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肺癌「新國病」 精準免疫療法新曙光

肺癌「新國病」 精準免疫療法新曙光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根據衛福部統計,106年國人最新死因,肺癌死亡率已連續十年第一名,換句話說,平均56分鐘就有一名肺癌患者死亡;臨床上,超過七成肺癌患者發現病症時,都已是難治療的肺癌晚期,因此又有新國病之稱。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肺癌診療小組召集人王金洲指出,目前肺癌治療已進入精準療法時代,先以病理型別檢測,確認腫瘤有無基因突變後,另一邊也安排PD-L1生物標記檢測,確保醫師能全面了解病患情況,給予最合適的治療方式。

免疫療法提高存活率 為肺癌晚期患者帶曙光

國內肺癌患者約九成為非小細胞肺癌,其餘則為小細胞肺癌;王金洲醫師表示,非小細胞肺癌又分為腺癌、大細胞癌與鱗狀細胞癌,會根據病患病理型別投以適合藥物,像是EGFR或是ALK基因突變,則給予標靶治療等,近年來,更有所謂免疫療法,帶給晚期患者新曙光,能幫助病患喚醒自身的免疫細胞以對抗癌細胞,但仍須依照PD-L1生物標記檢測的結果,再決定給予合適的治療組合。

免疫療法存活期30個月 晚期癌患應積極治療

最新研究指出,腫瘤高度表現PD-L1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若使用免疫療法,存活期能超過化療一倍多,達30個月,對於僅能用化療的患者而言,是新的里程碑;高雄長庚紀念醫院林孟志副院長呼籲,面對肺癌侵襲,癌症病友一定要積極接受治療,期待藉由晚期肺癌病友共同創造的希望之手,能一起突破晚期肺癌存活期的30個月,展開新的人生。

對抗肺癌超越三十 鼓勵肺癌患者積極治療

為了鼓勵肺癌患者勇敢面對病魔,高雄長庚紀念醫院展出由晚期肺癌患者參與創作的「對抗肺癌 超越三十」希望之手大型藝術品,也持續響應國際抗癌聯盟2018世界抗癌日主題,邀請民眾於16日一起前來響應,用文字留下鼓勵病友的支持,共同維護完整晚期肺癌治療權益,為肺癌患者加油打氣。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017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許多人會服用一顆顆的維他命,補充身體所需的維生素及礦物質,不過,醫師指出,雖然服用錠劑可以快速補充營養素,但建議從食物中攝取天然的維生素及礦物質,才是最好的方式,錠劑則是逼不得以的選擇。台東醫院院長、三總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祝年豐表示,市面的錠劑大多是人工合成的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發生這種事情,怨天尤人也沒有用,只能告訴自己,幸好我活下來了!」今年六十多歲的退役飛官許德英,因二十多年前一場飛機意外,讓他失去了一條腿。在醫院昏迷了一個月、開了14次大手術、受血七千多cc、住院22個月後,許德英終於找到了人生的新方向。現在的他不僅是名專業的飛安管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重度聽損者想回到有聲世界,可藉由植入電子耳,但至少需要自費7、80萬元,一般弱勢家庭恐無法負擔。長庚醫院創辦人王永慶生前,有感於此,15前年開始捐贈2億元、購置400套,贈與重度聽損的中低收入家庭,此公益善舉延續至今,將近700個家庭受惠。4歲的子恬,1歲3個月時被診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醫改會今日招開記者會,指出健保98至102年共補貼醫院71億元改善護理人力,但進一步檢視最新的成效評估數據卻顯示,101年有205家醫院雖然「減人」,補助款卻照樣,且高達8成醫學中心護病比超標。醫改會呼籲衛福部應將護病比列為評鑑必要項目,並將健保補助款與三班護病比連動,...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