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腸癌口服標靶精準治療 爭取延命機會

腸癌口服標靶精準治療 爭取延命機會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近年來,大腸直腸癌一直是台灣發生率前幾名的癌症,由於初期症狀常不明顯,因此容易被民眾所忽略。臺北榮民總醫院腫瘤醫學部藥物治療科鄧豪偉主治醫師表示,約2至3成的大腸直腸癌患者,在確診時,已是晚期(轉移性),也就是癌細胞轉移至其他臟器,如此一來,不僅耽誤治療黃金期,也恐縮短存活時間。

助癌友控制病情、延長生命 為治療主要目標

幸運的是,隨著醫學科技日新月異,對於轉移性(晚期)的大腸直腸癌患者來說,罹癌不等於末期,只要遵照醫囑治療,有些人仍有活命的機會。鄧豪偉醫師表示,目前對於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的治療目標,主要是希望幫助患者控制病情、提升疾病控制率並延長存活期,不過,治療方式因人而異,端視每位患者身體狀況,再給予正確的治療策略方針。

晚期口服標靶藥 助延長6個月存活期

鄧豪偉醫師表示,針對轉移性大腸直腸癌治療,根據健保規範以針劑標靶合併化療為第一、二(三)線治療指引,第一線,能控制近70% 至80%的患者,使其穩定疾病;另外,根據文獻顯示,當患者前線治療無效,已產生抗藥性時,在體力仍可負荷時(若體力消耗殆盡時,治療會引發不良反應,導致效果不佳),接續使用口服標靶藥物治療,阻斷癌細胞路徑,相較於化療,能直接殺傷抑制癌細胞而盡量不破壞血球。

根據臨床顯示,轉移性大腸直腸癌接續使用口服標靶藥物治療,平均可延長6個月左右的生命;除此之外,口服標靶相對服藥便利、藥物耐受性安全性可接受,對於許多晚期轉移性大腸直腸癌患者來說,是一個爭取治療的機會,也能增加與家人相處的時間。

晚期腸癌不等於末期 遵照醫囑以達治療效果

鄧豪偉醫師呼籲,大腸直腸癌治療常常是一條漫長的路 (尤其以治癒為目標時),除了遵照醫師指示治療外,家屬的陪同及鼓勵也很重要;此外,患者應保持樂觀的心態,在不影響日常生活的前提下,可多運動,且規律飲食,如身體有任何狀況,應主動回報主治醫師,才能達到最大的治療效果。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31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3級警戒實施滿月,重創經濟,許多人期盼早日回到2級,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表示,6月12日至15日的Rt值降到0.46,連續2周Rt值(有效再生數)小於1,代表疫社區警戒與移工篩檢已發揮功效,解封之日可期,建議先降到2.5級,等6月底、7月初老年人疫苗接種率拉高之後,...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16)日增加新冠本土病例167例,死亡18例,雙北新增人數都下降至百人以下,分別新北市65例與台北市50例,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分析雙北汙水處理廠樣本,仍然可發現新冠病毒,顯示社區仍然有潛藏病例,指揮中心呼籲各縣市加強社區篩檢,同時配合精準疫調,對於疫情才能有效...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咳嗽、發燒、喪失嗅覺為新冠肺炎主要症狀,不過,英國最新研究發現,如果感染印度變異株(Delta),症狀大不相同,表現與流感差不多,以致許多人不清楚自身已感染新冠病毒。 指揮中心證實迄今國內僅在3例境外移入確診者驗出印度病毒株,但部分專家預估,全球各地掀起另一波疫情的印...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走路是地表最簡單、最容易做到的運動方式之一。專家說,是有效提高腦力、活力和新陳代謝的方法之一。 美國哈佛醫學院的專家表示,科學證明步行可以減少某些癌症、肥胖和緩解關節疼痛,還可以增強免疫功能,這在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間是個好消息。好處如下: 1. 增強腦力:根據美國食物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