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腎臟保健從小做起 養成良好生活習慣是關鍵

腎臟保健從小做起 養成良好生活習慣是關鍵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根據統計,台灣20歲以上罹患中度以上慢性腎臟病患者,約150萬人,顯示做好腎臟病預防的課題,已勢在必行;童綜合醫院與台灣費森尤斯醫藥公司合辦腎超人健康飛行計畫活動,直接走入校園進行腎臟衛教活動,希望透過遊戲等方式,傳達給小朋友正確的衛教觀念,從小愛護腎臟健康。

寓教於樂 讓孩子從遊戲了解腎臟保健

在梧棲區永寧國小邱志忠校長的支持下,這次活動由國小三年級與四年級四個班級,共101名學童參加,並在20多位志工協助下,以分組方式引導孩子化身腎超人,從遊戲中學習新知;童綜合醫院腎臟科陳宏賓醫師表示,活動中除了播放有去動畫影片,也藉由益智搶答、跳繩比賽等遊戲,利用寓教於樂,讓孩子了解腎臟保健重要性。

多喝水多運動 降低罹腎病機率

腎臟是不會說話的器官,默默每天24小時幫人體排除毒素、製造尿液排除多餘水分、製造紅血球等功能,即使出問題,也不會有任何症狀出現,臨床上,多數患者發覺有異狀時,通常腎臟功能早已大幅衰退;陳宏賓醫師指出,想要維持完善功能的腎臟,除了飲食上應多吃新鮮健康的天然食物,少吃油炸等精緻類食物外,也應養成喝水、規律運動等習慣,才能降低腎臟生病機率。

醫院扮演傳遞健康橋梁 讓民眾正視健康

在台灣,罹患腎疾病的患者有逐漸增加的趨勢,因此健康保健的觀念,更應從小開始養成;童綜合醫院副董事長童瑞龍呼籲,社區與醫院的關係緊密,透過到永寧國小傳遞衛教知識,可望讓醫院能持續扮演傳遞健康訊息的橋樑,讓民眾都能重視健康的重要性。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858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示意圖-圖來源深圳分娩實境節目)   現在好多孕婦身體不是很好,剖腹產的人也越來越多,但是我們都知道還是順產對孩子比較好.幾乎所有的準媽媽都害怕產痛,因此,在這裡告訴準媽媽幾個助產動作,能效的減輕準媽媽在分娩過程中的疼痛。下面一起來看看具體動作吧。 ①深呼吸,方法是在每次宮縮開始時進行...

閱讀詳情 »

文中的這個17歲女孩名叫克里斯朵,2013年,突然有一天開始流鼻血不止,後來被緊急送到醫院以後被診斷出患上了一種罕見的腎臟疾病,需要進行腎移植。她的父母願意為她捐腎,然而進行了身體檢查以後,竟然發現他們的腎臟都長了腫瘤…… via 2013年,克里斯朵流鼻血已經嚴重到無法...

閱讀詳情 »

(圖片翻攝自央視網品鑑頻道 ) 現今社會,大多數人的體質都是偏寒的,身體上的很多不適也都是由於濕寒體質造成的。尤其是女生來大姨媽時的劇痛無比,一般也都是由於體內有寒氣。日常中的一些習慣讓你的身體在無形之中變成一台「冰箱」。   比如剛從外面回來滿頭大汗就吹空調;一夏天都在喝冷飲吃雪糕;穿...

閱讀詳情 »

七歲小孩南南村裡有一條河,夏天天氣炎熱時,很多小朋友都去游泳。開始學時,家長們還在旁邊保護他們。等到他們的游泳技術有了「長進」時,家長就越來越「放心」了,因為他們印象中這條河從來沒有發生意外,是非常安全的。這樣,中午家長睡覺,小孩游泳嬉戲就成了一種習慣。 一場暴雨過後,河水上漲了許多,這些小傢伙更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