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腳一踩地痛如電擊! 足踝運動傷害8成全是韌帶受傷別推揉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一名20多歲年輕女子,熱愛籃球運動,日前練球時,卻發現右腳只要一踩地,腳踝外側就好像被電到一樣,疼痛非常,完全無法打球,連走路都不便,就醫這才發現腳踝韌帶已經斷裂,醫師考量活動力,不用自體韌帶,改以器捐者的異體韌帶為她重建,經過半年的術後調養與復健,順利恢復腳力能重回球場。

一般而言,腳踝最容易受傷的是外踝韌帶,外踝的結構包括三條韌帶:前距腓韌帶、前下脛腓韌帶和跟腓韌帶以及兩條肌腱:腓長肌、腓短肌;內側則由三角韌帶及前後脛肌、屈指長肌、屈拇長肌及伸拇長肌的肌腱負責支持。

台北慈濟醫院骨科醫師王禎麒表示,外踝的三條韌帶是踝關節扭傷時最常受傷的組織,其中又以前距腓韌帶最易受傷;只要運動跳躍、落地沒踩穩或踩到他人或物品而導致俗稱「翻船」的腳踝內翻,就可能讓外踝韌帶扭傷或拉斷。

據統計,在足踝的運動傷害中,高達80%都是外踝韌帶受傷。而腳踝扭傷依受傷程度分為三級,若關節受到拉扯或活動時有疼痛感,但外觀並無明顯改變,屬於輕度。

王禎麒說,如果韌帶大部分斷裂,合併關節腫大和劇痛發炎症狀,為中度;韌帶完全斷裂,關節無支撐力,造成不穩現象,常合併嚴重血腫狀況,則是重度腳踝扭傷。

一旦腳踝扭傷,醫師提醒,應遵循「急性運動傷害的PRICE原則」,包括P(Protection)保護、R(Rest)休息、I(Ice packing)冰敷、C(Compression)壓迫和E(Elevation)患肢抬高,之後儘快就醫,做詳細診察治療。

王禎麒強調,只要掌握上述處理原則,然後至少2個月減少受傷部位使用,輔以物理復健治療,7成以上的患者,韌帶多會自行癒合;若休息後仍無法復原且踝關節仍不穩定者,則須評估手術治療的可能性。一旦腳踝疼痛或是關節有腫脹情況,務必儘快找專科醫師診治,切勿自行推揉、尋求偏方,以免讓韌帶斷裂更嚴重,增加治療困難度。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腹脹多天「痛到連屁都放不出來」 他竟是腸子扭轉打結險穿孔

網瘋傳武漢爆發SARS疫情7確診? 疾管署出手要陸官方回覆真偽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腰圍變粗、肚子變大,可能不是單純變胖!一名39歲女子,最近發現肚子整整胖了一圈,腰圍也明顯變粗,褲子變得有點緊,以為是發福的她,加緊運動鍛鍊身體,但再怎麼訓練,肚子肉依舊消不了,且食慾還下降,沒吃什麼就感覺飽了,腹部常常脹氣,直到接受健康檢查,才赫然發現卵巢有顆7.6...

閱讀詳情 »

隨著天氣越來越熱,蚊蟲也越來越活躍,剛好又進入換季的時節,短袖短褲幾乎成為人人必備,外出時防蚊變得更重要,可若皮膚較為敏感,不適合使用防蚊液怎麼辦?大樹藥局歐宗融藥師建議盡量以物理性防蚊為主,若需使用防蚊產品,可盡量選擇不與皮膚接觸的類型,幫助降低皮膚過敏的可能。  敏感肌膚防蚊首重物理性防蚊,大樹...

閱讀詳情 »

【記者羅林/新竹報導】 台灣女性平均壽命為84.2歲,平均停經年齡落在51歲,如何與更年期所帶來的生理變化和平相處,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東元綜合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陳珮凌建議,受到更年期症候群困擾的女性,可向婦產科醫師求診,透過「更年期賀爾蒙療法」搭配積極心理建設,正向面對更年期後的身心靈改變。 陳珮...

閱讀詳情 »

爽爆新聞網記者鄒志中/台中報導 你對於農夫的印象還停在「看天」吃飯嗎?隨著科技的進步,傳統第一級產業的樣貌正在改變,未來的農夫可能不用拿鋤頭,改拿智慧手機或平板就可以在田間作業囉 !智慧農業透過跨界的科技整合,讓農產品從生產到銷售都能具有可預測性,藉此提高成本的效益。你想知道智慧農夫是如何運用科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