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腸道壞菌越少越好? 專家告訴你益生菌該這樣攝取

腸道壞菌越少越好? 專家告訴你益生菌該這樣攝取

【NOW健康 馬姍妤/台北報導】近年來,越來越多研究發現,不少疾病與腸道菌相有關,如肥胖、心血管疾病、免疫力低下、過敏、憂鬱症、失眠、巴金森氏症等。而現代人外食多、蔬果攝取不足、生活壓力大,為了腸道健康,許多人會選擇食用益生菌調整腸道菌相,這也讓益生菌成為最受歡迎的保健食品之一。

 

到底什麼是「益生菌」?根據研究發現,人體腸子裡超過1,000種菌種,這些菌種可分為好菌、壞菌和中間菌,數量多達100至200兆個,而其中有益健康、幫助腸道菌種平衡的微生物都稱為益生菌。聯青整合醫學診所醫師王峰表示,健康的腸道並不是壞菌越少越好,而是腸道內好壞菌要達到動態平衡,一旦菌叢生態失衡,壞菌多過好菌,就會導致便秘、腹瀉及各種疾病的發生,間接降低免疫力,進而影響健康。

 

如何增加腸道益生菌,以維持腸道菌相平衡呢?王峰說明,如果是腸道健康的人,並不需特別補充益生菌保健食品,可直接攝取天然益生菌食品,如無糖優酪乳、無糖優格、乳酪、泡菜、味增、納豆、醋、起士等發酵食物;若是外食族或平日工作忙碌、壓力大者,因容易重複食用某類食物或吃進過多加工食品,可適量補充益生菌保健食品保養腸胃,讓腸道增加好菌,並維持菌叢種類的多樣性。

 

另外,補充益生菌的同時也要多攝取天然「益生質」,益生質是益生菌喜歡的食物,如膳食纖維、寡醣(洋蔥、牛蒡、香蕉、蘆筍、蘋果)、蔬果、全穀類等,提供益生菌養分並好好養在腸道內,好菌一多自然菌相生態就平衡,對腸道健康有很大的幫助。

 

如何挑選適合的益生菌保健品?王峰指出,每個人的菌相與菌態都不同,別人推薦的益生菌不見得對自己有用,個人吃什麼菌也沒有定論。挑選益生菌可掌握3原則:選擇菌種多樣化產品、挑有信譽及認證的品牌、交替不同品牌食用。

 

若已有因腸道引起的健康問題,要精準的「少什麼、補什麼」不亂槍打鳥補充益生菌的話,王峰建議,可透過糞便檢測分析,或是做個人化益生菌檢測分析,找出最適合的腸道益生菌予以補充,進而修復腸道黏膜,提升免疫、改善健康。

 

最後醫師提醒,不良的生活習慣、基因體質、壓力或是服用抗生素,都是破壞腸道菌叢平衡的原因,其中不可控的因素是壓力,壓力越大,腸道失衡速度越快速,除了增加腸道內好菌外,規律運動、健康飲食、調整壓力,都是維持腸道健康的基本功。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方盈絜報導)根據國民營養調查,年紀愈輕的族群,每日的鈉(鹽)攝取量愈高,又以19到30歲的青壯年男性族群最明顯,每日攝取量超過建議攝取量的1.9倍。臺南市政府衛生局表示,現代人偏好重口味料理,容易攝取過量的鹽,對健康可能造成不利的影響,包括易增加罹患高血壓、動脈硬化、冠狀動脈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口感細緻多汁、顏色鮮紅的紅龍果,是夏天消暑的水果。炎熱的夏天,回到家吃一口冰冰涼涼的紅龍果,馬上透心涼。專家表示,紅龍果不僅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C及礦物質,還有膳食纖維及果膠物質,具有潤腸通便的效果。每年6至11月間,是紅龍果盛產時期。台南區農業改良場場長王仕賢指出,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颱風蘇迪勒來勢洶洶,挾帶強風豪雨直撲台灣而來。根據聯合颱風預警中心,蘇迪勒是今年至今最強的熱帶氣旋。婦產科醫師提醒,颱風氣候有可能影響地球磁場,易導致孕婦身體不適、胎兒窘迫,甚至發生早產的情況。美國哥倫比亞社會學者薩米‧查赫蘭,在1992年研究發表論述,颱風對兒童及孕產...

閱讀詳情 »

(圖片來源:左圖非本人-僅為示意圖 /  右圖擷取自東森新聞 新聞影片)宜蘭內埤海灣又被稱做情人灣,看似平靜的海灘其實暗藏著危機,一起活生生例子就這樣發生,兩個雙胞胎姊妹到宜蘭內埤海灣玩水,一開始看似這個海灣平靜,也未注意看旁邊的告示牌,不料就發生了憾事。爸爸呼喊著小女兒的的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