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腰圍變粗都是脂肪惹的禍?研究:這個吃太多更容易發福!

拒胖有理,抗脂無罪!肥胖已成一種文明病,減重也逐漸成為全民運動,但是用錯方法,卻可能愈減愈肥!為了減少身體厚重的脂肪,很多人都認為要少吃油脂,「減肥=減脂」成為普遍的觀念,少油、低卡也成了減重者最常採用的飲食方式;但是,美國研究指出,碳水化合物可能才是影響體重的狠角色。

腰圍變粗都是脂肪惹的禍?研究:這個吃太多更容易發福!

研究:真正影響體重變化的是碳水化合物

根據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美國波士頓兒童醫院(Boston Children's Hospital)的研究團隊以164名成年人為受試者,研究不同程度的碳水化合物是否會影響人體消耗能量。研究結果顯示,在休息狀態下,低碳水化合物攝取者竟然比高碳水化合物攝取者消耗更多卡路里,研究員大衛‧路德維(David Ludwig)認為,這項研究表示碳水化合物對減重扮演著真正重要的角色,建議有體重控制需求者避免攝取過多碳水化合物。

營養專家多年來建議人們抑制脂肪攝取,以免導致肥胖;脂肪存在於肉類、堅果、雞蛋與食用油等食物中,「戒脂肪」被認為是控制體重的一種方法,因為1公克脂肪的卡路里含量是等量碳水化合物或蛋白質的兩倍。

而許多人認為這樣的建議產生了反效果,因為他們選擇食用低脂的麵包、糕點,以及含有大量精製碳水化合物的其他食物,卻使得腰圍明顯增加。某些營養專家開始有了不同的建議,認為脂肪是人體吸收重要營養素的媒介,適量攝取更有益於維持健康。

腰圍變粗都是脂肪惹的禍?研究:這個吃太多更容易發福!

研究表示碳水化合物對減重扮演著真正重要的角色。

腰圍變粗都是脂肪惹的禍?研究:這個吃太多更容易發福!

為了避免脂肪攝取過量導致健康亮紅燈,宜採取低脂飲食型態。

醣類、脂肪皆為重要營養素,缺一不可

「少吃」是控制體重的重點之一,但不宜選擇單一類食物,需均衡攝取各類營養,才能瘦得健康。日常飲食分為六大類,每類食物提供不同的營養素,因此衛福部國健署建議國人,各類食物都要儘量攝取滿足建議量,才能達到營養均衡。醣類與脂肪皆為保持身體健康不可或缺之營養素,其功用及建議攝取量如下:

1. 醣類:

醣類主要的功能在提供身體所需要的能量,當身體中的醣類不夠時,身體會以蛋白質做為能量來源,而使蛋白質無法進行讓身體生長發育、修補組織的功能,所以適量的醣類可以節省蛋白質的消耗,讓蛋白質可以進行主要的功能。醣類的攝取量隨個人熱量需求而定,建議醣類的熱量佔總熱量的56~68%,進行體重控制時,不宜多吃精製醣類的食物。

2. 脂肪:

脂肪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生長及維持皮膚健康,脂肪的攝取量隨個人熱量的需要而定,建議不超過總熱量的30%,其中不飽和脂肪酸攝取量要大於飽和脂肪酸攝取量。而為了避免脂肪攝取過量導致健康亮紅燈,宜採取低脂飲食型態,例如以白肉(雞、魚)取代紅肉(豬、牛、羊)、以傳統豆腐取代油豆腐,或是在烹調方式上以涼拌、汆燙取代煎、炒,都能避免身體「爆油」。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320/7141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威志報導)根據統計,全台灣約有600萬人有便秘的困擾,也就是說,走在路上,每三個與你插肩而過的人中就有一人是「卡卡」族!便祕本來是老人較常出現的困擾,但隨著飲食西化,肉食主義的提升,年輕族群的腸道迅速老化,你能想像30出頭的年輕人卻有著60歲的腸道年齡?這樣的腸道年齡當然讓現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之前都把診所胃藥或感冒藥和醫院的糖尿病藥一起服用,以為不會怎麼樣!現在才知道混藥亂亂吃嚴重可能會休克!」林太太說。台灣人普遍對於「混藥」帶來的後果認知較少,不知道藥害有多可怕,再加上,慢性病越來越盛行,許多民眾時常混用藥物。 對此,部立臺北醫院院長徐錦池表...

閱讀詳情 »

  傳統醫學中有很多養生方法,長期堅持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老中醫介紹說,老人如果每天堅持做以下兩個簡單的動作,能達到防病強身的功效。   每天叩齒60下,固齒強腎皺紋少。「叩天鍾」,也就是叩齒,是古代盛行的一種養生術。民間有諺語形容叩齒的功效:「朝暮叩齒三百六,七老八十牙不落」...

閱讀詳情 »

有些食物很有營養,但是由於某種特性不適合小寶寶食用,我們把知道的都匯總出來,避免更多的寶寶誤食。 鳳梨中含有一種叫蛋白酶的物質,對人的皮膚、血管等有一定的副作用。過敏體質的人食之會引起鳳梨中毒。特症是孩子發育遲緩,光長胖不長個兒,而且走路也遲,說話反應遲鈍。 芒果是熱性水果,容易上火,過早給孩子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