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腸病毒將進入高峰期 出現重症前兆速就醫

腸病毒將進入高峰期 出現重症前兆速就醫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翎娟報導】炎炎夏日到來,溼熱天氣預告即將進入腸病毒感染高峰,衛福部疾管署統計今年重症已有十二例。臺中慈濟醫院小兒科醫師黃禹銘提醒,四到九月是流行期,六、七月則是高峰期,家長應特別注意五歲以下幼童,因為年紀愈小,保護力愈低,容易發生重症,一旦幼兒出現嗜睡等重症可能前兆,應儘速帶到醫院請醫師評估。

腸病毒重症前兆出現 家長速帶小孩就醫

黃禹銘醫師指出,「腸病毒」是一大類病毒總稱,型別眾多、傳染途徑多元、分布廣泛且生存力強,曾經在臺灣流行過的小兒麻痺病毒,也是腸病毒其中一種。目前除小兒麻痺病毒外,並沒有疫苗或特效藥可預防或治療併發重症,也無法杜絕後遺症或死亡病例發生。若小朋友出現重症前兆時,請家長一定要帶小朋友到醫院讓醫生評估,有必要時需住院觀察治療。

黃禹銘醫師說明,若小朋友出現嗜睡之類意識狀態改變、劇烈嘔吐、晚上睡覺或甚至白天頻繁不自主的肌肉抽動(又稱為肌抽躍);沒發燒的平靜狀況下臉色發白、心跳變快、呼吸喘。出現以上任一症狀,可能是腸病毒重症前兆,建議儘速帶至醫院就診,且大部分腸病毒住院的小朋友在住院一段時間後能順利康復出院,但若出現進入更後期的徵兆,請遵從醫師的指示進入加護病房治療,甚至有危急生命的情形時可考慮使用葉克膜(ECMO)處置。

腸病毒具高度傳染力 洗手步驟不可少

臨床上確認腸病毒的方式,黃醫師表示,最明顯而特殊的症狀是在手、腳、屁股及嘴巴四處都可能出現分隔開來的很多小水泡,所以腸病毒又被稱為「手口足病」。另一種只有口腔會有小水泡的腸病毒是「疱疹性咽峽炎」。病程中往往嘴巴痛到吃不下東西,因此鼓勵病人多補充水份,或是冰淇淋、布丁等好吞的食物,若有困難,再輔以止痛藥、噴劑,讓病人能順利從嘴巴進食,無計可施才打點滴。

黃禹銘醫師強調,腸病毒發病前就有傳染力、感染後可長期排放病毒,腸病毒傳染途徑包括:飛沫、糞口、接觸等,家長照顧上應注意正確洗手與隔離,並採一對一照顧,當懷疑幼兒園小朋友感染腸病毒時,最好發病第一周回家休息,避免傳染給其它人。想要正確預防腸病毒,飯前、便後使用肥皂徹底把手洗乾淨,「溼、搓、沖、捧、擦」步驟不忽略,同時以漂白水消毒門把等居家環境重點,高溫可以抑制腸病毒活性,陽光曬棉被,煮沸餐具餐巾都能發揮預防效用。

【延伸閱讀】中年婦罹重度乾癬併發憂鬱 生物製劑助其重拾笑顏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46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愛你愛到死?根據全國自殺通報統計,去年15至24歲青少年自殺未遂人數達4389人,其中女性高出男性1.94倍,首要原因是感情,其次是家庭、有憂鬱傾向或罹患憂鬱症。 自殺高居青少年族群第二大死因 根據國內歷年十大死因資料顯示,自殺在15至24歲青少年族群排名第二,在10...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長庚大學舉辦器官捐贈與大體老師追思大會,去年共有42位器官捐贈者及16位大體老師,有未滿1歲的小天使,有八仙塵爆中驟逝的年輕生命,有育才無數的大學老師,也有享壽90歲的高齡長者。 長庚每年舉辦追思大會 長庚大學校長包家駒表示,該校每年清明節前夕舉辦追思大會,感謝死者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勤洗手防腸病毒!根據疾管署預測,今年腸病毒71型將大流行,恐造成百例重症及零星死亡個案,尤其5歲以下的嬰幼兒為重症高危險群,建議民眾做好居家環境清潔,並教導兒童正確勤洗手,才能遠離腸病毒威脅。 腸病毒71型大流行 重症將破百人 疾管署根據2009至2015年每週門急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罹患躁鬱症的患者,會有情感過度高漲或過於低落現象,傳統中醫而言,就將躁鬱症分成躁症、鬱症,像是鬱症就常見有肝氣鬱結型和心脾兩虛型,以心脾兩虛型來說,患者容易有多夢易醒、心悸、健忘等症狀,至於躁症則分成痰火擾心型和陰虛火旺型較為常見,其中像是痰火擾心型屬於體型較胖,容易...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