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腦中風一個月內復健效果最好

腦中風一個月內復健效果最好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位56歲黃姓男子,因上班時數長,加上作息不固定,又需長期應酬,某天半夜起床如廁,突然半邊無力倒臥地上,經緊急送醫後診斷為腦中風。在病情穩定後,醫師建議黃先生進行中風後的復健,從一開始肢體不協調、生活無法自理、吞嚥困難等狀態,經半年復健後可自行走路、日常生活也能自理,不僅減輕家屬及照顧者的負擔,個案也預計重返職場。

病情穩定就要復健

復健科醫師楊喻婷表示,近年來腦中風的好發族群趨於年輕化,因此讓年輕的中風患者重返職場,且預防發生二次中風是重要課題。腦中風的後遺症包括有肢體運動及感覺障礙、語言及吞嚥障礙;腦中風後若肢體不活動,時間越久,肌肉萎縮、關節僵硬等症狀就會出現,因此當患者病情穩定時,一定要盡早開始復健治療。一般來說,一個月內開始復健,患者恢復速度最快,若超過六個月以後則恢復狀況就較差。

中風復健可分三階段

1.在生命徵象已穩定超過24小時後,就可以開始在床上做翻身及肢體關節運動,以防止關節僵硬及褥瘡的發生。

2.病發後一星期,配合復健師之安排進行物理、職能及語言治療,幫助患者肢體行動、日常生活等功能。

3.復健二~三個月之後,患者自理及走路功能應有良好的恢復,但如果此時停止復健的話,可能會退步,因此建議繼續做訓練,幫助身體保持在最佳狀態。

在家也要自行練習

楊喻婷醫師建議,除了在醫院做復健,患者可依復健師之指導,在家利用紙杯練習套杯,或是以沙包訓練手部抓握等較細部的動作,都能增加手部功能的進步,並實際運用於日常生活中。腦中風復健需要長期的規劃,除了患者自身的努力,家屬和照顧者的支持與協助也是非常重要的,若能配合復健團隊積極治療,大多數患者皆能回復正常生活,甚至重返職場,減輕中風家庭造成之負擔。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609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每次大姨媽報到,伴隨而來的經痛、腹瀉問題,總讓你痛不欲生?小心可能是「子宮內膜異位症」作祟!根據統計因不孕就醫而找不出原因的患者中,有高達80%為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由此可知其對女性婦科健康的影響。可偏偏其又極易復發,故婦產科醫師提醒,不想子宮內膜異位反覆發生,患者日常飲食應適度忌口、切勿濫補、濫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55歲的王先生,過去有胰臟水泡多年門診追蹤,夜裡因腹部疼痛送進急診室,超音波懷疑胰臟水泡有變化。使用逆行性膽胰管造影術(ERCP)將「導管式膽胰管內視鏡」伸入胰管內,發現胰臟水泡內已有絨毛狀腫瘤產生,在直視下組織切片檢查,發現已有惡性變化。胰臟癌可說是「無聲殺手」病灶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許多人明明飲食清淡、作息正常,卻仍有痘痘困擾,甚至還被親朋好友嫌棄「鹽酥雞吃太多」,究竟飲食真的會影響青春痘嗎?英國皮膚科學會的專家思維塔.瑞(Sweta Rai)指出,這種影響因膚質而異,飲食或生活型態與痤瘡的關聯仍沒有科學證據。她建議,若民眾吃特定食物易引發痘痘,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還不早點睡,睡眠不足造成心血管疾病的機制找到了!《自然》最新研究顯示,睡眠不足會降低老鼠下視丘泌素,促使骨髓製造更多發炎性白血球,最後增加動脈粥狀硬化風險。美國國家睡眠障礙研究中心主任Michael Twery指出,這有助開發睡眠、心血管疾病新療法。睡眠不足促心病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