問題。因此,膝關節有問題的人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運動項目。
健康篇
1,發燒捂汗能退燒?
高燒時捂汗,會導致機體散熱受阻,體溫快速升高,引起機體代謝亢進,耗氧量增多,從而可能產生脫水、酸中毒、缺氧等症狀。尤其是小孩子,嚴重時可能會休克甚至死亡。
開始退燒了才會捂出汗,並不是捂出汗才退燒。
2,痛、紅、腫、熱都用抗生素?
抗生素≠消炎藥!如果想直接減輕炎症反應,必須依靠專門的消炎藥。只有細菌引發的炎症,抗生素才有效果。濫用抗生素會導致耐藥性。
提示:含“西林”“黴素”“頭孢”“磺胺”“環素”“沙星”等的一般都是抗生素,謹慎使用。
3,吃藥就能控制病情?
只能說你把疾病想得太簡單了!以高血壓為例,除了堅持用藥外,日常戒菸限酒、多吃果蔬、少油少鹽、樂觀情緒、科學運動、控制體重等生活干預,也是不可缺少的控壓方式。
別以為吃了藥就萬事大吉,不健康的生活、飲食等習慣也是誘發疾病的重要因素,要及時更正。
4,體檢指標有異常,一定是得病了?
體檢報告一出,那些升降箭頭總是牽動著人心。指標若超出正常值,就懷疑自己是病了。
專家表示,體檢測到的是一個瞬間數值,受很多因素影響而變化,像前幾天休息不好,檢查時就可能顯示轉氨酶增高,但這並不代表受檢者肝臟出現問題;飲酒、身體炎症等可能會使腫瘤標記物升高,但這也並不代表就是癌症。出現異常,還需進一步針對性的檢查。
而且體檢指標也是因人而異的。比如血壓、血脂等指標的正常值僅僅針對健康人群,但若是伴有心腦血管疾病,這些指標就需降到比正常值低才是安全狀態。像一般高血壓患者的血壓目標值<140/90mmHg;伴有其他疾病的一些患者目標值則要<130/80mmHg。
體檢的目的在於了解健康狀況、排除患病的風險,以更好的進行健康管理。有了體檢結果,一定要及時尋求醫生的意見,不要自己瞎想或亂用藥。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