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腸病毒疫情上升 應加強幼童衛生習慣

腸病毒疫情上升 應加強幼童衛生習慣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防範腸病毒 家長.教托育機構提高警覺

腸病毒疫情近2週有逐漸上升趨勢,根據疾管署統計,11月中旬短短幾天腸病毒門急診就診人次共10,427人,較前一週上升13.8%,已連續兩週上升且接近流行閾值,又以中部以北及東區為主要範圍,因此家長及教托育機構人員,應加強個人及幼童手部衛生,並注意環境的清潔與通風,若不慎生病,也應在家休息,避免造成病毒於校園間傳播情況。

重症前兆病徵 嗜睡.嘔吐儘速就醫

根據疾管署監測疫情,今年已累計32例腸病毒併發重症病例,其中又以感染伊科病毒11型12例、腸病毒71型7例居多,另有感染克沙奇A4型、A9型、A10型、 A16型、B1型、B2型、B3型、 B5型。近四週社區腸病毒檢出型別以克沙奇A型為多,伊科病毒11型及腸病毒71型於社區低度流行,因此若家屬應特別留意,若家中感染病毒的嬰幼兒出現重症前兆病徵,應把握黃金治療期,盡快就醫治療。

像是嬰幼兒若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或麻痺、肌躍型抽搐等症狀,甚至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現象,都屬於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應盡快送至大醫院治療;疾管署表示,防止腸病毒疫情得從你我做起,包括家長、教托育機構與醫師都應隨時提高警覺。

外出返家先洗手 降低感染機率

若幼童如有出入安親班、托兒所、室內兒童樂園等,屬於人口密集的場所,在返家或進食前,都應確實洗手,杜絕感染腸病毒機會;疾管署呼籲,尤其大人外出返家得先更衣,若要摟抱或餵食嬰幼兒,也應先以肥皂正確洗手,若嬰幼兒不慎確診感染腸病毒,也應做好隔離措施,避免與其他幼兒接觸,降低交叉感染的機會。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034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台灣醫藥發展又有重大突破!於日本神戶舉辦的「國際醫藥法規協和會」(ICH),正式宣布我國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成為藥政法規單位會員,寫下我國參與國際醫藥技術性合作組織之重要里程碑。台灣自2008年參與ICH至今已邁入第10年國際醫藥法規協和會(The Internat...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台灣癌症連續33年盤據死亡原因的第一位,而肺癌更是目前國人癌症死亡的第一名。花蓮市田智宣市長因末期肺癌於105年凌晨病逝家中,得年56歲,田市長從104年12月發現肺癌末期到不幸過世,中間只有短短半年時間,到底該如何提早診斷肺癌?肺癌早期無感 有症狀多已末期臺北市立聯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現代人生活繁忙、工作壓力大,加上飲食習慣改變,使得身體容易缺乏維生素,不只久坐辦公室的上班族,就連銀髮族、小孩、素食者都習慣購買營養補充品,以補足身體所需營養。而市售維他命產品千百種,因功效不同而各有擁護者,但你知道其實補充維生素D3,是預防疾病找上門的重要關鍵嗎?缺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現代人平時工作壓力大,加上三餐不正常,對於胃痛與腹脹等症狀早習以為常,而現今市售治療胃痛、腹脹的產品也相當廣泛,不少人只要腸胃有不適,便會自行前往藥局購買成藥服用,以緩解這些惱人的腸胃疾病;醫師提醒,若在飲食時,常常吃沒幾口就覺得飽,甚至腸胃道不適狀況,持續兩週以上未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