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腸道微生物 老鼠研究:與自閉行為有關

腸道微生物 老鼠研究:與自閉行為有關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腸道細菌與自閉症行為有關!加州理工學院的研究指出,將自閉症患者的腸道菌叢移植到老鼠身上後,老鼠出現類似自閉症類群障礙(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ASD)的行為。加州理工學院微生物學家Sarkis Mazmanian強調,腸道菌群能促使老鼠的自閉症行為,但不代表會引起自閉症,需進一步研究來探究腸道細菌對人類的影響。

自閉症患者 腸道微生物群特殊

根據《MedicalxPress》報導,每160名兒童約1名被診斷有自閉症類群障礙,患者常有重複性行為和社交障礙等各種症狀,目前自閉症原因不明,因此沒有標準療法。

居住在人體的微生物群被稱為人體微生物叢(human microbiota),這些微生物的基因總稱為微生物群相(Microbiota)。這些微生物與人體共生,人體提供舒適又營養的環境,微生物幫助人體消化,影響新陳代謝,甚至幫助教育免疫系統。

研究人員Gil Sharon指出,過去研究顯示,自閉症類群障礙患者與正常人的腸道菌群不同,然而並不清楚是因為自閉症本身造成此現象,還是該情況會引起自閉症。

移植自閉症患者微生物 老鼠也耍自閉

為了研究微生物群在老鼠的自閉症行為中的作用,研究團隊將自閉症患者的腸道微生物群,透過糞便移植的方式,放入一種在無菌環境成長的老鼠體內,這些老鼠腸道內在實驗前都沒有微生物。

研究顯示,老鼠出現類似自閉症類群障礙,與其他老鼠互動減少,叫聲頻率也減低,甚至出現重複性行為。

老鼠大腦基因表現改變 兩代謝物量降低

研究更發現,被移植自閉症患者微生物群的老鼠,其大腦基因表現模式改變,且兩種大腦的代謝物5-氨基戊酸(5-aminovaleric acid, 5AV)和牛磺酸(taurine)濃度較低,它們都與腦內神經傳導的受體有關。

研究團隊進而使用作為自閉症模型的BTBR老鼠進行研究,給予5-氨基戊酸和牛磺酸治療後,自閉症老鼠的症狀確實減少。

人類比老鼠複雜 人體實驗再評估

研究人員Gil Sharon告訴《衛報》,雖然未來仍會進行人體試驗,測試特定細菌是否可以幫助自閉症患者,但仍有許多問題須解決,近期不太可能實驗。Sarkis Mazmanian則坦承,「我們不想給父母和患者虛假的期望。人類遠比老鼠的情況複雜許多。」

澳洲梅鐸大學健康事務副校長Jeremy Nicholson評論指出,治療效果可能來自微生物分泌的物質,然而人類的微生物群相因人而異,可能沒有適合所有人的治療方式,「就如同益生菌不是每個都有效。」

參考資料:

1. Gut bacteria influence autism-like behaviors in mice.

2. Autism symptoms replicated in mice after faecal transplants.

3. Gil Sharon et al. Human Gut Microbiota from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Promote Behavioral Symptoms in Mice. Cell, 2019, VOLUME 177, ISSUE 6, P1600-1618.E17. DOI: 10.1016/j.cell.2019.05.004

【延伸閱讀】自體免疫疾病患者 懷孕與使用生物製劑可兩全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51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一名26歲年輕女性,咳嗽一個月多未癒,初期以為是小感冒,多次至診所拿藥遲遲未見好轉。到大醫院求診,X光檢查出肺部有異常腫塊,住院經一連串檢查後確診為「肺癌第3期」。正值青壯年期,事業打拼及人生規劃正起步,卻發現罹患肺癌,心中充滿震驚與疑惑,還這麼年輕怎麼可能呢!開始吸菸年齡...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在台灣,約有1.2萬人受失智症侵擾,其中65歲以下罹患失智症者更佔多數,根據國際失智症協會統計,年輕型失智症人口為該國30至64歲人口的千分之一,推估台灣有1.2萬人罹患疾病;一名60歲劉姓台商,曾因罹患失智症流落成都街頭,所幸在女員工王英女士感念過去知遇恩情,協助安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有位38歲的賴女士,數天前在台北慈濟醫院生下第一胎,較高齡才生產的她,從懷孕開始就計畫產後要給寶寶喝母乳。身邊的親朋好友都鼓勵她母乳哺育,自己也期待能給寶寶更充足的營養,增加免疫力,為寶寶打好健康基礎。雖然第一天擠奶時,因為方法不正確以致出奶有限,經過護理師再次指導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根據台灣睡眠醫學學會睡眠調查發現,國內每5人就有1人有失眠困擾,尤其老年人與青少族群,常常因「睡眠時相前移症」或「睡眠時相後移症」等情況,造成睡眠障礙,這些都屬於睡眠時相異常症範圍內;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精神醫學部暨失智共同照護中心醫師鄭晴表示,為了瞭解睡眠障礙成因,中...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