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腦瘤分良惡 癲癇症狀最常見

腦瘤分良惡 癲癇症狀最常見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聽到腦袋中長了腫瘤,心中一定非常錯愕;不過,腦瘤其實也可區分為良性與惡性,而症狀也因為腫瘤生長位置而會有所不同,其中最常見的症狀則是會有癲癇。至於治療方式,就得依位置而決定,首要為手術切除,而惡性腦瘤目前則是已發展到免疫療法。

腦細胞不正常放電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神經外科主任劉金亮表示,腦瘤發生的原因不明,推斷是與毒素造成有關,至於最常見的症狀則是癲癇,腦細胞會出現不正常放電,因此而會有抽筋的現象發生。

長在前額葉會有人格改變

腦瘤因為生長位置的不同,而會有不同的症狀。劉金亮主任指出,腦瘤若是生長在前額葉,則是會有人格改變的症狀,長在顳葉,就會出現語言與運動功能受損,而若是在左右基底核部位,手腳運動會不協調。

長在小腦走路會不穩

長在小腦的腫瘤會有平衡協調障礙,走路就會不穩,由於腦幹有十二對神經,壓迫到相關部位,就會有不同的症狀,例如壓迫到第八對神經,就會出現聽力降低的症狀。

惡性腦瘤會侵犯正常細胞

惡性腦瘤則是有生長快,而且沒有界限的特性,劉金亮主任進一步指出,惡性腦瘤多長在硬腦膜下,主要是因為腦細胞出現變性,有不正常生長,經由電腦斷層可以發現惡性腦瘤會侵犯正常細胞,初步八成都可診斷出,而要更清晰則要以核磁共振檢查。

首先必須要手術切除

對於腦瘤的治療,劉金亮主任表示,首先必須要手術切除,但是也有不可手術的腦瘤,例如在腦幹的腦瘤,由於該部位血液豐富,手術有可能會大出血,其次則是採用化療和放療,而目前還有殺手細胞免疫療法;另外,也有不被傳統醫學接受的另類療法,或是採用中醫與針灸。

腦瘤「三合一療法」

劉金亮主任則是針對腦瘤研究出「三合一療法」;他說,三合一療法是以滅癌細胞植入術,以點滴打針方式,直接送到腦室中。而此方法又和免疫細胞療法不一樣,就有被宣判無法手術的腦瘤病人,以「三合一療法」治療,而且也有病人以此方式治療已存活達一年半之久。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637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人住院全家倒? 共聘照服員壓力少陳女士罹癌後,幾個子女因事業或家庭無法時刻照護,僅能分擔一些醫療費,全日照護責任自此落在小女兒陳小姐身上長達三十年。期間陳小姐試過專職工作,卻因時常請假照護、精神不濟、無法專注工作而被辭退,以致於她僅能做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臺中榮總過敏免疫風濕科,在照顧患者、推動教學與研究方面獲得肯定,榮獲「亞太風濕病聯盟(APLAR)」卓越中心殊榮,成為台灣醫療界之光;尤其是在治療「全身性紅斑性狼瘡」緩解率高達六成,超越歐美國家平均值,並有效控制發炎指數、不損傷人體重要器官...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在台灣,氣喘是國人容易好發的呼吸道疾病,根據2013年國民健康署調查,占5.1%的民眾都曾被診斷出罹患氣喘,但隨著醫療進步,氣喘照護已逐漸改善,健保資料署統計,1981年至2000年,15至34歲氣喘死亡率約為每十萬人0.4至0.35人,2...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落實醫療分級   假日開診方便就醫住在南投山區的小花(化名),已連續數日反覆的高燒,因山上交通不便,須等待在外地工作的父親週日休假才可就醫,而週日臨近的小兒科診所卻不開診。小花的媽媽在求診無門下,將小花帶到草屯的醫院,經...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