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腦袋打結又健忘~預防「金魚腦」,3飲食妙方+按摩穴道手法學起來....

腦袋打結又健忘~預防「金魚腦」,3飲食妙方+按摩穴道手法學起來....

大家都說「多動腦,人不老」,但許多上班族工作像八爪章魚,從行政、企劃、執行到末端服務,什麼都要會,什麼都要想辦法,「一心多用」的結果卻常常讓人感覺「變笨了」,腦子越來越不好使。對此,中醫師提供3種簡單的食療方法,視情況使用可以補養氣血,活化腦力,預防大腦退化。

腦袋打結又健忘~預防「金魚腦」,3飲食妙方+按摩穴道手法學起來....

上班一心多用,下班追劇放鬆~大腦吶喊「我好累」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醫師林舜穀表示,在正常情況下,多動腦筋、多思考,的確可以預防大腦退化和失智,但是,別忘了「大腦也是有頻寬上限的」。如果同時有太多訊息進來,大腦來不及處理或腦容量承載不了,自然容易導致大腦疲勞。

研究已發現,「一心多用」這種同時做很多事情的工作模式,其實不會增加工作效率,反而容易損傷大腦,導致腦力衰退。特別的是,現代人不只是白天工作或讀書時大量用腦,就連晚上和休息時間也不例外,一回到家就滑手機、看電視或打電動,殊不知,這些「看似休息」的舉動,其實一直在逼迫大腦接收訊息,無形中對大腦也是一大負擔。

腦袋打結又健忘~預防「金魚腦」,3飲食妙方+按摩穴道手法學起來....

「一心多用」的工作模式,不會增加工作效率,反而容易損傷大腦,導致腦力衰退。

而且,中醫認為「久視傷血,久坐傷氣」,過度耗損身體的氣血,連帶腦部的運作也會受到影響,長期便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衰退、思考遲鈍、情緒不穩等大腦早衰症狀。

腦袋打結又健忘~預防「金魚腦」,3飲食妙方+按摩穴道手法學起來....

林舜穀中醫師強調,大腦要動,也要有足夠的休息。

健腦有秘訣!用腦40分鐘,閉眼休息10分鐘

林舜穀中醫師強調,大腦要動,也要有足夠的休息。一般來說,人的專注力每次只能持續15分鐘左右,之後會遞減、精神逐漸渙散,因此,建議無論是工作、唸書或打電動,都以30至45分鐘為一個用腦時段,時間一過就閉眼休息10分鐘,幫大腦充電打氣,避免大腦過勞。或者,休息時間改從事有鍛鍊目的的活動30分鐘,例如:打八段錦、散散步、跑跑步等,促進氣血循環,護腦效果會更好。

腦袋打結又健忘~預防「金魚腦」,3飲食妙方+按摩穴道手法學起來....

龍眼乾(桂圓)有補氣、養血、安神和補益心血之效,對於大腦過勞造成的失眠和健忘特別有幫助。

記憶力和思考力下滑~如何吃出好腦力?

除此之外,中醫講究「藥食同源」,適度從食材中找力量,也能保持身體良好的氣血循環,進而保護大腦。

1.龍眼乾→改善失眠和健忘:龍眼乾(桂圓)有補氣、養血、安神和補益心血之效,對於大腦過勞造成的失眠和健忘特別有幫助。每天可取龍眼乾15至20公克(大約7至9顆),直接加水用火煮開後飲用,或者加入其他甜湯中一起煮,煮好後盡量在晚上食用,可穩定情緒和幫助睡眠。但,龍眼乾的含糖量不低,體重過重或有糖尿病的人應避免或盡量減少食用。

2.百合→消除煩躁和凝神:百合最廣為人知的保健作用是潤肺止咳,但其實它還有清心安神的作用。尤其對於常常因為加班、熬夜,搞得心情煩躁、注意力難以集中的人來說,百合更是除煩凝神、幫助精神集中的好幫手。百合建議搭配湯品一起煮,每天約10至30公克,晚上食用,安神效果較佳。

3.薄荷菊花茶→提振精神:白天工作昏昏欲睡時,許多人習慣來一杯咖啡提神醒腦,但薄荷菊花茶不僅有類似的短暫提神效果,幫助集中精神,還能護眼明目。食用上,建議每次取薄荷葉4至5片(或者薄荷粉2至3小匙),搭配菊花1、2朵,一起用熱水沖泡後飲用即可。

腦袋打結又健忘~預防「金魚腦」,3飲食妙方+按摩穴道手法學起來....

正要進行較複雜事務,需要高度專注力的人,可以按摩「印堂」和「太陽穴」,幫助集中精神。

腦力大躍進~適時按摩頭臉4寶穴

按摩也是增進腦力的好方法喔!林舜穀中醫師建議,常常覺得腦筋鈍鈍的人,可以多按摩「百會穴」和「四神聰穴」,有助提升思考力、記憶力和整體腦力。

若是容易因為心情煩躁而導致精神無法集中的人,或者是正要進行較複雜事務,需要高度專注力的人,則可以按摩「印堂」和「太陽穴」,不但能幫助穩定情緒、集中精神,對於前額和頭部兩側的頭痛,也有舒緩之效。

【穴位位置】

1.百會穴:是全身氣流交匯之處,位於頭頂正中央。

2.四神聰穴:距離百會穴前後左右各1寸的4個穴位。

3.印堂:位於鼻樑上方,兩個眉頭連線的中點。

4.太陽穴:位於額頭兩側,外眼角延長線上方的凹陷處。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80/5819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38歲的林小姐沒有抽菸習慣,也相當厭惡二手菸,但因有肺癌家族史,三年前覺得胸口不適到醫院求診,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發現左下肺部出現0.8公分的結節,開刀證實為肺腺癌第一期,於是開始接受治療,持續追蹤3年至今,林小姐都沒有復發並控制良好。依據衛生福利部統計,201...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腸病毒高峰未過 台南疫情持平得注意腸病毒疫情持續拉警報,根據疾管署資料統計,全國疫情連續5週呈現小幅度上升,第36週(9月3日至9月9日),全國門、急診就診人次15,340人次;台南市政府衛生局表示,目前台南腸病毒疫情持續穩定中,第36週門、急診腸病毒就診人次共計733...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承接過去服務經驗 大林慈濟成立失智服務據點為配合衛福部推動長照2.0政策,嘉義大林慈濟醫院投入更多能量參與長照服務,成立一級單位長照服務中心,連結過去三年承接衛福部樂智據點服務經驗,持續設置失智社區服務據點,包括大林鎮、溪口鄉、梅山鄉等五個鄉鎮,共設置七個服務據點;大林...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新竹縣一名45歲的張女士(照片為示意圖,非本人),4年前,洗澡時摸到乳房有小硬塊,沒想到硬塊越長越大,趕緊就醫檢查,竟發現是乳癌第3期;治療期間,一共接受1次手術、8次化療、25次電療及18次標靶治療,雖然很擔心治療的副作用如噁心、嘔吐、掉髮,但因為親友的關懷與與醫療團...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