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腰痠背痛也可以自我檢測?!預防痠痛,醫師也在做的保健方法,2招就搞定!

腰痠背痛也可以自我檢測?!預防痠痛,醫師也在做的保健方法,2招就搞定!

下背痛可以不開刀? 醫師也在做的保健方法

相信每個人都有過腰痠背痛的問題,但卻不是每個人都會去看醫生。一方面想著拿藥布貼貼、忍一下就好了,另一方面,可能認為腰痠背痛看了也沒用,不一定治得好,因此就懶得就醫。為什麼腰痠背痛這麼難治?即使治好了,也有很高的機率會復發?如果你沒有腰痛,可別高興得太早,如果你身上某些部位出現變形,恐怕腰痛隨時都有可能爆發哦!到底是哪些部位你要特別注意呢?現在就讓TVBS《健康2.0》主持人鄭凱云,跟著專家來告訴你,如何自我檢測,以及預防和緩解腰痛的好方法!

腰痠背痛也可以自我檢測?!預防痠痛,醫師也在做的保健方法,2招就搞定!

腰痠背痛是現代人常見的問題

對骨科醫生來說,看到患者說腰背痛,比較擔心的病因是什麼?

新光醫院骨科主治醫師吳興盛教授表示,一般腰背痛,30%~40%是因為椎間盤突出(骨骼問題),剩下大部分是因為肌肉肌腱拉傷,若是拉傷,經過適當休息就能復原。而椎間盤病變就好像「輪胎爆胎」,一般汽車輪胎爆胎前,可能被扎到無數次但沒有破;一個人從小到大,也可能不小心跌倒、跌坐或撞擊過無數次。這些小受傷當時檢查可能都沒事,但椎間盤有可能已經受到潛在性傷害或小破裂。長時間久站、久坐或不良姿勢,很可能讓這些小裂傷變成大裂傷。

腰痠背痛也可以自我檢測?!預防痠痛,醫師也在做的保健方法,2招就搞定!

要怎麼區別椎間盤突出或是一般的肌肉肌腱拉傷?前者拖太久不處理會怎樣?

兩者急性痛感很像,如果腰背痛三個月,往下向大腿屁股小腿延伸,就要懷疑是椎間盤突出。一般可進一步做核磁共振檢查,早期發現可修補。但愈晚發現,動手術可能性便愈大。椎間盤病變若不及早處理,除了可能痛到無法行走,還可能出現「馬尾症候群」、大小便失禁。

腰痠背痛也可以自我檢測?!預防痠痛,醫師也在做的保健方法,2招就搞定!

人們腰痠背痛,甚至是椎間盤突出的主要原因是骨盆歪斜,骨盆歪斜的原因?

復健科醫師侯鐘堡解釋,長期久坐會造成肌肉失衡引起腰痛,又稱為「下交叉症候群」,主要原因是因為下肢筋膜太緊。久坐導致背部的豎脊肌緊縮、屈髖肌緊縮,臀大肌無力、核心肌群無力,而且這樣的肌肉緊縮問題,會使骨盆產生往前旋轉的應力,便造成「骨盆前傾、骨盆歪斜」的問題。這時要放鬆緊縮的肌肉及下肢筋膜、加強無力的肌群,才能矯正骨盆的狀況。

腰痠背痛也可以自我檢測?!預防痠痛,醫師也在做的保健方法,2招就搞定!

腰痠背痛症狀的自我檢測

檢測骨盆前傾:躺著看,腰部下面有空隙,若超過一個手掌的厚度,就可能有骨盆前傾的狀況。

 

腰痠背痛的預防:下肢的舒緩運動,可放鬆下肢筋膜

【動作1】

腰痠背痛也可以自我檢測?!預防痠痛,醫師也在做的保健方法,2招就搞定!

