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多發兒「扶助金」 七萬癲癇病友獲補助

癲癇病友易長期且反覆發作的特性,造成許多家庭的恐懼不安,而社會大眾對病症的不瞭解,也讓患者在求學與職場上,容易受到不公平的對待。多發兒社會福利協會自民國96年成立以來,長期關懷這群被社會資源所忽略的病友,執行諸多計畫方案,如:醫療新知、衛教活動,期許社會民眾對癲癇此類慢性疾病認知瞭解,並適切提供醫療補助等資源協助。

經檢視年度成果並經會議共識後,自民國102年開始,針對全台灣七萬名「頑固型癲癇患者」,多發兒社會福利協會將提供患者「掛號費補助」,患者首先須至協會部落格下載申請書,或致電(04)25348595索取資料表建檔後,其後,在每次看診後的一個月內,回傳證明文件,協會將補助神經科門診掛號費(藥費、檢查費用等,不列入補助範圍)。期望能夠協助更多的癲癇患者,積極接受治療,進而控制並減少發作。

今年六歲的文瑜,在出生五個月時,因不明原因導致癲癇發作,期間嘗試各種治療方式,如:抗癲癇藥物、針灸、中藥、水療等,仍無法有效控制癲癇發作,發作時總讓她出現無法呼吸、嘴巴發紫及手腳僵硬的情況,只要一跌倒就失去走路的能力,一切都必須從支撐身體、坐立、站起、緩慢行走,重新訓練起。

文瑜的家族,三代單親,為了家計,媽媽必須出外打零工,而阿嬤則靠著政府低收入戶補助以及微薄的殘障津貼過活。為了得到更好的治療效果,積極與醫師配合,阿嬤固定每個星期帶文瑜回診,查看藥物是否合適,以及輔助治療癲癇的迷走神經刺激器是否需要調整參數。

治療癲癇需要長期且定時回診,以醫學中心為例,患者通常一個月回診一次、掛號費360元,則一年需4320元,這個數字對許多弱勢家庭是一筆負擔,多發兒協會希望藉著「扶助金」補助掛號費活動,喚起家中有癲癇病友的家庭,積極與醫師配合,接受適當治療,減少意外發生。

健康醫療網/周蘭君報導 2013/02/05

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8013

多發兒「扶助金」 七萬癲癇病友獲補助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COVID-19影響全球至今近兩年,「戴上口罩」成為許多民眾遠離病毒的首選。然而,雖然口罩可以防新冠病毒,以及成人三疾病中的流感、肺炎,卻罩不住帶狀疱疹病毒,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皮蛇。甚至更有研究指出,巴西於COVID-19期間帶狀疱疹的罹患人數增加3成。 面對罩不住的病...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綜合報導】加油送水,這再也平常不過的事情,但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提醒,一般瓶裝水包裝屬於塑膠材質中的第1類,雖未添加塑化劑,但不耐高溫,如果環境超過60度,就可能變質,不建議將瓶裝水放在車內。 塑化劑(可塑劑)是1種增加材料柔軟性或使材料液化的添加劑,然而並非所有...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研華公司日前推出全球首款獲NVIDIA認證系統的醫療級AI人工智慧工作站USM-501,將為醫院手術設備、醫療診斷儀器及實驗室環境提供搭載邊緣人工智慧技術的平台,藉由高速資訊運算及分析能力,快速呈現清晰與精密的影像畫面,協助醫生精準判斷病灶並提升病患診療效率。 研華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40多歲的黃小姐,長期右耳有分泌物,經診所治療好了,但是一段時間又會復發,診所醫師告訴她右側耳膜有30%的破裂,建議到醫院手術修補。經由耳內視鏡補助下施行手術,不但暈眩問題解決,聽力也恢復正常。單純耳膜穿孔 症狀分急慢性樂生療養院耳鼻喉科欒智偉主任解釋,造成耳膜穿孔的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