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腸胃堵堵好不了? 當心是這個原因所致

腸胃堵堵好不了? 當心是這個原因所致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

現代人平時工作壓力大,加上三餐不正常,對於胃痛與腹脹等症狀早習以為常,而現今市售治療胃痛、腹脹的產品也相當廣泛,不少人只要腸胃有不適,便會自行前往藥局購買成藥服用,以緩解這些惱人的腸胃疾病;醫師提醒,若在飲食時,常常吃沒幾口就覺得飽,甚至腸胃道不適狀況,持續兩週以上未見改善,當心可能是胃癌所致!

胃癌早期無徵兆 常與腸胃疾病混淆

臺北榮民總醫院腫瘤醫學部趙毅主任表示,雖然胃癌患者普遍以年長者居多,但現在仍有ㄧ些年輕病例出現。胃癌早期並無症狀,初期常與胃潰瘍、胃食道逆流等腸胃疾病混淆,而多數人總抱持著「好像沒那麼嚴重」的心態,而輕忽疾病的嚴重性,導致發現時往往已經是胃癌晚期了。

飲食習慣恐為致病因 這些高危險群應當心

趙毅主任說,胃癌好發於亞洲族群,且與歐美國家較不同,主要發生在胃的下半部,其中韓國、日本的胃癌發生率為每十萬人口42人以及30人,因這兩國家的飲食中常會出現發酵食物、醃漬品、燒烤,其都會增加胃部病變的風險,對比臺灣11人、泰國5人,由此可見飲食習慣與胃癌風險息息相關。

此外,趙毅主任提到,若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胃癌家族史或有抽菸、喝酒等不良習慣者,皆屬罹患胃癌的高危險族群,需加以留心。

腸胃疾病久久未癒是警訊 盡速就醫免癌上身

趙毅主任提醒,日常飲食建議少吃醃漬、煙燻等加工食品,應以新鮮食材為主,且定期接受健康檢查,若出現腸胃發炎、腹脹、腹痛等症狀,即使在飲食上已作調整,如避免刺激辛辣性食物、不抽菸、喝酒,但症狀卻超過2週仍遲遲沒有改善,就應盡速就醫,進行胃鏡檢查,避免胃癌找上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815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整理報導】國內疫情持續升溫,連續單日破萬例確診,然而,指揮中心指揮官表示,「疫情尚未抵達巔峰,確診人數將持續增加。」目前防疫重點強調:簡化疫調、輕重症分流、即時分配藥物、接種疫苗。而民眾相當關心,萬一感染Omicron確診之後出現何種症狀該就醫? 對此,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詹舒婷/台北報導】台灣引進試管嬰兒科技已滿37年,備孕6年無法懷孕的張媽媽,35年前找上試管嬰兒之父、現為TFC臺北婦產科診所生殖中心執行長曾啟瑞醫師求子,經治療後成功誕生1對雙胞胎。而女兒張小姐,過去月經週期就不正常,在備孕3年無果後,經媽媽提醒,才31歲的她就決定去不孕門診求診,經...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本土病例連3天突破萬例,屢創新高,今(30)日新增1萬5033例本土個案,及116例境外移入(其中111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有3例死亡。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疫情尚未抵達巔峰,確診人數將持續增加,必須做到簡化疫調、輕重症分流、即時分配藥物、接種疫苗等4項防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