這個動作要來伸展下肢,坐在位子上就可以要來舒緩臀部跟腰部的筋膜,首先可以以翹腿的姿勢坐在位子上,左腳腳踝放在右邊膝蓋上,維持膝蓋90度,這時hold住你的左腳,身體微微向前傾,會感覺到左邊的臀肌很痠,這個動作維持30秒到1分鐘後,可以再換腳伸展,動作做完後會覺得臀部肌群更放鬆。

【動作2】

腰痠背痛也可以自我檢測?!預防痠痛,醫師也在做的保健方法,2招就搞定!

接下來進階版可以站起來,單腳放在椅子上,腳板要微微勾起,感受到腿後肌群變得比較緊繃,身體微微前傾,維持30秒到1分鐘。這個動作要注意骨盆要撐住不要彎腰,彎腰會對腰部的椎間盤很危險,容易造成腰痛。

 

改善腰痠背痛的方法:鍛練核心肌群

 如果已經有腰痠背痛的問題,也有辦法可以舒緩或改善,復健科醫師侯鐘堡建議大家可以鍛鍊核心肌群。腰椎的穩定度要靠核心肌群,因為核心肌群是天然的護腰。腰痠背痛找上門時,有些人會穿護腰、護背等輔具支撐身體,減輕疼痛負擔,甚至相信經常穿著可以保健脊椎。其實,我們自己身上就有一圈功能精良的「天然護腰」,稱為「核心肌群」,它們位在身體軀幹的中心,橫膈膜到骨盆腔底之間,這一群肌肉牢牢圈圍住身體的中央,最重要的任務是支撐、保護我們上半身最重要的脊椎。藉核心肌群的穩定力量,自然縮起小腹,抬頭挺胸,改善彎腰駝背、骨盆前傾等不良姿勢。另外,大家也可做「單側腳伸直運動」訓練下腹部肌肉、核心肌群,又叫做「空中金雞獨立」

腰痠背痛也可以自我檢測?!預防痠痛,醫師也在做的保健方法,2招就搞定!

訓練時間:單側5~60秒/可進行2~5組。

注意:小心不要腰部拱起、肋骨翻起,腰椎易受傷。

 更多精彩內容請鎖定TVBS 56頻道每週六、日晚間9點《健康2.0》! 

相關推薦

【圖文提供/媽媽寶寶】搞定產檢,孕期變得好輕鬆!對眾多產檢項目感到霧煞煞的準媽咪們別擔心,「媽媽寶寶產檢懶人包」條列式整理最新公費、自費的產檢項目,並彙整臨床經驗豐富的產科醫師專業意見,告訴你哪些自費產檢需要做,以及藏在細節裡的公費補助福利,趕快手刀收藏!   開啟懷孕第1關【產檢準備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一名58歲的賴先生因為腦出血長期臥床,吞嚥功能不佳,需倚賴鼻胃管進食,復健一年後,行動能力提升不少,但語言治療師考量管子長期置放,造成患者喉嚨黏膜壓迫,與家屬溝通後,建議改以「胃造口」方式供給營養,術後不僅順利擺脫每月置放鼻胃管的痛楚,提升生活品質。 中風患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疾病管制署公布國內今(2019)年首例腸病毒併發重症死亡病例;近期腸病毒疫情下降,惟仍在流行期,且腸病毒71型持續於社區活動,再次提醒民眾勿輕忽腸病毒威脅,加強落實手部衛生與環境消毒;家中幼兒如感染腸病毒,務必留意其健康狀況,一旦出現重症前兆病徵應儘速送醫治療,以降低併...

閱讀詳情 »

一名患有慢性腎臟病史的77歲婦女,因為語無倫次、反應遲慢、認知功能障礙、右側肢體無力而被送進急診室,一度被懷疑是腦中風,澄清醫院中港院區腎臟科主治醫師陳燕蘭表示,從多項抽血數值中逮到「元凶」;竟是血中鈣離子濃度過低,罹患「嚴重低血鈣症」,經針劑補充氯化鈣,不但恢復認知功能,更健步走出醫院。手腳無力、...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