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腸病毒愛搗蛋! 出現這些症狀恐併重症快送醫

腸病毒愛搗蛋! 出現這些症狀恐併重症快送醫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目前雖然不是國內腸病毒流行期,但全年均有腸病毒傳播風險,且上週新增2例腸病毒併發重症病例,民眾不可不慎。疾管署表示,由於5歲以下幼兒仍是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民眾於幼兒感染腸病毒後一週內留意其病情變化,一旦發現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重症前兆,務必立即送大醫院治療。

腸病毒有疫情 治療後已改善

疾管署表示,新增之2名腸病毒71型重症個案分別為北部15歲少年及東部6歲女童,其中15歲少年於1月7日至9日間陸續有雙手顫抖、肩頸疼痛、發燒、嘔吐等症狀,於第二次就醫時收治住院,住院期間出現步態不穩情形,經檢驗審查確診;6歲女童於1月17日出現發燒、口腔潰瘍、手腳紅疹及嗜睡等症狀,18日因嘔吐、意識模糊等情形收治住院,經檢驗審查確診;2人經治療後症狀均改善並已出院。

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腸病毒疫情處於低點,社區腸病毒以克沙奇A群為主,惟腸病毒71型仍持續活動。今(2020)年累計4例腸病毒併發重症病例,均感染腸病毒71型;近3年(2017至2019)同期分別為0例、3例(克沙奇A4型1例、克沙奇B1型2例)、3例(克沙奇A10型、腸病毒71型及腸病毒D68型各1例)。

腸病毒症狀輕 維持健康和清潔

疾管署再次強調,腸病毒並非幼兒專利,青少年甚至是成人都有感染的可能,只是大多症狀較輕微,與感冒不易區分,最有效的預防方法為正確勤洗手。下週適逢開學,為避免腸病毒透過學童頻繁互動傳播,或隨學童帶回家中感染其他幼童,民眾應加強教導學童落實正確洗手等良好衛生觀念,並注意居家、學習環境的通風與清潔。幼童如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應落實生病不上課,以避免與其他幼童頻繁接觸造成交叉感染。

【延伸閱讀】

遠離石頭奶,義乳材質再進化 高仿真隆乳這樣做

10月至今累計858例流感重症個案 7大族群小心了

男大生留日夢碎!罕見淋巴瘤專找年輕人 這六大症狀要注意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20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無毒”的女人最美麗。因為身體排毒有定時,睡眠不足會把整個排毒過程攪亂。 從身體排毒時間表來看,21:00~23:00是免疫系統排毒; 23:00~凌晨1:00是肝部排毒,需要在熟睡中進行; 凌晨1:00~3:00是大腸排毒;早上7:00~9:00是小腸大量吸收營養的時間。...

閱讀詳情 »

(1)常說味道重的食品對人體不好,它有哪些方面的危害呢? 一般來說,味道重的食物,令人擔心的主要是鹽(包括其他鹹味調味品)、糖、增味劑和油脂過多的問題。濃味有時也涉及辣、麻、酸等方面的味道,但相比而言,沒有前面的問題嚴重。 大部分情況下,味道重的食物含鹽量都高。所謂“好廚師一把鹽&rdq...

閱讀詳情 »

1、薏米:屬於一種可食用也可以用於藥材的食物,會引起女性子宮平滑肌興奮,而對於孕期女性來說,易刺激到子宮收縮而誘發流產。 2、益母草:在平時具有調理女性月經不調的功效,但是對於孕婦來說易刺激到子宮,使女性宮縮增強,從而誘發流產。 3、黑木耳:在平時生活中對女性具有滋養益胃的作用,是女性非常喜愛的食物...

閱讀詳情 »

「醫師,我的腹部肥胖很難消,而且臉上容易出油,睡覺時還會打呼,實在很困擾」,在中醫臨床診斷上,這一類情況屬於典型「痰濕體質」(也稱為水肥型體質)。可多食用10種食物,以及4種茶飲來減緩體內積水、多痰的情況。   屬於痰濕體質的人,腹部肥胖消不掉,可試試幾種茶飲來減緩體內積水、多痰的情況。(...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