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3招正確飲用瓶裝水! 關於瓶裝水毒物科醫師有話要說

3招正確飲用瓶裝水! 關於瓶裝水毒物科醫師有話要說

【NOW健康 王詩茜/綜合報導】加油送水,這再也平常不過的事情,但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提醒,一般瓶裝水包裝屬於塑膠材質中的第1類,雖未添加塑化劑,但不耐高溫,如果環境超過60度,就可能變質,不建議將瓶裝水放在車內。


塑化劑(可塑劑)是1種增加材料柔軟性或使材料液化的添加劑,然而並非所有塑膠製品都含有塑化劑,例如,一般瓶裝水包裝材質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也就是俗稱的寶特瓶,就不含塑化劑。


你手上的塑膠製品安不安全? 看包裝上的數字


為使民眾能夠安心使用塑膠類食品器具容器具,食藥署以「食品器具容器包裝衛生標準」中,訂有塑化劑材質及溶出試驗限量標準等規定。顏宗海表示,民眾可以從外標裝的標示內容,就可掌握材質名稱及耐熱溫度。


此外,環保署也訂出塑膠環保回收的7大類,顏宗海表示,最簡單的檢視方法就是檢視外包裝上的三角回收標章中數字,就可知道塑膠材質的安全性,例如,瓶裝水(寶特品)的數字為1,而部分保鮮膜及塑膠玩具因含有PVC,數字為3,就有塑化劑汙染之虞。


在食物鏈中層層累積的塑膠微粒 會殘留瓶裝水內嗎?


至於瓶裝水內是否含有塑膠微粒?顏宗海表示,塑膠微粒定義係指長度小於5 mm之塑膠碎片,由塑膠經分解所產生,來源為受汙染的環境及水源,不會因為塑膠瓶身而產生塑膠微粒。


經研究顯示,塑膠微粒常存於環境中,可由空氣、地下水、海水及地表水以直接或間皆方式進入環境循環中,並經由生物累積之方式轉移至食物鏈上層的生物體中。如何正確飲用瓶裝水?顏宗海最後提出3大建議:


1.不要放在車上,避免高溫讓塑膠材質變質。
2.不要重複使用,因為瓶口較小,且有凹槽,容易藏污納垢。
3.取得後,盡快飲用,不要放太久。


3招正確飲用瓶裝水! 關於瓶裝水毒物科醫師有話要說

▲飲用瓶裝水3大建議(圖/NOW健康製作)


更多NOW健康報導
▸秋冬季節溼疹反覆發作! 肝功能不佳恐增加治療困難度
▸開學視力檢查近視度數暴增 疫情期間用眼習慣改變惹禍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流感季來了!忙著打疫苗,更別忘如何讓身體架起「銅牆鐵壁」,拒絕細菌、病毒入侵,不禁馬上令人聯想到強化免疫力,但是,免疫力不是愈強愈好,如果胡亂進補,使免疫力當過度活化,就可能導致免疫系統錯亂,例如流行性感冒會引起肺炎或心肺衰竭。中醫師表示,預防流感其實很簡單,平時靠飲用一味茶飲,即能調節免疫力,讓免...

閱讀詳情 »

「我常常覺得很累,每天都睡不飽,是不是肝有問題啊?」這是不少忙碌上班族常有的疑問。但疲勞、精神不濟真的是肝不好的警訊嗎?中醫師表示,其實上述問題不一定是肝的實質臟器出問題引起,而是「慢性疲勞症候群」在不知不覺中找上門導致! 每天都睡不飽,原來是慢性疲勞症候群作祟!有這些症狀要注意 到底什麼是「慢性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有鑑於食物是營養的來源,營養是健康的根本,高雄市政府衛生局在今年8月底於新興衛生所設置「高雄市社區營養推廣中心」,且因應高齡社會來臨,營養推廣中心今年以長者為目標族群,期透過適當的飲食攝取,協助長者獲得均衡足夠的營養,減少患病、衰弱、臥床及失能情形。高齡化社會來臨 飲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根據衛福部統計,106年國人最新死因,肺癌死亡率已連續十年第一名,換句話說,平均56分鐘就有一名肺癌患者死亡;臨床上,超過七成肺癌患者發現病症時,都已是難治療的肺癌晚期,因此又有新國病之稱。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肺癌診療小組召集人王金洲指出,目前肺癌治療已進入精準療法時代,先...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