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腎臟癌無感難查覺 定期超音波助及早發現

唱紅外婆的澎湖灣的資深藝人潘安邦日前因腎臟癌病逝長庚醫院,享年才58歲,引起一片惋惜聲!腎臟癌較不容易被發現,患者多半發現時皆已癌症晚期,根據國健局最新癌症登記報告顯示,腎癌約佔泌尿器官惡性腫瘤的20%,相當於五位泌尿性器官惡性腫瘤就有一人是腎臟癌。

腎臟癌在任何年齡均可發生,在40歲以後發生率就逐漸增加,好發於50歲到70歲之間,一般男性多於女性。腎臟癌發生的原因至今仍未完全清楚,不過若有洗腎、吸菸、肥胖、接受女性荷爾蒙治療者、家族遺傳者,罹患腎臟癌的機率即會攀升。

開業醫健診台北院區納祖德院長表示,大多數早期腎臟癌都沒有任何症狀,但隨著腫瘤漸漸變大,患者開始會出現血尿、腰痛及腹部腫塊等症狀,若腫瘤再往外擴散,會陸續出現疲倦、食慾不佳、體重減輕、貧血、發燒等症狀,嚴重會轉移到肝、肺、骨骼、腦等造成功能失調。

但是,腎臟癌患者往往在就醫時才發現的腎臟癌,大多數已是中末期;納祖德院長指出,大約半數腎臟癌患者是因為健康檢查意外發現的,因此,定期的健康檢查有助於早期發現腎臟癌。

納祖德說,診斷腎臟癌第一線最常用的是腹部X光檢查及腎臟超音波檢查,若檢查發現異常時,再藉由靜脈注射顯影劑的尿路攝影、電腦斷層掃描做進一步檢查詳細了解。

納祖德院長建議,30歲以後應每年定期接受健康檢查,且每年接受定期健康檢查時,應指定包括腎臟超音波檢查,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效果,再搭配均衡飲食、規律運動及正常作息的個人健康管理,遠離腎癌威脅!

健康醫療網/周蘭君報導 2013/02/05

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8019

腎臟癌無感難查覺 定期超音波助及早發現

相關推薦

有一種蔬菜,顏色是綠色的(也有個別是紅色的),外形長得象青辣椒,仔細觀察它的外表是有棱線的,與辣椒不同。橫向切開後每一個圈都有五個乳白色的籽粒,這就是秋葵。 這幾年,關於秋葵的傳說日漸興盛。 菜市場裡連菜販子都豎起了小牌子「秋葵降血糖、防治三高、植物中的『偉哥』」等等。   秋葵真有這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家有臥床病患的家屬千萬別大意!台中一名七十歲的中風老翁,因吸入性肺炎被家人送到急診,經住院治療後病情獲得控制。會診牙醫師檢查後發現,患者滿口堆積厚厚的牙結石,且發出陣陣惡臭味,經詢問家屬因工作忙碌,沒時間幫老翁刷牙,差點導致吸入性肺炎而喪命!牙醫師提醒,口腔內的特定細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23歲的李姓男大生,是系上的排球隊成員,平時跑學校操場練習,每次跑步距離約為5公里。日前因同學邀約而參加10公里路跑,李生認為平常都有運動,10公里應該沒有問題,因此並無特別訓練。但路跑活動後,卻常有兩邊膝蓋前側疼痛的情形,尤其是上下樓梯及蹲下的過程特別疼痛,最後連平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夏日炎炎,不但全身都是黏膩的汗水,連私密處都悶出不適,出現搔癢症狀,陰道、泌尿道甚至反覆發炎!要如何擺脫惱人的私密處發炎等問題呢? 台灣預防保健協會理事長趙順榮藥師表示,女性在生理期、懷孕期、更年期三大階段是體內荷爾蒙變化之時期,陰道、泌尿道內的酸鹼值及正常菌叢生態會改...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