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腹痛、食量減 當心瀰漫型胃癌上身!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腹痛 食量減 當心瀰漫型胃癌上身!

女性若有胃痛、反胃或食慾不振問題,注意是否為瀰漫型胃癌上身。彌漫型胃癌又稱皮革胃,好發在女性或年輕人身上。年僅30多歲女性因腹痛、食量減少就醫,沒想到被診斷出瀰漫型胃癌,且已有腹腔轉移。經雙向化學治療合併手術及腹腔熱治療,病情已獲得改善。

胃癌嚴重腹腔轉移 手術合併雙向化療

35歲的洪小姐3年前確診胃癌,電腦斷層影像顯示嚴重腹腔轉移。先經過雙向化學治療,待病況改善至可接受手術,術後再繼續接受雙向化學治療。目前洪小姐狀況穩定,各項檢查都無復發跡象。

另一名38歲劉小姐,因胃癌曾接受全胃切除手術及術後輔助性化療,然而去年9月腹痛診斷為腹腔轉移。進行手術中發現嚴重廣泛性的腹腔轉移,經6次雙向化學治療,目前狀況當穩定,飲食正常、還可以到處旅遊。

雙向化學治療 同時毒殺組織中及腹腔表面腫瘤

萬芳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呂長運說明,「雙向化學治療」同時使用傳統的全身化學治療(毒殺組織中腫瘤)及腹腔內化療(毒殺腹腔表面腫瘤),達到內外夾攻的效果。待狀況改善後再進行「手術及腹腔熱治療」,即腫瘤減量手術及腹腔熱治療。之後再次進行「雙向化學治療」。

相較胃癌合併腹腔轉移的傳統治療,通常只能給全身性的化療,即使可以手術治療,短期內復發轉移機率相當高,存活期通常少於一年。而上述這種化療、手術、再化療的「三明治」療法,有機會達到類似根除性手術的治療結果,延長病人生命期,並獲得良好的生活品質。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李伯伯是位80歲的C型肝炎患者,平時生活簡樸沒有什麼不良嗜好,8年前在一次追蹤C型肝炎時,發現胎兒蛋白指數上升,高達正常值的3倍,後來在李伯伯的肝臟發現近2公分的腫瘤。接受射頻治療後,李伯伯的胎兒蛋白指數回到正常值,到現在都沒有再次復發。 手術或者射頻治療都有較高的...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腿太細,慢性病攬上身!過去大家都對中廣身材的健康心存疑慮,但事實上,除了老人、肥胖者之外,腿太細、肌肉量少的人也容易有慢性疾病濳在風險而不自知,到底還有哪些人是三高的高危險群呢? 鳥仔腳、慢性病 癌症風險增2倍 台灣流行病學學會常務理事許光宏指出,當腰圍超過90公分...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一位46歲女性因腹痛難耐反覆到急診就醫,血液檢查發現三酸甘油脂高達正常值的20倍,原來這名患者罹患家族性高血脂症,因血脂代謝引發急性胰臟炎,患者說發作當下甚至感到比生小孩還痛,且當下甚麼都不能做,嚴重影響生活及工作,醫師採取血漿置換術,改善患者生活品質。 油炸、高澱...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3歲的小白在春節的某天中午不舒服,只要一吃東西或喝水就吐,根本無法進食,到了晚上又出現發燒和腹瀉症狀,有輕微脫水現象,醫師詢問後發現,小白的哥哥和媽媽也有同樣症狀,醫生診斷為病毒性腸胃炎。醫師表示,從10月開始一直到隔年的4月左右都是病毒性腸胃炎的高峰期,做好消毒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