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腦袋打結又健忘~預防「金魚腦」,3飲食妙方+按摩穴道手法學起來....

腦袋打結又健忘~預防「金魚腦」,3飲食妙方+按摩穴道手法學起來....

大家都說「多動腦,人不老」,但許多上班族工作像八爪章魚,從行政、企劃、執行到末端服務,什麼都要會,什麼都要想辦法,「一心多用」的結果卻常常讓人感覺「變笨了」,腦子越來越不好使。對此,中醫師提供3種簡單的食療方法,視情況使用可以補養氣血,活化腦力,預防大腦退化。

腦袋打結又健忘~預防「金魚腦」,3飲食妙方+按摩穴道手法學起來....

上班一心多用,下班追劇放鬆~大腦吶喊「我好累」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醫師林舜穀表示,在正常情況下,多動腦筋、多思考,的確可以預防大腦退化和失智,但是,別忘了「大腦也是有頻寬上限的」。如果同時有太多訊息進來,大腦來不及處理或腦容量承載不了,自然容易導致大腦疲勞。

研究已發現,「一心多用」這種同時做很多事情的工作模式,其實不會增加工作效率,反而容易損傷大腦,導致腦力衰退。特別的是,現代人不只是白天工作或讀書時大量用腦,就連晚上和休息時間也不例外,一回到家就滑手機、看電視或打電動,殊不知,這些「看似休息」的舉動,其實一直在逼迫大腦接收訊息,無形中對大腦也是一大負擔。

腦袋打結又健忘~預防「金魚腦」,3飲食妙方+按摩穴道手法學起來....

「一心多用」的工作模式,不會增加工作效率,反而容易損傷大腦,導致腦力衰退。

而且,中醫認為「久視傷血,久坐傷氣」,過度耗損身體的氣血,連帶腦部的運作也會受到影響,長期便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衰退、思考遲鈍、情緒不穩等大腦早衰症狀。

腦袋打結又健忘~預防「金魚腦」,3飲食妙方+按摩穴道手法學起來....

林舜穀中醫師強調,大腦要動,也要有足夠的休息。

健腦有秘訣!用腦40分鐘,閉眼休息10分鐘

林舜穀中醫師強調,大腦要動,也要有足夠的休息。一般來說,人的專注力每次只能持續15分鐘左右,之後會遞減、精神逐漸渙散,因此,建議無論是工作、唸書或打電動,都以30至45分鐘為一個用腦時段,時間一過就閉眼休息10分鐘,幫大腦充電打氣,避免大腦過勞。或者,休息時間改從事有鍛鍊目的的活動30分鐘,例如:打八段錦、散散步、跑跑步等,促進氣血循環,護腦效果會更好。

腦袋打結又健忘~預防「金魚腦」,3飲食妙方+按摩穴道手法學起來....

龍眼乾(桂圓)有補氣、養血、安神和補益心血之效,對於大腦過勞造成的失眠和健忘特別有幫助。

記憶力和思考力下滑~如何吃出好腦力?

除此之外,中醫講究「藥食同源」,適度從食材中找力量,也能保持身體良好的氣血循環,進而保護大腦。

1.龍眼乾→改善失眠和健忘:龍眼乾(桂圓)有補氣、養血、安神和補益心血之效,對於大腦過勞造成的失眠和健忘特別有幫助。每天可取龍眼乾15至20公克(大約7至9顆),直接加水用火煮開後飲用,或者加入其他甜湯中一起煮,煮好後盡量在晚上食用,可穩定情緒和幫助睡眠。但,龍眼乾的含糖量不低,體重過重或有糖尿病的人應避免或盡量減少食用。

2.百合→消除煩躁和凝神:百合最廣為人知的保健作用是潤肺止咳,但其實它還有清心安神的作用。尤其對於常常因為加班、熬夜,搞得心情煩躁、注意力難以集中的人來說,百合更是除煩凝神、幫助精神集中的好幫手。百合建議搭配湯品一起煮,每天約10至30公克,晚上食用,安神效果較佳。

3.薄荷菊花茶→提振精神:白天工作昏昏欲睡時,許多人習慣來一杯咖啡提神醒腦,但薄荷菊花茶不僅有類似的短暫提神效果,幫助集中精神,還能護眼明目。食用上,建議每次取薄荷葉4至5片(或者薄荷粉2至3小匙),搭配菊花1、2朵,一起用熱水沖泡後飲用即可。

腦袋打結又健忘~預防「金魚腦」,3飲食妙方+按摩穴道手法學起來....

正要進行較複雜事務,需要高度專注力的人,可以按摩「印堂」和「太陽穴」,幫助集中精神。

腦力大躍進~適時按摩頭臉4寶穴

按摩也是增進腦力的好方法喔!林舜穀中醫師建議,常常覺得腦筋鈍鈍的人,可以多按摩「百會穴」和「四神聰穴」,有助提升思考力、記憶力和整體腦力。

若是容易因為心情煩躁而導致精神無法集中的人,或者是正要進行較複雜事務,需要高度專注力的人,則可以按摩「印堂」和「太陽穴」,不但能幫助穩定情緒、集中精神,對於前額和頭部兩側的頭痛,也有舒緩之效。

【穴位位置】

1.百會穴:是全身氣流交匯之處,位於頭頂正中央。

2.四神聰穴:距離百會穴前後左右各1寸的4個穴位。

3.印堂:位於鼻樑上方,兩個眉頭連線的中點。

4.太陽穴:位於額頭兩側,外眼角延長線上方的凹陷處。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80/5819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對於有吸菸習慣的人而言,透過決心戒菸難度不小,但尋求醫療團隊協助,加上適當藥物治療,可更有效達到戒菸目的。一位73歲的張先生,煙癮超過40年,在報名戒菸班後,短短4周靠著意志力戰勝菸癮,同時也改善了過去神經痛的問題,並增進家人感情,發現戒菸後的益處良多。 張先生19歲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楷婷報導)開學第一周,很多學童身心狀態還停留在放假的階段,沒辦法馬上適應校園生活,已經有家長發現孩子肩膀一高一低,並有肩頸痠痛問題,擔心有脊柱側彎的現象。臺中慈濟醫院復健科蔡森蔚主任表示,大部份的痠痛跟長期姿勢不良有關,小朋友平常可做做暖身操,維持良好的姿勢,才能健康上學去。要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楷婷報導)高齡化已是全球趨勢,為了讓高齡友善城市能夠徹底落實在臺灣每個角落,國民健康署扮演著關鍵角色,發揮中央「倡議」(Advocate)、「促能」(Enable)及「媒介」(Mediate)等三大功能,帶領各縣市推動高齡友善城市。台灣的生育率偏低、人口老化速度非常快,1993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WhatsApp日前宣佈,每月活躍用戶人數已經達到 6 億人;LINE在台灣的用戶人數也破千萬,民眾幾乎每天都離不開通訊軟體!下班後即使眼睛疲憊不堪,仍依賴手機、電腦等3C用品與親朋好友聊天、聯絡感情,等於除了睡眠時間外,剩下的所有時間眼睛幾乎都離不開螢幕,導致長時間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